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网上热议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们用3年的时间学会讲话,用一生学会闭嘴,这个闭嘴的意思就是让人们谨言慎行,不要祸从口中。
但是当今社会是个人人都应该拥有正确表达力的时代,生活中无论是人们沟通、汇报工作、还是公司开会,等等,我们用到最多的就是嘴巴,如何用自己的理论说服他人?尤其在登台演讲,或者想要开一场直播,怎样能成为像舞台中脱口而出声音洪亮,思维清晰的演说家一样,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让人信服,这就有些难度了。
每次遇到这种设想,或者被点名登台表达时,很多人都瞬间卡壳,脑海中否定自己,并且心里产生疑惑:人人都会说话,会表达,那些能登台演讲并且出口成章的人,都是有天赋的吧?
这就像很多家长看到别人家孩子优秀时羡慕,却总感慨“别人家孩子的”的原因,从而产生自责或者认命,认为人和人的差距是注定的,没有那个本事。
看《即兴表达力》这本书才得知,《超级演说家》全国总冠军、话剧导演、曾受邀前往50多所大学进行演讲,帮助众多人走出表达误区,并且指导超过500名企业高管提升沟通力的崔永平,也就是本书的作者,原来是一位非专业演讲选手。
至今保持着《超级演说家》节目中唯一一个获得全票的选手,并且跟着乐嘉老师共同带领出《超级演说家》第一季全国总冠军。
从此后身边的人甚至观众,也认为崔永平是天生的演说家,后来他经过大量的培训和实践,用一套“内化”的方式,并结合现实中的一些情况,出了这本《即兴表达力》的书,并且获得很多读者的高赞,纷纷表示自己从原来的不敢表达,到现在喜欢上了表达。也证明,人人都能成为演讲只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就能达到,今天我们就从本书中的三个方法来突破自己的表达障碍,成为超级演说家吧。
01、生活中侃侃而谈,一上台就慌乱大脑一片空白
书中介绍《超级演说家》的主持人窦文涛讲述自己在初中参加演讲比赛时,刚上台当看到台下的观众时,大脑一片空白,分明台下倒背如流的稿件,此时却一点也想不起来,经过在台上“很长一段时间”的一言不发,突然大腿内侧一股“暖流……”当时的场面已经无法用尴尬来形容,真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也如此,私下里和好友有说有笑,当有一天突然要面对十几人、甚至上百人时,突然就变得面红耳赤,不知如何开口,越挫越挫败,干脆遇到需要开口表达的时候就“学会闭嘴”。
自己不善表达,自然也会影响孩子,所以逐渐形成孩子在学校遇到需要开口甚至回答提问时,脑子里高速运转“千万不要叫我,千万不要叫我”而家长也在单位里形成同样的心理“千万不要问我问题,问我问题我就推荐别人回答”。
逃避开口,就是逃避自己的表达力,也是逃避了别人对自己的认可,这样的担忧会错失人生中很多重要改变,甚至是一些得来不易的机会。
由此可见学会表达,甚至是掌握一些演讲的功力,用处非常大,也能规避生活与学习中很多“逃避”的担忧,为自己的成长争取更多机会。
02、思维跳跃不清晰,让人越听越想逃跑
对于一部好电影的评价就是“全程无尿点”,相反,一个不好的电影或者听一场无聊的演讲,会让人借口去洗手间来逃避。
这样的人倒是会讲,不过没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自己在台上侃侃而谈,听的人一头雾水只惦记着“何时才能结束”如果碍于职位、规则没法想走就走,但是演讲人的目的基本就达不到了。
我们要面对众多人开口讲话,无非就是两个目的:
- 传播个人思维:让大家认可自己的软实力,能信服支持自己。
? ?2.实现变现:一场会销、一次路演、甚至是一场直播,如果别人连你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如何让人家信服并且做出转账的姿势。
所以,能讲敢讲也不行,一定要有清晰的逻辑能力,并且能吸引听众或者观众,被我们的表达所吸引,为我们的输出买单。
03、能讲能演才能引起对方的情感共鸣,否则只是叙述一份苍白的演讲稿
《即兴表达力》中有一个故事,作者说自己在《超级演说家》中遇到一位选手,他的演讲稿写的非常漂亮,这样成功了一大半的开头没想到却惨遭淘汰。
究其原因就是他的表达没有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无法引起观众的兴趣,毫无感染力,语速又快,就像念一份普通的稿子一样。
这样的情况是不是非常熟悉,当我们突破层层障碍,并且掌握技巧后,并且经过充分的准备后,写了一份逻辑清晰、内容丰满的演讲稿,默念的时候再心中忍不住自夸自己的才能和稿件的优秀,甚至幻想等下登台一定会迎来雷鸣般的掌声,气宇轩昂的登台,激情澎湃的说完后,结果毫无水花,这种情况非常挫败内心的勇气,也会影响下一次的表现。
由此可见,我们的演讲和表达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情绪,产生共鸣才能激发对方的关注,若在过程中只是默背了一份演讲稿,对于听的人而言依然毫无情感,甚至没有印象,或者昏昏欲睡,所以让自己的表达更有感染力,一定要调整自己的讲话节奏。
04、如何掌握即兴表达的能力?3招助力,人人都能成为超级演说家
不但要感讲、会讲,不仅要和好友侃侃而谈,也要能面对陌生人讲话引起对方认可,成为“有天赋的演讲家”如何能做到呢?
从《即兴表达力》这本书中给大家提出3个建议,帮助我们在生活中面对沟通、演讲、激发观众兴趣的建议,助力我们成为开口就有吸引力的演讲家。
① 翁格玛丽效益:开发内心的动力,培养自信心
其实生活中我们的沟通无处不在,即使在面对和亲密爱人产生争执时,不会表达也只能憋得满脸通红,或者是遇到喜欢的人,不敢也不懂如何开口,更是会错失一段良缘。
我们很多人的成长中,甚至是与人沟通中都是带有批判性的,丈夫批判妻子,妻子数落丈夫,父母指责孩子,传达的都是:
你太差劲,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
所以这就导致我们从内心认为自己“不行”。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个“翁格玛丽效应”,来源于一个长相不美的女孩,因为身边人对她经常鼓励、咱们她“你真美”,后来这个女孩越来越自信,果然变得越来越漂亮,由此得出结论:
当你受到了别人的认可,你就会获得很强的“内动力”,从而突破自信的突破口。
《即兴表达力》书中介绍了作者崔永平本人因为被老师点名朗读课本,因为手抖家乡话浓重而一直紧张于担心别人的批判中,直到一次在分饰角色朗读《皇帝的新装》时,用角色代入感太监的声音调皮的说了一句:“皇上,您的这件衣服太美了”另同学们耳目一新,也放松了自己的状态,并得到夸赞和关注,得到赞扬的他积极报名学校各种活动,后来整个人越来越轻松,成就了后来的他。
其实我们的很多紧张感和羞怯,都源于担忧他人的看法和想法,对自己不认可而导致的不敢表达,只有先突破障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解放紧张状态,在轻松才能做得更好,也容易得到鼓励和赞扬,自然建立自信心,这也是内动力的来源。
由此可见,我们很多时候都容易陷入探索别人的认可中,经常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不断在心中担忧对方会不会不喜欢自己的服饰、语言、外表、语气……从而增加很多心理负担,其实勇于打破规则,勇敢表达,只要突破设限就能获得赞扬,在不断的赞扬中获得内心的驱动力,自然信心也培养起来了。
②整体的框架效应:有逻辑的演讲都是经过整体设计锻炼出来的
没有人是天生的演说家,一切看起来轻松的展现,不过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已。
我之前听过华人演讲教练袁一峰老师的课,他在台上轻松自如,他曾经也是一个脸红不敢开口的人,后来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我的女儿在学校要参加比赛,需要一段开场白,于是我辅导她写了出来,并且每天教她练习,在教她之前,我先讲了几遍给她做了示范,小孩子没有耐心,后来我说一句她说一句,为了锻炼她带她去户外找一个台子叫上全家人台下看,让她讲,当她不愿意说时,我就用糖果鼓励她,最后她能够倒背如流,并且毫不怯场后,我比她都熟悉。那场演出非常精彩,而且女儿的开场白也得到在场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赞扬,大家纷纷来向我讨教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力后,当他们得知我是演讲家后,话锋一变“人家爸爸会演讲,天生的”。
没有人能想到3分钟的开场白,是他陪着女儿一句一句说,甚至他说的更多得到的结果,但是这也印证了一个事:演讲之前多练习,有准备有框架,自然行云流水。
《即兴表达力》这本书中也介绍了演讲之前的框架准备工作:平时搜集生活中遇到的所闻所事,并且熟悉自己的环境对未来进行演讲的场所进行模拟,并且准备好一些万用故事和熟悉的开场白,多加锻炼,从环境到稿件,都经过锻炼和模拟,自然就有清晰的框架设计,遇到登台,开口成章。
就像那位在《超级演说家》中惨遭淘汰的选手一样,虽然他被淘汰了,但是他的准备工作给了他能够登上节目的机会,也给了他被更多人认识的勇气。
所以设计一场万能的演讲话术,并且不断练习,寻找模拟场合反复适应,就能预防紧张的心态带来的怯场和大脑一片空白,比如本文中开头讲的那位初中尿裤子的主持人,他稿件背诵的滚瓜烂熟依然登台尿裤子,还是因为整体框架欠缺,对环境不熟悉。
③把握节奏,激发观众的情感波澜产生共鸣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妈妈说我不对”若停顿在不同的位置,表达出来的意思也不同?!奥杪杷滴遥ㄍ6伲┎欢浴焙汀奥杪杷担海ㄍ6伲┪也欢浴?/p>
再比如情感波澜:
“亲爱的,(停顿)我愿为你付出我能付出的一切,(停顿)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停顿)爱是付出,(停顿)不是索取,(停顿)我希望你能下来见我一面”
换成能唤起对方情感的节奏则是:“亲爱的,我愿意为你(停顿)付出我能付出的一切,有句话(停顿)我这么说的,爱(停顿)是付出,不是索取,我希望(停顿)你能下来(停顿)见我一面。”
用节奏停顿往往有更强的表现力,让对方能感受到你所要表达的感情,也更有感染力。再结合一些肢体的带动,更能让观众“锁定”人再去听声音。
比如崔永平之前在刚上台做主持人的时候,一上台就赶紧把自己想说的话全说完,自己说得痛快,但是观众还没有反应过来对方说了什么,语气也没有停顿,就像默念一样,当观众反应过来后,崔永平的话已经说完了,观众关心的事情却又没留意,总不能倒回去再说一遍,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讲,就像《超级演说家》中写了漂亮的稿件依然被淘汰的选手一样,自己说完了,没有引起观众的情绪波澜和共鸣,甚至错过了观众的关注度,被忽略也只能忍受这份委屈。
后来崔永平总结出来,一上台先将观众的目光收集起来,只有别人能通过语气、形象、动作能看清楚,大脑中能停留印象后再开始抑扬顿挫,掌握节奏,把控好语速、语调、讲话风格,让观众跟着自己的语境走,自然也就能引起共鸣。
回忆一下,看过的很多电影电视,尤其一些抗战片,带头领队的人在人群中呐喊、讲了很多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话,其实我们能记住的词语都是有限的,但是正是他们的肢体语言、演讲节奏烘托出的高昂气氛,让人忍不住跟着一起迎合,激发了自己心中的情绪巨浪。
所以,学会即兴表达的三种方式,我们每个人都能是演讲家,所谓的即兴并非张口就来,而是在运用一些技巧后熟练的出口即表达的能力而已。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人最怕的事情就是自我否定,和他人的不认可,这将导致遇事退缩的态度,和做不好就不做的担忧,尤其在试图说服他人,展现表达力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掌握这三点建议,可以协助我们开口即表达,成为演讲家:
① 翁格玛丽效益:开发内心的动力,培养自信心
②整体的框架效应:有逻辑的演讲都是经过整体设计锻炼出来的
③把握节奏,激发观众的情感波澜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