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中逢尔,雨中逢花—演员张译的成名路!

如果要让人列出几个中国中生代的演技代表,那我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那“张译”这个名字肯定在很多人的名单里。

是的,如今的张译作为演技实力派的代表,已然进入其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从去年年初的《满江红》再到爆款剧集《狂飙》,再到影视短剧《欢颜》,还有年尾相继上映的电影《无价之宝》《刀尖》《三大队》…等等作品,显示了张译作为一名演员的实力以及其得到的市场青睐。

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知道,成为今天的张译,他可是走了相当多的坎坷路。

成长经历—恰同学少年

1978年,张译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父母都是老师,一个教音乐,一个教美术。

尽管打小身处艺术氛围的熏陶,但张译小时候似乎对文艺没有表现出太高的兴趣。以至于他的父亲将手风琴、葫芦丝等一众乐器摆在他的面前,希望能够培养他一些文艺方面的天赋,但都未能达成所愿。

那时的张译似乎尚未找到触动他敏感神经的艺术尝试。直到他无意间接触到了播音……

当听到自己声音从麦克风中传出的一那刻,张译便被这种所谓的“语言形式”给深深吸引了。

由此,他抱定了成为播音员的志向!

阴差阳错——无心插柳柳成荫

1994年,张译高二,适逢北京广播学院到哈尔滨招生。对这所院校心仪已久的张译抱着试水的态度参加了专业课考试。

结果让家里人都大感意外。那年,17岁的张译竟然考了个专业课第一的成绩!

只是因为不能跳级参加高考,张译无奈只能“落榜”,不过这次的尝试让他的信心大增。

他摩拳擦掌,积极备考,梦想着次年能够顺利考取理想院校那一天的早日来临!

隔年张译再考“广院”,这次他依旧考取了专业课第一名,文化课第二名的佳绩。

而当年广播学院在哈尔滨只有两个招生名额,张译位列第二,本来应该可以录取。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三名的考生因为是少数民族,有加分政策,所以一来二去就把张译的名次给挤了下去……

命运仿佛给张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张译又一次地落榜了……

天不遂人愿,张译的播音梦就此落空。无奈,他只能另谋出路。

恰逢哈尔滨话剧学院招表演学习班,待业在家的张译在父亲的建议下,前往参加了考试,最终以自费生的身份进了哈尔滨话剧院。

由此,演戏这个行当真正进入了张译的视野,从此他也开始了与“演员”这个身份的半生纠葛!

新世界的大门——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剧院学习一年的张译经历了对演戏这门专业曲折的心路历程。起初,他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反而觉得表演枯燥。

而且身为自费生的身份,他在剧院学习时常有自卑之感。于他而言,在这里学习的唯一意义,仅仅是为了混一张大专文凭。

直到有一次,张译在台下看了一幕话剧,台上演员的生动演绎让他颇为动情,大受震撼。

或许就是在那个时刻,他有了一种灵魂贯通的感觉;又或者在经历过长久的内心困顿与煎熬后,他在家人的期待与自我的寻找方面,又有了一个可以抓住可以凭借的力量,因而在那一刻他被一种莫名的感受改变了自己对表演的想法。

从此,他爱上了表演,并开始尝试认真探索下去!

抱定目标后,他决心考取专门的艺术院校学习表演。

1996年,18岁的张译离开哈尔滨,只身前往北京。

他先后报考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最终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走到最后。

再度折戟,处处碰壁,让张译的信心大为受挫。可想而知,那时的情况对当时尚显稚嫩的张译的内心打击有多巨大!

困顿之下,张译听说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正在招演员。顾不了许多的张译决定硬着头皮试一下,碰碰运气,结果居然考上了。

由此,他开启了长达10年的军旅生涯。

学习经历——吾将上下而求索

进入战友文工团的张译经历了于当时的他而言甚是“艰苦”的历练。

他每天要晨跑三公里,傍晚还要负重五公里。平日里,他不仅要进行日常的技术训练,还要注意时刻培养自己的生活习惯,以此形成自己在部队生活的惯性的肌肉记忆。

诸如整理内务、背诵条例等等生活琐事于他而言早已司空见惯。

也正因此,曾经那个被军艺招生老师认为“脊柱弯曲”和“严重营养不良”的“张译”,在经历过军旅生涯的历练后,已经逐渐成长为挺拔、坚毅、军人气息十足的“精神小伙”。

想来,命运,也是造化弄人……

部队时期的张译

然而,生活上的磨炼却并未给当时的张译艺术上的补足与助益。

相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在台上的表演都是左支右绌,畏畏缩缩,少有亮眼的发挥与表现。

那几年,他的指导老师对他最多的评价是:性格内敛,缺乏表演天赋……

除此之外,长相也是张译作为演员这一身份颇为自卑的一点。

他深知自己“没有一张能让观众有兴趣花钱到电影院看的脸”,也一度觉得自己此生恐怕与主角这一身份永远扯不上关系。

在他的认知里,自己所能触及的演员范畴,也仅仅是作为陪衬的绿叶而已。

而关于自己的长相,让他最为受挫的一点恐怕来自于自己在部队的一段伤心往事。

尽管战友文工团时期的张译演技尚未得到长足进步,但他却表现得相当刻苦。

没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他就毛遂自荐当起了串场主持人。

它不仅负责主持串场,还一副身肩两头挑,一手包办了串场词的制作。

为此,他经常熬夜写作,笔耕不辍。

也因其任劳任怨的表现,他得到了剧团领导的赏识,被破格提拔为干事,自此之后,他终于有了站上舞台的机会。

那时候的张译正值风华正茂、情窦初开的年龄,他经常与班里同学切磋演技,交流学习。

久而久之,自然就在内心滋生了爱情的萌芽,他与班上的表演课代表谈起了恋爱。

无奈,这段恋情最终因对方父母的反对而无疾而终。女方家长不仅嫌弃张译的家庭状况,甚至对他的长相也颇有微词:“他的脸像被人坐了一屁股似的?!?/p>

自此,经历过情伤的张译重拾起自己的破碎的心情,将自己的全副精力投入到演戏与创作上。

他意识到:在世俗的认知上,没有所谓的“成功”是不行的。

演绎经历——吹尽黄沙始到金

张译的演绎经历从来都是从小角色开始的……

在剧团里,他永远是那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作为绿叶陪衬红花,作为佐料,调剂主菜。

团里没有机会,他就去积极跑组,经风雨,见世面。

五年间,光剧组,他就跑了上百个,简历撒出去上千份,却始终没得到一个真正的角色。

由此,他也切身感受到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2004年,导演康洪雷筹拍一部叫做《民工》的电视剧,借由一张面试的照片,他找到张译,希望其能够出演此剧的一个角色。

张译欣然答应,他在剧中表现不错,得到导演的夸奖与认可:放松演,你肯定能成为一个好演员!

此剧算得上张译第一次比较正式的电视剧尝试。经由此,张译原本已然颓唐的内心重新燃起希望。似乎命运在他即将彻底沉沦之际又伸手拉了他一把。

也因此张译对康洪雷这个伯乐永远铭记在心,心存感恩。

《民工》 剧照

2005年,张译又在当时的大热电视剧《乔家大院》得到一个跑龙套的角色,他饰演陈建斌扮演的男主乔致庸手下的一个小伙计。

其沉稳有余的表演风格透露着灵气,显得持重有度,节奏恰好,他也因其恰如其分的表演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无疑,此剧让张译的表演信心又提升了一层!

他开始意识到,事情似乎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了!以往的那些习以为常的贬低与嘲弄开始少了一些,与之相对应的是他开始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赞许与认同!

身世浮沉雨打萍,在表演这条路上漂泊许久之后,张译似乎开始破舟而行,前路豁然开朗了。

《乔家大院》剧照

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上,此剧脱胎于之前的话剧《爱尔纳·突击》,编剧兰晓龙本就是战友话剧团的一员,

张译是当时话剧排演的场记。

若干年后,当张译凭借其主演的《鸡毛飞上天》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时,其在战友文工团的指导老师接受采访时谈到那时张译的状态:那时,他把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背得滚瓜烂熟。等到下班了,人员散去,他会把每个人的台词都念了一遍,过一把戏中人物的瘾。

之后,张译在电视剧版《士兵突击》里向导演康洪雷谋得了一个班长史今的角色。


《士兵突击 》史今剧照

起初,看到剧本的时候,张译就爱不释手。

于是,他洋洋洒洒地写下一封3000字的信向导演自荐,希望能够出演里面的“许三多”。

信中不乏他对“许三多”这一角色的理解与看法,其中情意切切、言辞诚恳。

而且他不单对“许三多”这一角色多有琢磨,甚至对其中的其他所有角色都有涉猎,如数家珍。由此可见其用功之勤之深。

导演看后,遂邀请他出演里面的角色班长史今,张译同样欣然接受。

虽未能如愿获得出演主角“许三多”的机会,张译依旧对此剧投入了十足的热忱。

后面的事情想必各位已有了解。此剧播出后,迅速风靡大江南北,张译也因为生动地演绎了史今这一角色的至纯至善与真诚待人而打动了无数观众;他也凭借史今这一角色迅速出圈,第一次彻底打开了知名度。

他在剧组杀青的最后一场戏是:即将退伍的史今想要在临别之际,看一眼自己守护的北京城,当他与连长高成乘坐的汽车缓缓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剧中的史今一时情难自抑,大声痛哭了出来……

数年之后,我们才从别人的采访中得知:他在演这场戏的时候,正是剧外的张译向团里打转业报告的时候,他跟剧里的史今一样,从此挥别了自己在此坚守了十年的军旅生涯!

他知道,从那天开始,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重复如常的生活节奏了。告别了部队,他要大步走向新的世界了……


往前走,别回头——长风破浪会有时

《士兵突击》的大火虽然让更多人认识了张译。但他并未能持续出圈,也并没有太多机会找到他出演角色。

之后的几年,他相继出演了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

这两部作品至今成为不少剧迷心目中的口碑之作!张译依旧在其中贡献了优异的演技。

但尽管如此,张译直到那个时候都未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主演作品面世。

他需要一次实质性的改变去拓宽自己的表演边界。

从2011年开始,张译开始有意识地向大银幕转变……

从《建党伟业》里的周佛海到《搜索》里的富有心计的律师张沐再到《亲爱的》中的丢失孩子的“韩德忠”再到《山河故人》里的煤老板张晋生以及后来《追凶者也》里的杀手董小凤和《我不是潘金莲》里的审判长贾聪明。


等等诸如此类,张译频繁与各大名导合作。

张译是一个爱钻研、肯钻研的人。从这一系列的合作中,他以学习的态度虚心向导演请教,勤奋钻研,演技自然精进不少。

因此,他不仅在各个电影中都贡献了极其精准的表演,赢得了广泛好评,亦积累了宝贵的演绎经验,从中大获助益。

皇天不负有心人,长风终有破浪时。近年来,张译的演艺事业迎来了爆发期。

他频繁在各大导演的作品中担纲主要角色,并在电影和电视剧两栖发展,且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他先后获得

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男演员奖

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

第12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男演员奖

第1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

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等等诸多电影与电视剧类的奖项。

九万里风鹏正举。如今的张译已然迎来了静待花开的时刻!

一个戏疯子——全神贯注无旁骛

与张译合作过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的殷桃曾经对片场的张译的状态有过这样一个评价:他是一个戏疯子,能为他的角色做任何事情。假使某场戏需要他气喘吁吁的一个状态,那他便会提前来到现场,反复在山坡上奔跑,直到他自己达到那个状态才可以。

由此可见,张译是一个体验派演员。在表演上,他从来不会吝惜自己的力气。尽管有时候,他看上去是一个略显“费力”的演员,但往往就是这种费力的过程见出了他作为演员的真实质感。

演员 殷桃

拍《一秒钟》时,为了还原角色状态,他一天仅仅吃一个黄瓜,在20天内瘦了20斤,178cm的 个子,最后体重仅有110斤。

拍《追凶者也》时,他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眼神略带狠厉狡黠,活脱脱幻化出一个亡命之徒的角色状态。

拍《万里归途》时,他自学了阿拉伯语,为的无非是更加贴近角色本身。

拍《悬崖之上》时,他拒绝了导演使用替身演员的善意,坚持要真人出演其中的电击戏份,遂之贡献了全片极为真实的令人灵魂为之震颤的表演景象。

《悬崖之上》剧照

在张译看来,演员有时候是要下些“笨功夫”的。惟其如此,你才能触摸到真实的生活;而只有触摸到真实的生活,把脚踩在地上,你才能谈得上能够塑造好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

身外之事——等闲视之烟云

浪头翻涌激荡,吹打人情凉薄。

是非藏迹于心,讥嘲了然于胸。

成名后的张译,自然免不了外界对他长枪短跑的密集审视。

对于外界的评判,张译鲜少回应,始终保持着谦虚与低调之风。无论是褒扬还是批评,他一律照单全收。

似乎在他的认识世界里,从来都是一个主动规避聚光灯的人。除了拍戏、宣传作品,他更愿意隐于幕后,做个“生活中人”。

对于当下比较时兴的一些综艺的邀约,他也婉言谢绝:担心长期的抛头露面会逐渐透支掉观众对他饰演角色的信念感

并打趣道:“自己不是一个能够能取悦大众的人,在这方面,自己的修为还不够。”

内敛谦卑的话语后面透露出他对演员这一职业的自醒与原则性的坚持。

张译自认不是一个会主动讨喜的人,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待人处事刻意为之的装腔作势。事实上,私下里的张译是很平易近人的。而是说,相对于个人层面而言,他更喜欢通过作品与观众进更加真诚的对话。

所以在宣传作品,当有人期望他能够跳一段当下大热的舞蹈“科目三”来活跃气氛时

他选择了断然拒绝,并直言道:“这个时间,我们还是很想听到大家对这部影片的一些真诚的见解,跳舞的话我们可以找个空闲的时间再陪大家玩!”

在他眼中,真诚的交流远比敷衍的迎合趣味来的实在……

而对于当下网上对他的一些锐评:

比如他近年来饰演的一系列的警察角色:

无论是《狂飙》里的安欣,还是《他是谁》里的老刑警卫国平,亦或是《三大队》的老警察程兵。

等等角色无不带有勇敢无畏、是非分明、嫉恶如仇的悲壮主义英雄底色。相似的精神面貌 ,多多少少使得张译饰演的人物显得有些角色固化、不出新意。

面对诸如此类的网友评论,张译也并未作出太多申辩。

只是淡淡说道:“我对警察这一职业有着天然的偏好,总希望能够多出演一些这类的角色。这是我的执念,也是我自己的坚持。而且,假使你认真看了我饰演的角色。你会发现,这些看似相似的人物其实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由此可见,张译对角色始终有着自己的见解。他不回避这些所谓的“建议”,也始终保有着对外界评判的思辨能力。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张译深知舆论三人成虎的解构造势能力;也明白看客们盲目跟风断言的轻佻与草率;更知晓“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的道理。

似乎在他的心中永远与外界有着一个若即若离的缓冲地带。

这使他既能避开猛烈的欢喜,也不致因为种种负面的声音而使自己遭受悲痛的来袭。

走向高台——曾经沧海难为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老话说:人活一世,无非时留下些记忆而已。如今,翻看演员张译走过的坎坷人生路,我想他可以自信的说:我的人生,应该会留下几脚来时的足迹的!

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张译说:一路走来,我见惯了太多人的冷眼旁观。有人说:你形象没特点,不会演戏……为了电影,我可以熬过漫长的等待,忍受清贫的日子,但没有想过放弃。从想进入电影到真正进入电影的世界,这条路崎岖坎坷。我,走了整整30年……

他是张译,一个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奔赴在这条表演路上的行者;一个藏迹于心、朴拙于世、虽有讥嘲、然心泰然的无言的命运抗争者;一个一次次穿越困境并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谦谦君子;一个曾饱受世俗偏见但仍坚毅的倔强的在默默蓄积力量的生长者!

世中逢尔,雨中逢花。高台只在人心之上,壮志不止方寸之间。过往的一切遭际,如今都在那一个个角色中得到了答案。命运嘶吼之际,张译用自己的埋头苦干于无声处让世人听见了惊雷!回首过去,面对这时代巨浪的滚滚红尘,只有张译自己知道:这个曾经从哈尔滨出走的毛头小子走到今天这高台,到底付出了多少!

后来,他在部队谈恋爱而后分手的女朋友因一场车祸成了植物人,张译有时间常去医院看她,默默陪伴了她十年,直至离世……

后来,张译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他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与考证。比如,与其他人的大眼睛相比,自己的小眼能够看的范围是相对较小的。所以,他总是睁大眼睛看世界!仿佛这样,他就能看的多一些!

而现在,我们知道,如今的张译已经看过太多大江大河,曾经沧海难为水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9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12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35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97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83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2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3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8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4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