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吹不散的棉花云」的《坚强的软肋》,有了一些感悟。
文章以倒叙的结构来写的,全文除了段落衔接微微有一些生硬,其余都是极好的。
一二三段中穿插的环境描写,将女人的心境给托了出来,同时也吊起了读者的兴趣,女人为什么这么晚还在外面闲逛?那个家中的男人究竟做了什么事?
后面开始叙述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来是女人下班回家,不仅头疼难忍,且还要面对一个冷漠且懒惰的男人,没有一句关心,只顾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此处写了几件事,一是男人煮了米饭就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对女人的状态一无所知,女人则是忍着头疼去做饭,二是孩子的事全都是女人做,男人唯一要做的是洗碗,却拖拖拉拉,最后还是女人做,三是女人想被男人照顾,可男人却不耐烦,最终与女人争吵并责怪。
情绪随着事件发展层层递进,最终破开临界点,便发生了最初的一幕——女人在寒风中闲逛,并且一个多小时了,男人也没有下来找她,这便又体现出了男人的冷漠。
情绪点已到达极点,结尾的反转却更让人心酸:女人必须回家,因为孩子既是她坚强的理由,又是她不得不回这个冷漠的家里的软肋。
这篇文章的主情绪点十分明白,便是因为男人的冷漠,而引发女人对家庭的不满,最终又因为孩子无法放弃家庭的无奈情绪。
其中的几句对话,更是点睛之笔。
我读这篇文章时,第一遍是一目十行,因为那几句对话,让我一下子就能准确的抓住其中的情绪点,然后再看第二遍,吸收许多细节后,更为浓郁的情绪扑面而来。
举一反三:
通过这篇文章,我认为写故事不仅要把一件事情讲清楚,若想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还需准确的把握每个事件后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绪,用展示法(描写动作、行为、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人物的情绪,或者用事件(例如《坚强的软肋》)来表现情绪。
若想要投稿公众号,那么除了完整的剧情,还要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如果情绪点不完整,那么也难以引起共鸣。
要把文章写短,通常寻找一个情节点,将情绪的变化代入,则立成文章。
试一试:
记录情绪日记,把情绪代入进一个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