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你在做事,还是事在做你?很多时候其实不是你在做事,而是事在做你。
所以,我们要看到自己的终极归宿。如果看不到,现实的磨难可能就不是“三座大山”,而是无数座大山。为什么很多人动不动就情绪化?让他做个事动不动就感觉好难?因为他只是“就事做事”,这个事情和他整体人生没有多大关系,他是在帮你做,他看不到原点和归宿。
1、心外无物是原点——构建我的精神世界空间;
2、致良知是归宿——人类的文明,不论是道德、伦理、自觉、灵性,沉淀下来的成果。我如果能在这个成果上添一砖加一瓦,我都可以因此而获得不朽,这叫“致良知”。
3、出发点你知道在哪儿,归宿也知道,那么路上只需要一样东西——“知行合一”,事上练。为什么叫“事上练”,因为你知道原点,你知道归宿,所有的事,你都可以坦坦荡荡地做。
其实真正的修炼,就是你在做每件事的时候,既能入乎其内,全心全意地做,又能知道做这件事的价值,同时还能随时清空自我,抽离出来。
这句话让我感悟还是挺深的,这其实也是找回自己的主动权,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后,知道我如果要达到最终目标需经历的过程是什么,从而知道一切的经历都是为了我能达到最终目标所需经历的磨难和历练,从容面对工作的压力,也懂得对过程中不必须的工作和压力智慧的拒绝,不是别人让我干这个就干这个,盲目的做事,也就是从容面对,智慧选择
念头,佛法里讲一瞬间有十万八千年你知道吧?一息就有无数念啊。所以好多人晚上睡不着,想我要这样我要那样,明天一定要怎么怎么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晨起来走老路。醒来第一件事还是摸手机啊。这些都叫“念头”,不叫“志向”。
所以自己现在的很多都是念头而不是志向
“睡”是这几个字里最关键的。它其实是讲的贵族、有修养的人,坐寐。坐寐,眠要息目,眼睛要关上。这个关上不是简单地闭上眼睛,它是眼睛不对外了。要返过来对内。
梁冬:观自在。
郦波: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因“观”而“照”,这叫“观照”。
他们的“睡”,是坐寐,其实就是静坐。静坐之后觉,这个“觉”是通过感知和体验认识到深刻的真理与规律。佛家有“觉悟”,《说文解字》解释“觉”字叫“觉者,悟也。”就是你不回到自己的本心里去,打开内在精神世界的话,根本不叫“觉”,只是对外在的信息有了解,或者看了一些文章,好像能说个头头是道,但是没有在内心世界里达到“观照”的层次,不能叫“觉者”,因为没有“悟”。你可能有聪明,但是不叫智慧。所以你突然发现,儒释道居然都讲静坐。我们一般以为,禅宗讲禅坐,道家讲打坐。这是因为俗世中我们看的比较多。好多人不知道儒家第一讲静坐。而且儒家早在释、道之前讲静坐。儒家的静坐在《尚书》里就提出来了。它最重要的法门就是《大禹谟》里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郦波:道心惟微,微者,隐行也,知行合一的行。它是隐行,你看不到。你睁开眼睛看不到,除非怎么样?睁开心眼能看到。你怎么睁开心眼呢?静坐。为什么叫静坐?《说文解字》中说,静者,审也。自审,向内看,所以叫自省嘛。儒家讲的“审”是向内的,内视。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儒家静坐的关键所在。朱熹解释“精”,精而不杂,纯而不杂,对应人心惟危的“?!钡?。现实生活中,我们信息何其多也。信息社会,不要说垃圾信息了,就是你觉得有用的信息,都是铺天盖地,这个就不是“精”,“精”一定是纯而不杂。
“一”就有意思了,什么叫“一”?朱熹解释为正而不离。那条主线,一定得清楚在哪儿。“允执厥中”,很多人注意“中”,中正之道,但“允”是很重要的?!端滴慕庾帧匪?,允者,信也。允者,诚也。信诚是什么?与天地大道合一。你在那一刻,你内心的世界就是天地自然。“允”其实就是儒家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个志,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念头,也不是我要做什么人,它是打开精神空间的一种方式。有人说,我们语文课上都讲过了,让小朋友说说理想啊,我的理想要当科学家,我要当总统,那不叫立志,这叫念头。
梁冬:那差别是什么呢?
郦波:念头,佛法里讲一瞬间有十万八千年你知道吧?一息就有无数念啊。所以好多人晚上睡不着,想我要这样我要那样,明天一定要怎么怎么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晨起来走老路。醒来第一件事还是摸手机啊。这些都叫“念头”,不叫“志向”。
梁冬:志向是什么呢?
郦波:志的上面是个之,下面是个心。甲骨文的原意是“心之所之”,就是心要去的那个地方,不是你外在的人要去的那个地方,所以叫“志向”。
梁冬:所以您刚才讲的这些,其实是说:我们要用内省的方式、内观的方式,看到这种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状态之后,发展出自己的定力。
郦波:我经常讲古代仁人志士,像辛弃疾,左手破阵子,右手西江月。破阵子就是为达到理想,矢志努力,永远不放弃;西江月的状态就是“明月别枝惊鹊”,它其实讲的是内心清空自我,澄澈万分的状态。随时能回到最清澈的自我,这就是儒家的状态。
梁冬:您是怎么在日常当中去践行这件事情的?
郦波:这个特别关键。稻盛和夫有一个著名的书《活法》,工作即修行。其实要论源头,就是从王阳明来的。
有一个县令拜王阳明为师,来上王阳明的课,听得眉飞色舞,非常高兴,过后他垂头丧气地对王阳明说:“你讲那些都非常好,有一个县令拜王阳明为师,来上王阳明的课,听得眉飞色舞,非常高兴,过后他垂头丧气地对王阳明说:“你讲那些都非常好,我也希望努力去做,但是你不知道作为一个县令,千头万绪,诸事缠身,我在县令这个工作岗位上,没办法像你说的这样修行?!?/p>
王阳明立刻一笑说:“我什么时候让你在课上修行了?我说的这些本身就让你生活即修行,工作即修行。你只有在你县令的位置上用到了,才算是真正的修行,才算真正的心学。
做事情叫“心上学,事上练”。做任何事,无论再困难、再麻烦,在做这个事的过程中,你修炼叫事半功倍,这叫“事上练”,王阳明原来说的那个炼,其实是火字旁的。后来到绞丝旁,练习的“练”,也很对。因为练,绞丝旁,它是染色,就是你一点点浸染在里头,你的层次就上来了。你自己亲近道,让道来染你。
你知“道”没有用,得入乎其中,得到“道”里头去,所有的方法都是这样的。
王国维先生讲《人间词话》的人生三大境界,头两层——“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入乎其内,出来叫“出乎其外”,其实还有一层境界——“出乎其上”,不仅出乎其外,还要能驾驭它。到最后,你在驾驭事情,而不是事情在驾驭你。
所有的艺术家、音乐大师,比如他在拉他的那个小提琴的时候,道在他手上,他已经驾驭了一切。
他会不会累?他可能只有一些肢体上的累,但是身心是极愉悦的,超乎其上。我讲课我也很累,但是我在讲课里头我已经获得一种“道”,再累我有一种超越的那种愉悦,这就叫“事上练”。
成龙演过一个片子叫《十二生肖》。被那个狗在迷宫里追着出不来,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草丛比他高,所以他没法走出迷宫,他看不到迷宫。后来降落伞把他拎出来,他往下一看就明白了,因为这时候他具有长、宽、高,而迷宫只有长和宽,多了一个维度。
所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么你让问题减少一维度,要么你自己的水平增高一个维度。
所以打开精神空间是什么?其实就是为你自己提升一个维度,所以你生活中无时无刻要保持这种心境,就是你要构建一个属于你的高维度出来。
梁冬:所以在“睡”和“觉”的过程中,我们是有可能发展出一套体系,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正处在的“惟危”的状态,然后不断地修正自己,去扩张自己对于世界的边界的了解,获得某种精神的自由?
郦波:其实是儒、释、道已经发展出各自丰富的体系,只是我们断掉了,这个文化传承断掉了,问题在这个地方
知识分子最大的标签是“理性精神”,不是知识,也不是知道。这个知识分子的“知识”和我们今天掌握多少“知识”不是一回事?!爸笔侵叮笆丁笔鞘导?,内观,内在的思想。
你看思想的“思”——心上之田也,就是说你要在内在有一个空间,否则你只有外在的空间,比如住多少平米的房子,这和思想一点关系都没有。
人生终极,只要能在这三者里头超越——现实生活中的欲望、情绪、习性,境界就上去,所有困惑都在这三个里头。
儒释道分别解决一个问题,儒家解决习性问题,道家解决欲望问题,佛家解决情绪问题。
所以最后你会发现中国文化是全息对应的,是一本系统论,所以中国文化一定要通识。你看中国古人动不动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易卜阴阳,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你必须多领域了解,才能回到通识的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