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拾遗(八)
?
【十五】读书的目的是培养心体
先生曰:“凡看书,培养自家心体。他说得不好处,我这里用得着,俱是益。只是此志真切。有昔郢人夜写书与燕国,误写‘举烛’二字。燕人误解。烛者明也,是教我举贤明其理也。其国大治。故此志真切,因错致真,无非得益。今学者看书,只要归到自己身心上用?!?/h4>
【解读】
举烛,见成语:郢书燕说。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痹贫椤熬僦颉薄!熬僦颉保鞘橐庖?。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大致意思是以前郢国有一人写信给燕国的相国,在信中误写了举烛两个字,燕国的相国认为举烛二字是指举荐贤明之人,后来燕王就用这个方法来治理国家。
参阅《传习录》第31条陆澄录之(心上用功,看书自通),有人问先生看书时不能明,怎么办呢?
先生曰:“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只要此志真切,念念不忘存天理,从这一念上去存养扩充,时间一长自然会在心体上凝聚。
只要立志真切,所读之书是否有益自己身心上自会体悟。
读书,犹指经典,其旨要不在于记取辞章,亦不重在知晓意向,而在于与圣人印心,明自家的良知,于此义上讲,读书也只是致良知。
读书明理体此心,
莫记辞章意蕴纷,
经典点在心路径,
莫印头脑印真心?。餍模?/p>
物无不善,心无不明,欲寓其中。所以不善、不明者,欲也。人无不欲,所以欲使不善、不明者,过不及也。
所以圣与凡不同者,全知、善物、有容也。全知即正知正见,不分别而善分别,无物不空也;善物即物中求善,无善无恶,无物不妙也;有容乃大,存在即道,物之善恶,存乎一心,随感而应,无物不化也。
【十六】聪明睿智
从目所视,妍丑自别,不作一念,谓之明。从耳所听,清浊自别,不作一念,谓之聪。从心所思,是非自别,不作一念,谓之睿。
捷案:此条必多遗漏。既不是对话,又乏聪明睿知之知字。知字为阳明旨题,断不可缺也。
【解读】
捷案(陈荣捷认为):此条必多遗漏。既不是对话,又乏聪明睿知之知字。知字为阳明旨题,断不可缺也。
可以同步参阅《传习录》下卷中的钱德洪录。
先生曰:“‘惟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旧看何等玄妙,今看来原是人人自有的。耳原是聪,目原是明,心思原是睿知。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众人不能,只是个不致知。何等明白简易?!?/p>
惟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出自《中庸》:惟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朱子在《章句》中认为:聪明睿知,生知之质。临,谓居上而临下也。其下四者,乃仁义礼知之德。
可见朱子认为聪明睿知是人人生而知之的本质。阳明先生也认为聪明睿知人人自有,耳聪、目明、心思睿知都原本具足。
耳目无本体,以万物之声色为本体,所听所视,清浊、妍丑自别,不作一念,谓之聪明。
心无本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本体,从心所思,是非自别,不作一念,谓之睿知。
那么圣人为什么能处处表现出他的聪明睿知而众人为何不能呢?能与不能就在于能不能致良知。
耳聪目明心地睿,
知是知非良知君,
不作一念真不假,
念念良知假亦真。(明心)
人所以大智之谓,聪耳明目睿心者也。聪明睿智皆自心上说,心明则知,心晦则愚,心明处处明,心真一切真,所以不明不真者,“人欲”之乱也。
故欲要聪明睿智,必要省察克治,时时不忘致良知。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p>
【十七】良知闻见益多,覆蔽益重
尝闻先生曰:“吾居龙场时,夷人言语不通,所可与言者中土亡命之流。与论知行之说,更无扞(hàn)挌。久之,并夷人亦欣欣相向。及出与士夫言,反多纷纷同异,扞挌不入。学问最怕有意见的人,只患闻见不多。良知闻见益多,覆蔽益重。反不曾读书的人,更容易与他说得?!?/h4>
【解读】
参阅钱德洪的《刻文录叙说》。先生尝曰:吾始居龙场,乡民言语不通,所可与言者乃中土亡命之流耳。与之言知行之说,莫不忻忻有入。久之,并夷人亦翕然相向。及出与士夫言,则纷纷同异,反多扞格不入。何也?意见先入也。
意见者有二:天下是朱非陆,论定既久,这是其一。始论知行合一,质疑其是内而非外也,专事反观、内省而遗弃讲习讨论之功,这是其二。
因此为教三变,在《刻文录叙说》中,钱德洪说:“自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二变)。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三变)。”
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阳明先生中说道:“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曾经听阳明先生说:“我当年谪居贵州龙场驿时,因语言不通而与当地居民基本无交流,能说得上话的,都是一些来自中原地区的亡命之徒。我跟这些亡命之徒谈论‘知行合一’的深旨时,他们基本都能接受,并无抵牾之处。慢慢地,就连那些本来言语不通的当地居民也居然欣然认同。后来,我调离贵州龙场驿至江西庐陵任知县,并一直走到今天。我发现与中原地区的士大夫谈论真正的圣贤之学时,他们会纷纷扰扰,执着己见,相互抵牾而排斥异己,难能真正认同,反而还不如贵州蛮荒之地的亡命之徒及当地居民的认同度高。
学问探讨,最怕遇到先入为主地存有个人知识、意见的人;这些人往往唯恐听得少了、看得少了,所以他们习惯于多方吸取、多方比较却又难以抉择,更别提真实践行了,终究是停留于以知识积累的多寡论高低而浮于口耳争辩、意气胜负而已。当然,也有一些人,对于一己之小得深执不放,此心难能虚灵容纳;对于稍异于己者,不仅不能虚心聆听,而且还想以己之得压服对方,欲人同己,殊不知,如此狭隘的心量已然与大道背离了啊。良知是最怕浮于知识闻见、执于一己之得的,因为不明本体的知识积累与执着己得,往往会重重遮蔽良知,使得人人本具的清澈良知难以显现;如此之人,反而不如那些不曾读过书的人简简单单、不存知见,只要遇到真学问、真学者而与其说言说探讨,就会心有戚戚焉而深契其心,并实修实行的?!?/b>
闻见覆蔽众纷纭,
先入为主意识心,
口耳争辩意气胜,
此处空杯胜满杯。
虚心空灵无所执,
神变妙应根上寻,
澄明清澈知简易
心有戚戚心印真!(明心)
闻见益多,覆蔽益重,即所谓知识障。知识本身原无善恶,何以为障?是人的意识心,即人欲作祟。真心求知,即得真知,真知灼见,通权达变,流行无碍;识心求知,即得偏知,自以为是,淤积堵塞,处处碰壁。
自以为是,便有所不容,满杯之水,难入新流,久之会变得死气沉沉,了无生机。所以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p>
净心斋笔录
2022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