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本身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聊天就更是了,不管是社?;故巧缈郑琁人或者E人,总要开口讲话吧,无非区别就是一个可能表达更流畅更清晰,另一个表达可能更简洁。
“你好像个歇后语”,在网上跟一个朋友聊天,我收到这样一条消息的痛击,是的,我第一次对自己的表达产生了怀疑,总结下来就是,变成了一个类似“捧哏”的角色;
"终于躺下了","舒服了";
"这个麻辣烫真好吃" ,"看着是不错";
"终于要下班了!","开心"……
诸如此类的对话,显的我很像个拥有一些智慧的“人机”。这个形式,很像目前网上对“人机式对话”的总结:
“把我的关键词提炼,精心造句的发一遍”;
所以这样的聊天,没有继续进行的欲望,也是正常,那你呢?到底会不会聊天?
面对面的聊天有一定技巧,比如“模仿对方音调语速”“跟随和引导话题”“倾听和正向反馈”等等,可是抛开面谈,当我们开始在输入框输入“你好?”,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视觉和听觉带给我们的辅助,消息回复的不及时可能被认定为态度怠慢,同面谈一样的“捧哏”被认定为人机, 甚至是没有语气助词的表达,也会被当成冷漠;
所以,就出现了“讨好型”聊天,“好的好的”似乎要比“好”更温和些,“是的呢”要比“对”更加亲切些,甚至一些表情包的使用,让我们可以更好的表达情绪,彰显我们的态度。
我有一个朋友,我很喜欢他的聊天方式,他在准备和我聊天的时候,会直白的告诉我“聊聊?”,每当我看到这个信号,我就知道接下来的话题应该是很明确的,我也会更加认真的思考并回复他的消息,这让我们的聊天很快捷很高效;
当然,如果我回复“改天聊”,他也会知趣的不再提及接下来将要进行的话题,这就给了我拒绝的机会,我没有必要直接接受他抛出的话题,我可以选择继续做个人机。
可是聊天不是辩论,不是非得有论点和论据,闲聊而已,可能只是想要从你这里得到一些反馈,双向的信息交换,会调动情绪的变化,可能我们都没有恶意,只是我的表达有些问题。
你真的会聊天嘛?再回到这个问题,我竟有种本来“自动档”的聊天模式突然切换成了“手动挡”的感觉;
我开始思考下一次的聊天我得用什么样的语气和句式,我是不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的回复对方抛出的问题?
当然,聊天过程中情商的要求也很高,他直接决定了你们聊天的底色,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第一次聊天你就说这个?”,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过于注重聊天本身,会让我变得更加不知所措。
最后我也没得出结论,无法定义我到底会不会聊天,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真诚永远是必杀技”,可能没有那么多技巧面对你,可是心诚则灵。
“你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