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气渐渐地凉了,很多朋友稍微不慎,患上了外感,经历了咽喉肿痛,发烧,肌肉酸痛,打喷嚏,咳嗽等过程,然后,逐渐外邪退去,感冒的症状消失了。可是,却感觉还没有那么完全利索,好像还有些问题,怎么感觉不对头呢?
此时,会有这些症状:
? 很多人会觉得鼻子堵,往往是通气成问题,鼻腔不够通畅,尤其是夜里,会堵得厉害。
? 有鼻涕,随时产生,有的时候是黄鼻涕,多数是白色的鼻涕,或者清的,但是特点是很粘稠,不容易出来。往往在鼻腔的深处,有时会从口腔流出。有的人因此而形成了从鼻腔向外喷气的动作,这是为了冲开鼻涕的堵塞。
? 睡觉打鼾严重。因为鼻腔堵塞,鼻腔与咽喉连接处还有肿胀,因此睡觉时打鼾会很严重,会严重憋闷。甚至孩子都会在此时打鼾。
? 头晕,精力不济。
? 比平时更容易打喷嚏。
这些情况,成人会有,孩子也会有,只是孩子往往形容不清楚,所以,长此以往,去医院检查,会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了腺样体肥大,而时间长了,更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影响学习。
在这种时候,有些朋友看了我写的鼻炎的文章,就用桔梗元参汤来调理,这是错误的。此时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是属于感冒过后,余邪未清的急性鼻炎的情况,不能照搬桔梗元参汤的。
此时的病因,是外感过后,余邪未清,邪气潜藏在鼻腔咽喉之处。在这种状态时,往往寒热错杂,有时鼻涕有点黄,但是多数时候是清的,白色的,性状是粘稠的。人们在外感基本消失的时候,往往认为战斗就结束了,其实有时未必如此。这个外邪潜藏于口鼻之处的阶段,非常多见,此时的鼻腔的问题,也叫鼻炎,属于急性鼻炎的一种,必须专门来处理,不可当做过敏性鼻炎等问题来调理。
那么,到底该怎么调理呢?
此时的调理原则,是清除残留的外邪,而且此时往往寒热错杂,需要用散寒的药物,和清热的药物一起来调理。
我一般会建议用这样的方子:
紫苏叶三克、防风三克、荆芥三克、
桔梗三克、金银花六克、黄芩六克、
连翘九克、蒲公英九克、甘草六克。
熬水饮用。
这个方子,可以加减,舌苔厚的人,可以加鸡内金六克,法半夏六克,茯苓六克;舌体胖大有齿痕的人,可以加怀山药九克、茯苓九克。大家也可以请附近的中医,对此方加减。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子,用药也很简单,思路就是用苏叶、防风、荆芥散外寒;用金银花、黄芩、连翘、蒲公英等药来清热,铲除余邪。
一般情况下,这个药熬好以后,除了饮用,可以事先留出来一些,买一个氯霉素眼药水的那种小塑料瓶,吸入中药汁,往鼻子里面滴一些,然后堵上鼻子,在床上来回滚一滚,让药汁分布在鼻腔里,过几分钟就可以让它流出来了。一天这样滴鼻子三次,配合服用会更好的。
这个方子通常不用多服,三副五副就应该可以控制病情了。在三五副以后,可以单独滴鼻子,而不用服用了。在滴鼻子的时候,如果每副方子,加入白芷三克、辛夷三克,则更好。
前些日子,我一兄弟,我们聚会时,他一直在喷鼻子,就是鼻子和咽喉那里不时地发出喷的声响。我问他怎么回事儿,他说感冒过后就一直这样,患上鼻炎了。我就告诉他用这个方子调理,结果是他回复我,说第二天就感觉基本没问题了。
其实他的口鼻之处,应该就是潜藏了一点点外邪,如果放任不管,也有可能他正气日足,最终自己清除了病邪,但是,也有可能会导致他日后出现鼻子和咽喉的问题,很多孩子的腺样体肥大就是这样来的。
而对于成人,如果不注意,有的患者外邪潜藏,时间久了,会引起慢性鼻窦炎,出现慢性的炎症,这种鼻炎经常流黄鼻涕,头晕,后果更加严重。而且,更大的问题是,大家要知道五官其实是有各种管道相通的,鼻腔的邪气如果不控制,有时会引起耳朵,咽喉,眼部,甚至面部神经等问题,最常见的是引起耳朵内的炎症,一旦形成这种复杂的格局,则最终邪气的祛除是要很费力气的。所以,在最初的阶段,我们用一个小方子,帮助身体把外邪清除,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再介绍两个方子:
如果是流清鼻涕建议使用一下方子
桔梗九克、元参九克、杏仁九克、橘皮九克、法半夏九克、茯苓九克、甘草六克、生姜九克。
这个方子,专门治疗鼻炎中鼻涕清的。可以升降气机,去除寒邪。
如果鼻涕黄的,他创立的方子叫五味石膏汤:
五味子三克、生石膏九克、杏仁九克、法半夏九克、元参九克、茯苓九克、桔梗九克、生姜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