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重访传说中的炎神农出生地金台山神农古庙遗址
文/狼烟诗影
重访金台上云林,炎帝史入三皇书。
神农古庙今不在,邛地蜀山旧时风。
七年前去邛崃大同古镇金台山寺做田野调查,当地许多老人向我讲述,千年古寺“金台山寺”,古称“神农大帝庙”,唐以后才改名“金台山寺”。后人还是很怀念“神农”,毕竟神农发明了医药和水稻。那时候,神农大帝就出生在我们这里,他称“王”以后,就搬出去住“皇宫”去了。后来他死了,又运回来安葬在这里,他的家人在他坟墓后面栽了几棵柏树,所以柏树才有那么大,柏树起码一万年以上。
由于唐朝的时候,神农大帝庙被改名“金台山寺”,人们怀念神农,就在金台山寺对面又重新修了一座“神农大帝庙”。原来的神农大帝庙,今天叫“金台山寺”,在寺庙那里,有八人围的万年古柏 。
古柏在五十年代被邛崃县政府砍伐后运到邛崃去做邛崃西桥桥板去了,他们说至今想起这么大的古柏被砍,都感觉特别可惜的事情。四棵被砍伐的古柏,其中一棵就从砍倒,到做成桥板,就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可以想象古柏的年龄有多大。为什么金台山寺有那么大那么多的古柏呢?许多人都告诉我,听老一辈讲,几百年前,金台山对面的金鸡岗,后又重新修的一座很大的古庙,也叫“神农大帝庙”,庙里供奉着一尊古石头雕像,就是这边拿过去的“神农大帝”石头像。神农大帝石像,他身上没有穿有衣服,只是腰下穿的是树藤还树叶子。那个时候人们没有发明“布”,所以没有衣服穿。神农大帝左手拿一个玉米棒子,右手拿一把谷子吊吊。那个古庙在六七十年代被毁前,我们去抱那个柱头,都要两个人牵手才能抱住,太大了。可惜和这边金台山寺一样,也撤了。到2006年,那些年老的婆婆大爷在第二次建的神农大帝庙遗址上修了个特别小的房子,里面用泥巴做一个神农大帝,大体有点像,就是没有原来石头做的好看。我们生产队有个候春兰,在六七十年代神农大帝庙被撤的时候,他把神农大帝石像背回家去了,至今不知去向。这边金台山寺,也有人捐钱修几个现代式的房子,里面供一下泥巴做的像都也荒废了。
据文献通考记载,神农大帝是炎帝的祖先,也是黄帝的祖先。神农大帝到炎帝时,炎帝发明了钻木取火技术,而被尊称为“炎帝”,“炎帝”是发明“取火”的意思。到炎帝的第九代,这时候的炎帝就和黄帝是同一个时期人物了。第九代炎帝的一个女儿叫“邛”,她发明了把生肉通过烤熟技术,让当时一直流行“吃生肉”变成了“吃熟肉”,于是,整部落的人自从吃熟肉以后,就不爱生病了,人们就尊称炎帝的女儿“邛”为“讳邛”。那个时期,炎帝部落开始衰弱,黄帝去征伐炎帝,炎帝三战三败,炎帝为了?;ぷ约旱淖迦瞬槐换频鄄柯湎?,就提出把自己的女儿“讳邛”嫁给黄帝做了第三妃,黄帝同意了。黄帝当时领兵作战,炎帝部落原自神农传承的许多医术,也是黄帝也需要的。关于“神农大帝”,历史文献记载神农尝百草而为人类开启了“医治人类生病”的历程。神农每天会上山扯草药为老百姓治病,才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那么,“茶”发源地在哪里?,我们翻看历史文献就发现,“茶”的最早来源就在四川邛崃,故有“邛茶”记载最早历史。在唐代陆羽著的《茶经》中,重点还是说都邛茶。据《华阳国志·蜀志》中提到周武王时期,茶已经为进贡之品了。文献记载了茶最先就在四川,司马相如把四川特产“茶”带到长安,汉武帝喝了以后,茶,才在长安和川外流行起来,到三国时期,茶,才流行到江浙一带的记载。
神农大帝发明了种水稻和种玉麦(玉麦:玉米),还发明了制布,那时候的人没有衣服穿,身上都用树叶子做衣服,神农大帝发明这些后,老百姓有了衣服穿,不再穿树叶子衣服了。神农大帝的女儿发明了不再吃生东西,人们生病有神农大帝扯草药治病,人们从此衣食无忧,生病无忧。
大同在上古时候的大庙中,有很多,都在张献忠入川,吴三桂和清亲王豪格大屠杀川人时,大庙才被毁,后面留下的都是以前没有被烧光的几间而已。到解放前,还剩几间没有被烧完的房子,那些柱头都要两个人围抱那么大,清康熙到光绪时期,又经过几百年的维修,寺庙规模也很大了,只是没有明朝之前的雄伟壮观。到六十年代,古寺庙基本上被撤完,只剩下“神农大帝”古石头雕像。金台山沟头有一户人家就把神农大帝石头像背回家供奉,后来又有人说这个人把神农大帝像背到睹佛台去了。
因为我不知道神农大帝像什么样子,那些老人告诉我,神农大帝像丢失以后,有人重新用泥巴做了一个,修个特别小的房子在原神农大庙那里,你去看看,于是我去看了,果然这个仿的泥巴像,身上穿的是树叶子,没有衣服,左手拿着一个玉麦包包,右手拿一个不知是什么东西,由于是现代人用泥巴做的,似像非像,带着我去的人说,那是一串串谷子,因为他发明了栽谷子种玉麦,身上的树叶子是草药子,给人治病用的。
七年前,我想看到真正的“神农大帝”古雕像是什么样子?就去了睹佛台,那里寺庙的人说没有人背来过“神农大帝”像。这个事情,不好说了,但很多人说就是背去了,这个事情后来不了了之,有人说估计当文物卖了。
今天我们再来研究“神农大帝”,实际上就是后《三皇五帝》中的“炎帝”。翻开历史,炎帝确实有个女儿叫“讳邛”,嫁给黄帝做第三妃,这个讳邛的名字一听就知道她是邛崃人,那她的父亲炎帝也应该是邛崃人了。
炎帝的祖先“神农”出生在大同古镇金台山这一带是有可能的,这里讲的神农大帝故事和炎帝、黄帝完全符合历史记载。那么,这里是不是就是炎神农的出生地呢?翻开司马迁写的《史记》,炎神农出生有几个地方,甘肃、陕西的宝鸡、还有河南,湖南、山东等地,那为什么一个神农出生地有那么多个地方呢?再翻看《中国文献通志》都说中国最早的历史叫《前三皇五帝》《中三皇五帝》《后三皇五帝》,周武王死后,他的叔叔周公旦为了统一全中国,就废了“前三皇”立“中三皇”把本来出生在四川的神农、黄帝、炎帝、伏羲、嫘祖、移到了甘肃、陕西、河南一带去,果然,周王朝统治了800年。其中,到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又摇摇欲坠,七国生乱,周王室又想起周公旦曾经修史废掉《前三皇》立《中三皇》把四川的神农、黄帝、伏羲炎帝、嫘祖移到中原对统治很有效果,如今,齐、楚、燕、赵、秦、魏、韩,连年争战,周灵王觉得如果学周公旦把历史人文祖先再往东移,燕、赵、齐就认为我们的祖先也出生在他们那里,也不会打仗了。于是周灵王开始废《中三皇》,再次修改历史,立《后三皇》,也是为了结束七国之乱,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孔子。于是又把周公旦已经从四川移到甘肃、陕西、河南、的中国历史人物再往东移,于是,这些人文初祖就到了山西、山东、河北一带。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把火,把《前三皇》《中三皇》的历史书都烧了,汉代的司马迁还找不到之前的历史书籍,就亲自走访三皇五帝神农、黄帝、炎帝、嫘祖、颛顼、尧、舜、禹的出生地,就写了《太史公书》,在《太史公书》的序里就写下一段话:“上大夫壶遂曰:继春秋而作乎”。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鬃幼浜笾劣诮裎灏偎?,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意思是说,自周公旦修改历史之后的500年,又有孔子修改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修改历史的有《诗》《书》《礼》《乐》之际,他的意愿在于大家的立场吗?在乎于真实的历史传承吗?今天你小子想让我学周公旦和孔子去传承他们俩修改过的历史,我但原不敢。我只是写我调查了解的事实,你小子(小子:指上大夫壶遂)所以,司马迁没有按照“上大夫壶遂”的说法,去写像周公旦和孔子修改偏向性的《太史公书》,以致后来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而修改删减,删除等手段,把真实历史去掉,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删减修改过的《史记》。
因为司马迁写的《太史公书》是真实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所以让汉皇帝坐立不安,于是,才有后来《太史公书》被删除十个目录,删减十万余言,和修改十五次以上之后,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太史公书》变成《史记》的这一过程。
怪不得中国历史人文初祖出生地那么多?有那么多的出生地,至今很多人觉得都是“神话故事”了,国际社会也有理由不承认我们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因为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历史记载都难以自圆其说,何况西方国家本来就不想承认中华文明。那么,在邛崃大同古镇金台山出生的“神农”是有可能的,有很多人见过古炎帝石雕像,也见过古神农古大庙?;褂泄丶囊桓龌方?,就是在西周以前,部落“大王”死了,会在有坟墓的地方种几棵柏树作为标记。这是有文献记载的,在古人因《易》而言,树木花草都为“阳性”植物,唯一“柏树”为“阴性”植物,古人在部落首领死后,就会在坟墓边栽上柏树。(古代部落首领叫“王”,就是相当于现在说的“皇帝”)。何况现在我们能从古文献记载中找到十三条证据能够证明黄帝的出生地就在四川大邑县王泗镇甘泉村甘泉寺。邛崃《嘉庆直隶邛州志》也记载了“自古先民在昔”的记录和“洙泗流源”在古临邛的记录。这也符合神农大出生地就在四川邛崃的证据。再加“茶”的起源来自于邛崃,那么,“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就更合情合理了。神农大出生地在大同金台山寺,和神农大帝庙和民间传说也相互应证了。
取一个例子:前些时候,抖音有人发视频说嫘祖出生在山东,很是洋洋自得之感??墒窍旅嫫缆劬驼巢欢希紫壬轿鞯娜瞬桓闪?,说,嫘祖本来就是山西人,怎么去了山东?我们山西现在也嫘祖庙和遗址,历史书也记得清楚,嫘祖出生地在山西。这下,河南人不干了,说,你们山东、山西所说都是胡言乱语,司马迁史记都记载说嫘祖是我们河南人,怎么跑你们山西山东去?简直是一派胡言。于是,下面跟评的是山东人和山西人、河南人吵成一团。刚好我露过,也跟一体评论说,嫘祖出生地在四川盐亭县。这下山东山西河南的都来要不友好的语言攻击我,侮辱性及强。于是我问山东人,你说嫘祖出生地在你们山东,请问,你们山东古东有出产桑树的记录吗?你在山东看见过桑树吗?回答,没有,但我们山东是生产布的大省。我说嫘祖是养蚕的发明人,你们山东连桑树都不生长,那里能发明养蚕?山东人无言以对。我又问山西人,你们山西古代有生长桑树的记录吗?回答没有看见过,我说地理条件山西不会生长桑树,嫘祖怎么会去你们山西发明养蚕?山西人无言以对。我又问河南人,你们那里有古代生长桑树的记录吗?回答,好像没有桑树,也不知道桑树长什么样子?我说,河南古代都不长桑树,嫘祖怎么会在河南发明养蚕呢?河南人无言以对。我说嫘祖是四川盐亭县人,四川自古有蜀绣,有丝绸之路,栽桑养蚕都在四川,天然地理条件种桑养蚕之地,嫘祖出生在四川盐亭县,有没有道理?大家无言以对。这个逻辑和例证说明,嫘祖是四川盐亭县人。何况盐亭县古称“歧舌国”,也是歧伯的出生地。歧伯又是嫘祖的舅舅?!吨泄南淄ㄖ尽匪?,黄帝,是百濮的一支,藏、羌、彝、狄、戎等都是百濮的一支。这再次说明中国人的人文初祖和各民族共同的祖先就来自于“百濮”。而百濮是一万年前四川邛崃古濮人分化成一百多个部落,史称“百濮”。在四川邛崃有二水,今文井江,上古称“濮水”,蚕丛打败古濮人才建立了古蜀国。后称“仠濮水”,三国时期诸葛亮到火井才将仠濮水更改成火井江,文井江是民国时期才更改的?;褂幸惶蹂?,发源于西岭雪山,经?江、新场,流入邛崃。?江在上古时期也叫濮水,蚕丛建立古蜀国之后叫布濮水,取古濮人栽桑养蚕织布之意,今邛崃有“桑园古镇”。紧挨桑园古镇的又有王泗古镇,今甘泉村甘泉寺又是黄帝的出生地,至今洙泗流源之甘泉也在。又在桑园,王泗、紧挨的高山古镇,又有4700年的“高山古城遗址”,从时间上算,会黄帝出生地时间又刚刚好。张骞奉命寻河源,到甘泉寺得邛竹的记载。意思是指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的蜀中古临邛现在洙泗流源,就是古代指黄帝的出生地那个洙泗之泉就是河的发源地。西周时期,古籍记载,“蜀有百多国”,二濮水之间就成了“?国”,(今:?为?)也就是“?国”。邛崃过邛水以南到西昌为邛国,(邛国:古城山遗址在今五面山云居寺)当时记载有蜀国、巴国、?国、邛国同宥。故,仠濮水和布濮水之间就是“古濮人”的发源地。“百濮”也是从这里分化出去的,神农、黄帝,炎帝、藏、羌、戎、狄都是古濮人,这个已经没有问题。
历史的尘埃拂过八千年历程,今天只能成了传说。不过,翻开历史古籍,是有据可查的;有理可推的;逻辑是清楚的?;频凼前馘У囊恢?,百濮是八千年前四川邛崃古濮人分化成一百多个部落之后,史称“百濮”。炎帝的女儿“讳邛”的名字就是一个例证,炎帝是邛崃人逻辑很清楚了,民间遗址雕像古庙传说并不是空穴来风。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用多个笔名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