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Github上复现了一个渲染器render的项目:
Github链接:tiny render
我希望在博客上可以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博客主要分为两大类:《原理篇》和《语法篇》。
原理篇则主要讲的是——实现渲染器过程中所需要的图形学渲染算法知识。
语法篇则主要讲的是——实现渲染器过程中使用到的C++的语法知识。
一、model.h
关于语法问题,我们分文件来讲。今天先讲讲model.h,源码中model.h主要讲的是加载obj模型。
里面对private成员的数据类型设定为了vector,如下:
std::vector<Vec3f> verts_;
c++中,vector是向量的意思,大家也可以理解为“变长数组”,什么叫“变长数组”?就是说“长度根据需要而自动改变的数组”。
先来看看vector的定义:
vector<typename> name;
其实这个定义是定义了一个一维数组name[SIZE],只不过长度可以自由变化。
里面的这个typename可以是各种基本类型,比如:int、double、char、结构体等,也可以是STL容器,比如vector、set、queue等等。
举几个栗子:
vector<int> name;
vector<double> name;
vector<char> name;
vector<node> name;
//node是结构体的类型
那么假如typename也是STL容器,比如vector,就是这样定义:
vector<vector<int> > name;
// 注意:>>之间要加空格
那么怎么说,二维数组是怎么定义的呢?二维数组就是其中一维是一个数组的数组。
二维vector数组也是一样。也就是name[]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vector。
来看看vector数组的定义方法:
vector<typename> Arrayname[arraySize];
// 实例
vector<int> vi[100];
这种情况下,Arrayname[0]~Arrayname[arraySize - 1]中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vector容器。
Compare:
与vector<vector<int> >name 不同的是,这种写法的一维长度已经固定为arraySize,另一维才是可以”变长“的。
在算法笔记上机实践中,关于vector的使用:
const int M = 26 * 26 * 26 * 10 + 1;
vector<int> selectCourse[M];
//每个学生选择的课程编号
selectCourse[id].push_back(course);
// 将该课程编号加入学生选择中
sort(selectCourse[id].begin(), selectCourse[id].end());
// 从小到大排序
for (; j < selectCourse[id].size(); ;)
printf(" %d", selectCourse[id][j]);
// 选课编号
// 为什么突然成2维了?
//------------------------------------------------
const int maxc = 2510;
// 最大课程门数
vector<int> course[maxc];
// course[i]存放第i门课的所有学生编号
course[courseID].push_back(i);
// 将学术i加入第courseID门课中
course[i].size();
// 第i门课的学生数
sort(course[i].begin(), course[i].end(), cmp);
// 对第i门课的学生排序
Model.h中对vector的使用:
private:
std::vector<Vec3f> verts_;
std::vector<std::vector<Vec3i> > faces_;
std::vector<Vec3f> norms_;
std::vector<Vec2f> uv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