停更头条号好些天了,还有公众号。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来表达我的心情。
近日读到一句话,觉得挺带感的:
这话虽然粗俗,但能让你表现得像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一个摆脱了奴役的人。
这是《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在书中提起当时遭遇经济?;焙蛩档?,作者原意是说“去他妈的钱”。
而停更头条号后,觉得这是最能描写自己心情的话语。虽然在BAT的各种号 之中,头条号还算是比较优秀的一个,但我还是受不了指数。
刚开始在上面发文章的时候,天天刷新着头条号的阅读量转发量,关注什么时候能够更新自己的头条指数,并盼望着什么能够从新手转正。
转正之后,依旧看着自己每周一头条号指数的更新,期望能够冲破650以上?;赜爰幢闶锹钅愕娜嘶ザ缆?,每天发够文章数,并将自己的头条号关注于同一个话题。
但是,臣妾做不到啊……我无法只关注一个话题,比如历史,而对经济不闻不问,我读书学习的同时,也在追求灵性之旅,用户不假思索的骂人我只想对骂,而不是教他多读书。
然后我开始反思这个根据阅读量等指数来评价文章,来获得广告收入的指数是否合理,是否是我想要的写作状态?
这个不正是像我们一直批判的教育吗,用分数衡量学生的能力。不正是公司里用KPI衡量工作成绩和奖金,不正是官场上用GDP增长衡量和晋升吗?
我们陷入了一个无所不在用指数和数字衡量的社会里,我赖以热爱的写作,当每篇文章按照阅读量转发量和评论点赞数量衡量价格的时候,我开始变得急功近利。我要写那些读者关心热议的话题,使用夸张离谱的标题吸引眼球。
内容是否有质量,逻辑推理是否严密,参考文献是否充足都不是我关心的了,我无需对读者负责,我只需要对自己指数,对自己每篇文章收入感到开心就行。
之前读过一个例子印象深刻,说瑞士政府为了寻找放射性废料掩埋场,询问调查一处当地居民的意见,有50.8%的人同意,无论是基于民族自豪感还是社会义务等。
而第二次调查中,给予同意掩埋的人每人5000法郎作为补偿,结果同意的人比例降到了24.6%,这次是一半以上不同意了。
从崇尚金钱观念社会里长大的我们,对于瑞士人这种行为很难理解。但行为经济学家却通过各种实验,证实了金钱激励有时候并不管用,而是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丹·艾瑞里做了一些列实验,发现金钱激励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巨额的金钱激励对于从事脑力劳动者会带来副作用。例如,企业高管的高额奖金,可能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并适得其反。
这就是所说的“激励排挤效应”,
当人们不是为了挣钱去做一件事时,付钱给他们会破坏其做事的意愿,换句话说就是金钱上的激励会排挤掉非金钱意义上的动力?!薅颉ざ啾蠢铮骸睹髦切卸囊帐酢?/p>
在写作这个事情上,同样以指数和金钱来衡量的话,并不会让作者能写出好文章来。反而自由不受到指数、金钱影响的创作才能有最好的作品。
当你的财务自由,能够让你不必过分担忧写作的报酬,你就可以不用委曲求全。其他工作也是,正如塔勒布所说,“你不再对某个雇主或者就业本身产生任何理智和情感上的依赖,不再受某个人对你武断而不公平的评价的摆布?!?/p>
当我天天盯着头条号指数,把注意力花在每天的收益上的时候,那时候是我写作质量最低的时期,也是产量较低的时候,我也为此感到羞愧。
停更了头条号之后,后来打开过一两次,大概指数从600多掉到了400多,但与我何干呢,去他妈的指数吧!
最近我看到,简书申请签约作者的规定有了改变,不再以2000以上喜欢和4000以上粉丝来衡量了,我为简书点赞。这些写作的可能不是每个都是菲茨杰拉德,但一个好的平台应该像麦克斯·珀金斯,发觉尽可能多的人才,而不是看中那些无法评判质量的指数。
好好用心写作,做一个摆脱了奴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