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8日,18点,我坐在重庆开往成都的G313次列车上,趁着靠站有信号,赶紧给家人发个微信报告行程,顺便瞅了一眼订阅号,《活动报名丨趁早2周年,活时尽兴,去无所羁!》出现在我面前,赶紧点开读完,再点“阅读原文”打算报名,大概过了3公里路程,终于打开了报名页面,接着又用了60多公里路程,终于在山咔咔里靠着断断续续的信号成功报上了名。不要问我怎么算出的路程,我只是用车厢内显示的时速乘以手机信号出现的时间,以此展示此情此景报名的艰难,以及,我的决心。
也就是在报上名的那一刻,我决定了,要把自己与趁早的故事写下来。
开始之前,想先讲两个故事,关于两个姑娘的故事。
第一个姑娘,我们叫她小A吧。12年前,小A高中毕业,读理科的她其实并不喜欢物理化学,高考回来感觉特别差,那段时间仿佛天都要塌了,一直哭,一直纠结要不要复读。后来估分填志愿,通过提前录取批次去了邻市一所示范大学的非示范专业。成绩出来后发现自己少估了几十分,更郁闷的是,去报到后才知道自己选了一个绝大多数同学都是被调剂过来的专业,并作为最高分。也许她本可以选一个更好更热门的专业。
后来,小A决定通过考研来改变命运,并从宿舍搬到了自己租的房子来更好地复习。成绩出来了,身边好多同学如愿以偿继续深造,被大家普遍看好的小A却被报考的南京大学拒之门外,没有上线。
之后,小A到绵阳亲戚家的企业实习帮忙,并备战当地的公务员考试,距离考试不到1个月时,地震了,作为重灾区的绵阳自然临时取消了这场考试。是的,就是“5·12”汶川地震,2008年。
于是,小A回到了学校,在大家早已揣着offer或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欢庆毕业的时候,哼哧哼哧找工作,最后跟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去了北京一家餐饮企业。真的是一起去的,由HR带着,忐忑不安地,坐着火车,进了京。一份工资不高但是包吃包住的工作,美其名曰“管理培训生”,工作内容包括军训、理论课、中餐摆台、端托盘实训等,是不是很像服务员?是的,除了上课,大部分实践内容就是餐厅服务员!小A每次跟家人说起工作都不知道怎么解释,总是含含糊糊一带而过。
在集体观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那天,本就没打算从事餐饮行业的小A选择了辞职,自己租了房子(准确讲应该是床位),重新拿起书本考研。也算是北漂吧,不好意思问家里多要生活费,日子自然是紧巴巴的。还好奋战大半年后,终于考上了。
2年后毕业,进入成都一家媒体,小A却发现这份工作和自己想象中大不一样,也许是不适合做记者吧,做得很不开心。还好之前在学校里跟风参加的公务员考试出成绩了,过了线。
当时本就是考着玩儿,报的是家乡的单位。于是,小A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回到了小县城当了一名基层公务员。再然后,结婚,两地分居,生子,产后忧郁。因为工作变动每天花2个多小时开车上下班,努力经营着一个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这就是一直很努力很努力的小A。
再说说小B吧。简单来说,小B以全市中考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当地重点中学重点班,俗称“火箭班”,本科就读重庆一所“211”高校,拿国家奖学金,之后跨专业考研进入北京一所著名高校,顺利毕业并早早签了工作,同时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小B选择了后者并回到家乡,工作一年多后因为表现出色从三圈层调到了成都,目前家庭美满,1岁多的孩子活泼可爱。重返职场的小B被同事夸赞一点看不出来当妈妈了,而且给人感觉状态比以前还好。这就是看起来一直很幸运的小B。
也许你已经猜出来了,第一个姑娘,是我,第二个姑娘,也是我。
之所以把自己这段10多年的历程掰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是因为我经常都会这样跳出来看我自己,看我自己的生活。有些似乎永远看不到头的苦、迈不过的坎儿,在时间的长河里,其实都只是一个小插曲,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剧情。作为自己人生的导演,我不想要一个单纯的喜剧,更不希望在一个悲剧里自怨自艾。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练,我愿意接受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剧情,只要我的主线是坚持,是希望,是更好的自己,是美好的给予。
而正是趁早,让我的这条主线变得清晰,变得笃定。
2013年底,同事的朋友专程到办公室送了两本书给她,一本是《女人明白要趁早》,另一本是《三观易碎》。同事翻了翻就放下了,却被我好奇地拿起。就这样,我与趁早不期而遇。接下来就是关注微博,买效率手册,加订阅号,观摩学习趁早研究所里牛人们的妙招,第一时间追踪趁早party上榜样们的现场报道······我关注着趁早的一切,默默行动。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只是当个践行者,默默吸收,精进自身,疏于表达,独自前行。
突然有一天,我问自己:同类已经找到,为什么不去和他们一起呢?一起精彩,一起丰富,收获更多,走得更远?
我也不知道这种顿悟究竟发生在何时?或许是那天在朋友圈发了一篇关于友情的短文,引起了大家共鸣;或许是去都江堰跑了人生第一个10公里后回来看到了趁早跑团发出的现场合影;又或许只是因为校庆返校与好友促膝长谈的那个美好下午,一切都刚刚好,内心的某个点正好被触碰到。
以前,我更多是在内生发展,现在,我开始尝试着向外生长,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表达,去结识,去发现,去探索。
我有个感觉,或许不是趁早,不是大姐改变了我们,而是在我们心中,或者说骨子里本就有一颗积极向上、勇猛精进的种子,但由于现实或自身种种原因而未能发芽,或是被阻碍了生长,而大姐和趁早就像阳光雨露,给我们滋养,帮助和加速我们成长,并帮助我们找到同类,结伴前行。
说到前行,我又想起了那趟时速157km的列车。我始终觉得那个黄昏我在那趟列车上发生的一切,如同一个隐喻。列车飞驰,正如时光飞逝。前一刻,我在大学校园里和老同学忆往昔,这一刻,我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决心记录下自己与趁早的故事,开启人生新的旅程,也作为自己近30年人生的一个小结。也许再过数十年,我会发现,若有机会重新选择,我依然不会想改变任何事情。因为舍不得每一次选择带来的回忆,即使这些回忆里不完全是美好。同时,我相信我会庆幸自己今天写下了这些文字,作为记录,作为钥匙。
最近在听的一档英语节目里有句口号:优秀的人不孤单,请让他们相遇。
我相信他所指的优秀一定不是指成就,而是一种特质。
借用过来,我想说,有趁早,优秀的人不孤单,已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