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薄缎禄值洹?998年修订本P673
最近有部片子很火,郑琼导演的《出路》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三个出身不同,阶层不同的青少年从学校到步入社会的成长经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都用自己的方式寻找自己“出路”。
- 01 -
马百娟 12岁 ?甘肃大山深处小学生?
来自甘肃会宁农村大山深处的马百娟,家里很穷。父亲60岁,年纪大了,母亲有智力缺陷,哥哥14岁就没读书出去打工了,全家一直住在窑洞里,2008年全年的开销都不超过50元。
马百娟就读于甘肃省会宁县头寨子镇野鹊沟小学,她12岁才读小学二年级,学校只有2个老师,5个学生。她每天早上吃完热水泡馍馍就去上学了,放学之后要喂猪,做饭,要做很多农活。
在背谷子的时候,马百娟和家人要下一个十分陡峭的山坡?!霸谡黾吐计锬鞘且桓龊苷鸷车木低?,看到人就像跟蚂蚁一样讨生活,当时眼泪就下来了”纪录片导演郑琼说道。
然而就是这样的环境,马百娟却仍然希望:我要去北京上大学,要去打工挣钱,我要一个月挣1000元,买面,因为我家面不够吃。
农村孩子都有这样的憧憬,读书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能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马百娟的父亲认为:女孩子是别人家的,迟早要嫁人。读书读一点,够用就行了。
读了几年书之后,马百娟就没有继续读下去了。记者问她你为什么不去上学?,她笑了笑,没有回答。她有很多憧憬,也想去尝试。
马百娟16岁时,就在她最好的年纪,嫁给了她表哥,似乎“除了嫁人,没有什么其他出路?!?/p>
- 02 -
袁佳 19岁?湖北咸宁小县城复读生
袁佳的父母是农民工,他爸爸觉得没有文化在城市里打工,受了很大屈辱。他的父亲后来意外去世了,他临走前留下一句话:“爬也要供孩子上学”。家人都希望他考上大学,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
但是高考失败二次的徐佳压力很大,不仅仅是身体压力,也是心理压力?!案炊镣φ勰ト说模萌擞行叱芨?,有压力、有恐惧,有段时间整个人都冒汗,手发抖,根本做不下题目”。最严重时,他想到过轻生。
最后复读二年,高考三次的徐佳终于考上湖北工业大学,虽然不是985和211,但能够考上本科,也是非常不容易了。对于小县城底层家庭的学生来说,高考可能是改变他们命运最好的机会了。
大学,工作,结婚,十年了,徐佳在武汉买车买房,终于算是一个城市新中产,他的母亲在村里都眉开眼笑。虽然他还达袁晗寒的起点,但他接受了这种差距:“我现在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但我会努力去改变?!?/p>
条条大道通罗马,而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在罗马,有些人要努力一辈子才能到罗马。
- 03-
袁晗寒 17岁?北京美院附中辍学生
袁晗寒跟马百娟和徐佳是两个不同世界不同空间的人,她父母都是北京人,从小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初中,高中也是最好的高中—美院附中。
辍学后袁晗寒整日窝在家中无所事事,靠电影和闲书打发时刻。为了让自己不那么无聊,她决定在南锣鼓巷租一间店面,开个小酒吧。
在她的眼中,“人生不会被饿死就行了,没有人会被饿死”,而她要对抗的,只有孤独。
袁晗寒后来她去了德国,最终进入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读书。她拿到一个相当于硕士学位的文凭。至于工作,她说自己可以去干任何事情,导购、卖票、当服务员都可以,“饿不死就行”。
这也是她对付人生中最大敌人——“无聊”的一个方法。袁晗寒偶尔也接一些零活,也来国内找一些实习,看国内和艺术相关领域的发展。待在北京没事干也没啥意思,实习一下也挺好的
- 04 -
纪录片《出路》的导演郑琼则认为:在一个只论输赢的社会里,其实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因为这3个人的经历,导演郑琼说,她都经历过。
她从小在湖北的农村长大,特别能够体会像马百娟那样,在艰苦中喜乐的样子。后来,郑琼3次高考落榜,最终也没有考上大学,就好像被甩出整个社会体系。到了北京来打拼,一门心思要活下去,这样的日子过了10年。
“到现在,我有了很多自由?!敝G硭?,“我的自由,不是因为我有钱了,或者打破了阶层。我没钱,也没有打破阶层,我只是打破了成功学强加在我身上的框架而已。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出路?!?/p>
在纪录片的最后,袁晗寒开了一个艺术品投资公司,就像她当初开酒吧一样,她的试错成本很低,她可以创业,游学,也可以选择其他的。
徐佳在攒钱,希望借点钱凑个首付,争取买套学区房。徐佳承认社会是不公平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下一代会达到袁晗寒这个水平。
马百娟在后来就没有接导演电话了,可能是失望吧。她想读书,想去北京,想去大城市,现在却只能农村嫁人生子,把梦想寄托给下一代,就像我们说的:有时候,自己还没活明白,就要养育下一代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
终其一生,每个人都在打破自己的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