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自己都是在山西老家过的年。在那里有很多跟自己同龄的玩伴,那个时候过得很开心。
但是,在中考的时候,家里为了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全家搬到了天津。
在这里,自己的伙伴少了很多,少了很多欢乐。但是自己依然渴望着过年,因为可以放寒假,可以看电视,有压岁钱。
(一)
在山西的时候,过年的事宜从小年就开始着手了,买年货,准备过年的食物。
到了大年三十,给屋子里贴窗花,村里的巷道里也是把祝福的话贴得红红火火,家门口还挂起了一年一遇的红灯笼,非常喜庆。
在春节的前几天,自己会和姐姐一起上山砍点柴火,为了大年初一早晨去点一把火,好让新的一年旺起来。
除夕晚上最喜欢看别人家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令人很兴奋,感觉很幸福。
而且自家的鞭炮也是抢着帮父亲去门口放。
有了彩电以后,每年除夕的乐趣又多了一样——看春晚。
老家的亲戚多,大年初一早上忙完后,就去找表哥表姐们去玩。顺便从亲戚家带回来几笔压岁钱,钱由母亲存着,但一般都用于充公,用来交学费。
哥哥姐姐们会带我去看戏,赶庙会,很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姥姥,她可是村里庙会的顶梁柱啊,只有她一个人掌握着庙里的门钥匙。
在初一那天,她还会给过来的人算卦,看手相。现在想来,很是佩服她。
在老家的时候,自己也还小,像是个傻白甜,只要快乐就好。
自己从不舍得多花钱,总以为外面的东西都很贵。小时候自己虽然不富裕,但过得很充实。
(二)
在天津的时候,伙伴并没有之前那么多了。但是过年的时候,是另一番绚丽景象。
快过年的时候,马路上一串串地彩灯、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年货,这些装饰物烘托出浓浓的年味儿,让大家提前感受到春节的喜庆。
还在学校补课的我们经常在课间的时候聊着过年的事情,商量着去哪里玩。
大年三十的下午,要跟家里人一起帮忙收拾屋子,贴窗花。
除夕晚上是灯火通明的,人们不断地放着美丽的烟花,“惊艳”了整个天空。
大年初一会穿上崭新的衣服,挨家串门拜年,说句吉祥话,收获的是一些糖果。
在大年初一,跟自己仅有的几个同伴一起捡鞭炮——放过的鞭炮里没有爆炸,且有引线的小炮。
春节期间可以捡不少,然后拿香引燃它们,爆竹声让自己开心愉悦。一直觉得,鞭炮声里,才有“过年”的味道。
在大城市的春节和乡下的虽然是不一样的,但都会让人感到快乐。
(三)
在上大学之前,很庆幸自己从未体验过什么是乡愁。但为了求学和工作到了外地,才知道春节不只是自己曾经理解的那样,与春节相关的还有春运。
春运真的是一票难求,黄牛党也“应运而生”,拉高了票价。
一年了,在外漂泊工作的人快到春节的时候,都有着归心似箭的期待,想着赶赴家乡团聚。
牵挂驱使着漂泊者前进的脚步,哪怕下雨,下雪都无法阻挡他们回家的心。
自己在家看着返乡潮的新闻,内心都是激动却又心酸的。
广东的摩托车返乡大军大包小包,吃的喝的用的,全都准备齐全,只为回家过春节,能和家里的亲人孩子见上一面。
在他们眼里,疲惫、饥寒、拥挤都不算什么!能够平安到家,足矣!
直到自己工作了,才真正体会到春运,体会到一票难求。抢到票的同事一个个激动得跟中了彩票似的,特别高兴。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人们只要想,天天都是“过年”。
从前期盼的那些好玩的好穿的,随时都可以得到。过年对越来越多的人没有了那么大吸引力。对春节的期待变成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吃饭,唠唠家常。
怀念小的时候,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想的只是玩好就可以;
怀念小的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热热闹闹,而现在离家远了,他们也老了,只剩下孤单的自己;
怀念小的时候,新年可以有新衣服和新鞋,而是现在它们都是随意可得的东西,没有那么珍惜;
怀念小的时候,还好,它没有远去太久,还能在记忆中被想起。
小时候,过年多有趣,你还记得么?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08643.cn/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