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静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尤以贤相之名著称于世,世称“范文正公”。范公一生坚守清贫,节俭修身,廉洁奉公,他用淡泊名利、扶危济困的襟怀,端端正正书写了“清廉”二字,他清白传家,穷其一生营造的清廉家风,不仅惠泽子孙,而且影响当朝、垂范后世。
01. 清廉家风的成因
范仲淹自幼丧父,随母改嫁朱姓人家,世态炎凉、寄人篱下的生活,不仅磨炼了范仲淹坚韧执着耐贫吃苦的意志,也坚定了他改变自己处境的决心。他少立壮志,刻苦攻读,在南京应天府书院求学时,生活十分艰苦,他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并说:“我已安于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食,日后怕吃不得苦”。正是这种自甘清贫,不贪图享受的精神,成就了范仲淹日后为官清廉的基础。
范仲淹青少年时生活在孔孟的故乡,深受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哲学的熏陶,使得他产生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在范公看来,为政,就要清正廉洁,利泽民生,因为“为天下官吏不廉则曲法,曲法则害民”,基于这样的认识,范仲淹从政以来,处处克己守俭,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动其心”。儒家文化的长期浸润,熏养了范仲淹日后清廉从政的思想。
02. 清廉家风的表现
范仲淹是清廉守正的典范,具体表现在他的为官操守、治家立业、仕吏观等行状之中。
范仲淹一生清廉自律。据《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中记载,范仲淹从做吏部侍郎出使外地,到官居参政知事,直至去世,几十年间,未增加一名仆役。范仲淹一生奔波各地任职,长期居无定所,至死也没有为自己营造一所安乐窝。宋仁宗奖励他的百两黄金,除了接济穷人外,其余的都用来买地办学了。他出钱买地,修建并开办的苏州府学,广招天下寒士,培养了大批成才的学子。苏州府学演变至今,已成为引人瞩目的苏州中学。范仲淹当年镇守杭州时,他的弟子纷纷劝他在洛阳置办一处房产颐养天年,“以为逸老之地”。范公答:“人苟有道义之乐,况居室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又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范公一生恪守官箴,操守淳正,他每天就寝前都要“自计一日食饮奉养及所为之事”,如果当天所做的工作与所消费的钱财不相称,他就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第二天会加倍工作以图补救。他认为,当官在位不为国分忧为民办事,就对不起那份丰厚的薪水,就是“天之螟”“民之螣”,如果再有贪婪之心,起非分之想,发不义之财,那就是吞噬天下百姓利益的猛兽。
因此,范公不管做人还是做官,时刻保持自省,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不矜细行,终累天德”,他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时刻提醒自己要清心洁行,廉洁奉公,唯恐对不起自己的俸禄。范仲淹克己节俭,但却乐善好施,他把自己的大半俸禄及所得赏赐都用来接济别人,抚恤遗孤,奖励将士,买义田,设义庄,周济穷人。所以范仲淹虽一生为官,却并无资财积蓄,以致终身贫困,最后“敛无新衣,友人醵资以奉葬。诸孤无所处,官为假屋韩城以居之”。真真切切做到了清廉自律,守正高洁。范公所居位之高,与所处生活之清贫,形成鲜明对比,堪称当时为官者中道德的楷模。
范仲淹不仅自己一生清正廉洁,治家也十分俭廉严格。《言行录》中记载:“范公常以俭廉率家人,要求家人畏名教,励廉耻,知荣辱,积养成名”?!端问贰繁敬幸菜档溃骸肮阅冈谑狈狡?,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他一再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忍穷”,通过“忍穷”来砥砺自己的为官之德,养成克己奉公的品格。同时范公还经??嗫谄判母娼胱约旱淖又叮扒逍淖龉?,莫营私利”。他在《与朱氏》的信中也说:“居官临满,直须小心廉洁,稍有点污,晚年饥寒可忧矣”。
范仲淹教子严格持俭有时显得不近人情,但也由此更显他的俭约方正本色。据载,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娶妻,传言新妇打算以罗绮做帷幔,范仲淹大怒说:“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安得乱吾家法?敢持归吾家,当火于庭!”。由于范仲淹的坚持,范纯仁的婚礼办得十分简朴,既没有购置贵重奢侈的物品,也没有举办隆重奢靡的婚礼,不仅范仲淹的清廉家风得以维持,同僚们也从中受到很大教育。廉俭乃是维持一个小家庭长治久安,抑或偌大家族兴盛传承之必需,范仲淹深知这一点。他在给子侄的信中经常教育家人要廉洁,如“不知十叔受得甚处官?汝等但小心,有乡曲之誉,可以理民,可以守廉洁,方敢奉荐”。范氏家族自范仲淹之后,以清廉俭约著称于世,子孙皆守其家法,为官都十分清廉守正。次子范纯仁拜相后,尝留晁美叔同匕箸,美叔退谓人曰:“丞相变家风矣”。问之,曰:“盐豉棋子上有肉两簇,岂非变家风乎?”人莫不大笑。从晁美叔所说的范家食谱,可知范纯仁家中平时生活俭朴到了何等程度。范纯仁亦疾呼“惟俭可以助廉”,倡导修性俭朴的德行,节制贪欲,防止贪污受贿?!爸喂溃涤杉抑我病薄7吨傺驮诩彝ブ杏斓氖丶罅嘀赖?,实乃为国家培养清官良吏之根本。清廉家风在范氏家族的成功,不仅是其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成功,更是其家风和家训教诫的成功。
清正廉洁也是范仲淹举荐官员的标准之一。范仲淹视人才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他把举贤荐能视为人臣效忠朝廷应尽的职责,所谓“臣之纳忠,无重于举善”,他认为举荐人才就要举清廉之人,因此,许渤因“自守静节,清心至行”,张自代因“清介自立”“有忧天下之心”,张伯玉因“清节自处”,皆为他所举荐,并说如果他们犯事,他“甘当同罪”。清正廉洁也是范仲淹评判官吏的标准,他认为清廉是为官者的基本操守,而朝廷欲求安民富民,必须首先改革腐败的官僚政治,惩处贪官污吏。为此,范仲淹多次上疏陈其事,并在朝堂论事中犯颜直谏。直指当时的吏治贪官。范仲淹在《灵乌赋》中表示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心迹与志向。范仲淹对清廉的人大加抬爱,对不廉的人却毫不手软。在“庆历新政”时,范仲淹负责考究官员的为官履职情况,他严格执行标准,严明考核纪律,对不称职的一律降黜,对政绩卓著,能守清廉的加以升迁。范仲淹亲自审查各路监司的名册。只要发现不廉贪腐的,便从名册上一笔勾掉,毫不留情的把地方上一批贪腐官吏免掉了。当时枢密副使富弼见此情况,不无担忧地对他说:“一笔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听了,用笔点着贪官的名字愤愤地说:“一家哭总比一路人哭要好吧!”。范仲淹在当时腐败严重,守旧势力根深蒂固的历史条件下,能不顾一己之利害得失,表现出对国家兴亡对人民安危的深切关爱与大义凛然的担当精神,充分体现了范公忠勇持廉、无私无畏的高洁品格。
范公一生把廉洁奉公与治家立业相结合,通过身教家传,营造了泽被后世的清廉家风,其中饱含的博大浑厚的教育意蕴中,既有为官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又有为官者克己爱人,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对当前领导干部律己、教子、清白做人、勤政爱民、涵养正气都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03. 清廉家风是范氏家族兴旺发达的本源
范仲淹虽身居高位,俸禄丰厚,但并没给子女留下资财,而是大多用于扶危济困,他把清廉从政的为官之道和乐善好施的仁德传给了子孙。他的四个儿子,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个个“守其家法”“承其志”“修其业”,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为了让范仲淹设置的义田义庄扩大并持续下去,范家兄弟们先后数十次增补义田,增加收入,以达到正常运行。范家兄弟们的善行,一直为百姓们所敬仰所推崇。范家的后裔也是人才辈出,很多贤良显贵之人,到清朝的时候,范家出了近百位高官。范家如此兴旺,绵延不绝,千年而不衰,果真是高官“门荫”的庇护吗?与其如是说,不如说是范门家族的清廉家风庇佑着范氏后人兴旺发达。解读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都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优良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寒儒之家,世守家风”,范公节俭克己,廉洁奉公的操守潜移默化影响了他的家人和后世子孙,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暗略笤戳髟?,家风世泽长”,优良的家风,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形成一种无言的的教诲,是价值连城无可替代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所在,起着教化后昆、纽结亲情的作用。范仲淹播下的善种,千年来不断开花结果,无意之中惠泽子孙万代。范氏家风在后人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一代又一代英才。
中国有句俗语:“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若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被家族其他成员所敬仰追慕,那么其嘉言懿行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子孙接力式的恪守祖训,其流风余韵,就会代代不绝,无论经历怎样的朝代,他们都能行的端,走得正,站得稳。范仲淹就是家族之链上被敬仰追慕的人,他所创立的优良家风,犹如一棵枝叶如盖的繁茂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惠泽之中,其美德得到一代代的传承延续,发扬光大。
04.? 营造清廉家风的现实意义
范仲淹坚守清贫,廉洁守正的高洁品行,不仅带出了好家风,且给当时宋朝政坛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对当时宋代官场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范公节俭克己,廉洁奉公的精神,即便是在今天,对于营造良好家风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斗争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聚焦现实一个个道德败坏的个体现象,大都可以在家风上找到根源或解答。君不见不孝之子横行不法打骂爹娘;君不见“道义放两旁利字放中间”正在滋生蔓延;君不见一些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者却遭受诬陷;君不见为官之人玩忽职守,作风腐败。等等丑象,皆源于家风浑浊不正。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修身,何以齐家,更勿谈治国平天下了。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官员在家风问题上未能把握住自己,有的在蝇头小利上任由亲属胡作非为;有的在重大问题上纵容袒护亲属子女;有的甚至赤膊上阵为亲属子女索贿受贿侵占公款“开山劈路遮风挡雨”;有的贪婪成性,以致亲属子女学而跟之、步其后尘,从而招致后院起火、祸起萧墙……。凡此种种,是私欲膨胀的家风,是贪婪浑浊的家风,这样的家风,不但会毁了自己,也可能毁了整个家庭。这样的家风,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这样的家风,做父亲的不像高山,做母亲的也非春水,为老不正,为长不尊,那些败坏“家风”的不堪事件,挑战了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线,必将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严惩。
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如无字的典籍和力量,给孩子最基本最直接最日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几乎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梢运?,有什么样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好的家风,能熏陶出正直的家庭成员;坏的家风,则孵化出不齿于世的败类。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每一个家庭都以范仲淹的治家之道为榜样,营造勤俭节约、重义轻利、廉洁爱人的家庭氛围,使子孙后代在耳濡目染之下,从小养成克己守俭的好习惯和胸怀天下的大志向,何愁孩子不能成为一个自立自强,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呢?如果我们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学习范公廉洁自律的官德,增强自己拒腐防变的能力,摒弃铺张浪费和奢靡享乐之风,严格要求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何愁带不出好家风、好作风?若能如此,那么构建清白做人、廉洁从政、和谐友爱的社会必将指日可待。
家风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具有凝聚人心的情感力量。传统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凹沂亲钚」?,国是千万家”,倘若每个家庭都以先贤高风亮节为榜样,都学“范仲淹家风”的清廉高洁、敦厚向善,那么我们的社会必然和谐友爱,我们的民风必然淳朴端正,也必然会以良好的家风营造出我们昂扬浩然的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