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建筑圈的大事件,这一件尤为让人感动:
2024年5月1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韦茨曼设计学院毕业典礼上,向该校毕业生、中国建筑先驱林徽因颁发了迟到的建筑学士学位,以表达对她的致敬,且点明:“林徽因应该因其对建筑学的贡献而被世人所知,而非仅仅作为一个文化人物。她对全世界建筑行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p>
这个学位,迟到了近100年。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同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但因为她的女性身份,被建筑系拒之门外。于是,林徽因决定进入美术系,并选修了建筑系的几乎所有课程,拿到了非常好的成绩。
2024年是林徽因诞辰120周年,这一年,中国建筑史上的这位奇女子,终获正名。
林徽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位光彩照人的奇才美女,她的故事被演绎成各种通俗文学、影视作品,但她真正的成就,却总是被花边新闻所遮蔽。
今天,让我们再次来认识一下林徽因——她是当之无愧的建筑师,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
01
建筑师林徽因:为数不多的建筑作品
有人质疑,作为“建筑师”的林徽因并没有留下多少建筑作品。事实上,林徽因本可以选择留在美国或加入当时国内的建筑事务所,但她和梁思成选择了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并加入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古建筑,加上持续的战乱和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使林徽因几乎没有进行建筑实践的机会。更何况,在兵荒马乱的生活中,她还要承担起照顾子女,料理家务的责任。
林徽因的建筑作品,只有下面这些:
1929年2月,梁启超去世后,梁思成和林徽因为父亲设计了墓碑,这是他们学成归来后的第一个作品。墓碑用大理石制成,高2.8米,宽1.7米,形状似榫,古朴庄重。
1929年,在东北大学,梁思成、陈植、童寯、蔡方荫四人组成“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设计了吉林大学校舍总体规划和一个教学楼,即著名的“石头楼”,后来由于院系调整,石头楼归属现在的东北电力大学,他们还设计了交通大学计划在锦州开办的锦州分校校舍,林徽因均参与了设计。
吉海铁路总站地处吉林市船营区,始建于1928年,建成初期曾名为八百垅站、黄旗屯站,1985年改名为吉林西站,现将原站舍修缮后重新更名为吉海铁路总站。
该车站的总体风貌,便是由林徽因设计的,梁思成负责审定。站房是一座大型哥特式建筑,屋顶为木结构,从空中俯瞰,其造型如雄狮伏卧,其中“狮尾”被巧妙设计成钟塔,寓意中国如雄狮初醒。车站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底蕴,又有西方现代建筑的风格,堪称我国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
1932年,林徽因与梁思成为北京大学设计了地质馆和北大女生宿舍楼。
地质馆建筑平面呈曲尺形,砖混结构,灰砖清水墙面,是中国最早引入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作品之一。
林徽因设计的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也是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她还细致地考虑到女生手小,所以楼梯扶手比一般建筑要细小。
林徽因设计的云南大学女生宿舍建于1938年,该建筑因由当时云南省军政长官龙云之妻顾映秋捐款修建而命名为“映秋院”。
原“映秋院”建筑借鉴了云南民间建筑,采用了造价相对低廉的土、石、木材料建成,使用了不对称和院落组合的布局,还使用了游廊和望楼这两种中国民居中的重要元素构建该建筑的水平与垂直交通空间。该建筑虽然已于1987年被拆重建,幸而新建的映秋院基本还原了原建筑的形态。
1938年8月,梁思成和林徽因被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校舍建筑工程顾问,因为缺少经费,他们的西南联大设计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高楼变成了矮楼,矮楼变成了平房,砖墙变成了土墙……最后成了“茅草屋”一样的校舍,有人说西南联大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一生中最痛苦、最委屈的设计。
1940年5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昆明郊区龙泉镇为自己设计修建了一所住宅。这是两位建筑师一生中为自己设计建造的唯一一所房子。土坯的墙壁用石灰粉刷得洁白,轻质的木结构梁架上覆盖着青灰色的瓦,房间高大通风,房后是一个院子,院子里有尤加利树和叶子花,简单明快而雅洁。
1950年,北京市政府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在八宝山建起占地150亩的革命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由林徽因设计,在明代护国寺基础上改建而成,八宝山革命公墓不仅是陵园,而且是融寺院园林与庭院绿化为一体的公园。
林徽因去世后,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只有七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
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梁思成任副主任,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林徽因在她生命最后岁月中参与的重要工作,是她建筑设计成就中的一座丰碑,再一次呈现了她对中华民族建筑风格的深刻理解与传承。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过程中,林徽因提出了创造性的修改方案:将周圈台阶由一层改为两层,扩大和提高碑座尺寸和高度,以提供足够的浮雕墙面,增加了的碑身高度,与天安门广场的空间尺度可以更好地配合。该修改方案获得了各方的一致同意。
林徽因还以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唐代风格作为蓝本,亲自为碑座和碑身设计了全套饰纹,特别是纪念碑小须弥碑座上的一系列花环浮雕。
02
被低估的林徽因: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
长期以来,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学术方面的成就都是与梁思成联系在一起的,大家难免认为“夫唱妇随”。而事实上,林徽因是真正对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最早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之一,她是这一学科的奠基者,更是思想上的先行者。
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在回忆文章中说:“在与爹爹共同的事业奋斗中,有很多妈妈参与并做出重大贡献的工作,有时妈妈只是‘编外’人员,常常没有头衔也没名分,却又是父亲团队中不可缺少的,甚至是灵魂人物。”
1932年3月,年仅28岁的林徽因在营造学社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一期上,发表了人生第一篇古建筑研究论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她在学术界的第一次登场,便技惊四座。
在当时,国内还没有专业系统研究建筑的学科,建筑自古以来被视为“匠人之术”。直到19世纪,西方学者还认为世界建筑体系的主干是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不过是远离“建筑之树”主干的一片孤叶。
林徽因的这篇文章,是首次由中国专业学者发表的论述中国建筑的理论性文章。林徽因针对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诠释中的一些误解,提出了相应的符合中国民族主义情结的价值判断。
这篇文章,从中国建筑大的系统,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的统一,再到分析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它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建筑的关联,最后谈到中国建筑的未来,描绘出一个非常完整的关于中国建筑史的概念框架,林徽因首次在理论上定义了中国建筑木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
在数年之后正式发表的为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所作的“绪论”中,林徽因再次较完整地归纳了她的理论框架。
在1932年11月出版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四期上,有一篇署名“梁思成、林徽因”的《平郊建筑杂录》。在这篇文章中,林徽因提出“建筑意”的概念,这是她对建筑学界的又一大贡献,这是一个具有原创性的中国建筑美学概念。
林徽因认为,建筑不仅是技术与美的结合,还是历史和人情的凝聚,这些在建筑审美者看来,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能感到一种“建筑意”带来的愉快。古建筑在林徽因的描述下,不只是一堆木料砖石的构砌,而是有灵气的生命。
在抗战的逃难时期,林徽因比营造学社其他男性社员更为深切地体会到中国民居的意义,她对于民居的研究也是超前的。
1945年,在最后一期《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林徽因发表《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一文,文章详细介绍了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对战后新型住宅小区的建设情况,二战后西方国家开始为普通人设计建筑,林徽因意识到战后中国也应该这样做,这是相当有远见的一种思考。
1949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里,林徽因首次开设了“住宅概论”的专题课,为研究生系统地教授现代的住宅建筑设计理论。
林徽因还是在中国建筑界率先提出要?;っ窦浣ㄖ难д?,在1953年由北京市政府召开的“关于首都文物建筑保护问题座谈会”上,林徽因特别提出了要保护民居住宅建筑:“北京市?;ぞ晌奈锝ㄖ喟胧粲诠?、庙宇,对民间建筑便没有注意。艺术从来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宫殿艺术,一个是民间艺术,后者包括一些住宅和店面,有些手法非常好,如何保存这些是非常重要的?!?/p>
03
强者林徽因:被铭记的不应只是儿女情长
在世人眼中,林徽因是才华横溢的美女,她俊秀、纤柔的外表令人蒙生怜爱之心,加之她长期饱受疾病煎熬之苦,更是容易使人将她视为娇弱的、只能依附于家庭的女子。
而真正的林徽因都是一个强者,是一个有着极大抱负和才能的女中豪杰。
在考察古建筑的路上,荒郊野谷,风餐露宿,还要面临断粮、土匪打劫等险境,攀爬测绘古建筑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但林徽因丝毫没有退缩,营造学社成员莫宗江回忆说,再艰苦的地方,只要他跟梁先生敢爬敢上的,林先生就敢上。
林徽因的生命,面临着不断的坍塌与失去。战争的爆发,让林徽因和梁思成不得不背井离乡,抛弃旧有的一切,一路流亡,流亡的生活让林徽因肺炎发作,她再也没像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过。
面对生命的不断坍塌,林徽因如何能撑过来,还能焕发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她的生命中有比“小我”,比“一己之求”更为宏大的部分。
金岳霖曾送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副对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林徽因说:“什么美人不美人,好像一个女人没有什么事可做似的,我还有好多事要做呢!”
梁从诫曾回忆到幼时得到林徽因作为母亲的教诲,多为英雄气的古诗文,而从来没有“小白兔、大灰狼”之类的童稚故事。当面临战争时,林徽因叮嘱儿女:“我们做中国人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p>
林徽因在28岁时给胡适写了一封信,信中情绪激动地流露了她对自己事业和生活的心声:“我自己也到了相当年纪,也没有什么成就,眼看得机会愈少……现在身体也不好,家常的负担也繁重,真是从此平庸处世,做妻生子地过一世!我禁不住伤心起来。”
林徽因想要真正终生为之奋斗的是中国建筑学术事业。
林徽因这一生,与梁思成共同创办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她深入荒凉之地,一寸寸测量古建筑;她在战乱时期拖着病体,在偏远的小镇一笔一笔书写中国建筑史;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倾注了最后的心血……
林徽因用自己的一生证明,她是当之无愧的建筑师。
《林徽因谈中国建筑》,收录了林徽因几乎所有独立创作的建筑类文章,从中可以看见她热衷建筑的灵魂,以及她如何为中国建筑事业垒起一砖一瓦。
《林徽因谈中国建筑》以林徽因毕生为之奋斗的建筑事业为切入点,以时间为轴线,从1932年到1955年,收录了林徽因创作的14篇建筑类文章。详实记录了中国建筑的特征与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观点与评价。在《平郊建筑杂录》中,流露出她对动荡时代古建筑难以保存的惋惜之情;在《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里,表达了她对现代住宅的殷切期待;于《中国建筑彩画图案》序文中,则呈现出她对中国建筑彩画的深入考证与由衷赞叹。书稿兼具学术的严谨性与描写的生动性,能让广大读者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
本书配有30余幅重新绘制的手绘图。因原文图纸精度欠佳故对其进行重绘,涵盖屋顶、斗拱、平面布局等内容。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加简便、直观地理解中国建筑的特色。
参考资料
《林徽因谈中国建筑》(林徽因 著,高钰深 郑文霞 编,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林徽因被追授建筑学学位:迟到100年,偏见与正名》(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