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他的“阻碍”是什么?他如何“努力”?。。。
自古说教惹人烦,最是故事得人心。
写好或讲好一个精彩的故事,或用故事的逻辑,去表达好一件事、一项创意、一项汇报,是这个信息时代急需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先见故事再见人,互联网上,故事即“你”。
曾记得网上有个报道,貌似某地一名教师,准备辞了工作去旅行,留下一封辞职信,上面写着短短的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件事很快上了网络热搜,成了微博、朋友圈的top话题。
还有一件事,就是某媒体记者采访一民工。
记者:”你幸福吗?”
民工:“我姓曾?!?/p>
这件事也很快在网上迅速传播,民工更是跟着走红网络。
从中可见语言的魅力及字里行间的感染力,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们记住的永远是那个关于“辞职”和“采访”的故事,而那些“名”人早已被新的网红所取代。
最近在读《小说课》这本书,为其内容多有感触,书中提到,要讲好一个故事的基本逻辑,仅需要回答下面七个问题:
? ? ? ? ? ? ? ? ? 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 ? ? ? ? ? ? ? ? 他的“阻碍”是什么?
? ? ? ? ? ? ? ? ? 他如何“努力”?
? ? ? ? ? ? ? ? ? 然后,结果“如何”?
? ? ? ? ? ? ? ? ? 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
? ? ? ? ? ? ? ? ? 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
? ? ? ? ? ? ? ? ?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