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
陆游和毛主席的《咏梅》,分别是“只有香如故”和“她在丛中笑”。而李之仪那首著名的卜算子,为什么最后一句多了一个字?“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的这首《卜算子》如下: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唐宋词的词牌,常常一词有多体。原先的唐宋词是歌词,需要依照曲谱填词。我们今天见到的词谱,是明朝人根据唐宋词归纳而来。
所以,常有唐宋词并不完全符合我们见到的词谱。
一、卜算子有7体
今天填词,大多使用清朝人编辑的《钦定词谱》,在这个词谱中,卜算子有7体。
题主所说的陆游和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都是正体,即苏轼体: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奔娜硕劳?,缥缈孤鸿影。
中中中中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中中句,中仄平平仄韵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鹁『Σ豢掀?, 寂寞沙洲冷。
中中中中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中中句,仄仄平平仄韵
这一体《卜算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陆游的《 卜算子·咏梅》就是这一体: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尾句6字的卜算子
卜算子结尾一句有5个字的词体,也有6个字的词体。其中上半部分结尾一句5个字,下半部分结尾6个字一句的,有徐俯体:
胸中千种愁 ,挂在斜阳树?!÷桃兑跻踝缘么海〔萋禾浯?。
平平平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不见淩波步 ,空想如簧语。 门外重重叠叠山, 遮不断、愁来路。
仄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句平仄仄读平平仄韵
不过,李之仪的卜算子虽然也是上5下6,但是与上面两个词体都不完全相符。
三、李之仪的卜算子属于哪一个词体
除了苏轼体(上下部分的结尾一句,都是5字句,上5下5)、徐俯体(上5下6),还有黄公度体(上6下5)、张先体和杜安世(上6下6),还有一种无名氏体(上5下7)。
我们看看李之仪的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颉颉颉选稹 颉瘛稹稹 选瘛稹稹颉颉选 颉瘛稹稹怂甘毙荩撕藓问币?。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 ●●○○▲
明显可以看出,除了最后一句多了一个“定”字,这首词完全是苏轼体。
四、词中的衬字
这个“定“,在此处为衬字。词是歌唱之词, 可以看到个别唐宋词有衬字 。
对衬字的解释为:
曲词中在曲律规定的字数之外增加的字。常用以补足语气,增加声情色彩。它在歌唱时不占重要拍子,不能用于句末,不能做韵脚。字数不论,一般小令衬字少,套数多,杂剧更多。也称垫字。”
例如敦煌曲子词中,有很多用衬字的作品。如《望江南》中,“似”为衬字 :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p>
花间词人欧阳炯的《江城子》中,“如”为衬字。: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沼泄盟仗ㄉ显?,【如】西子镜,照江城。”
五、曲中的衬字:
衬字在宋词中,不算太多, 李之仪的这首《卜算子》是最有名的案例。到了元朝,在散曲杂居中,衬字就用得多了。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博学工于文词,有遵音调作者,有增衬字作者......”
例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每句的前三个字都是衬字??梢钥闯?,在很多元曲中,衬字并非只有一个字。
?结束语
卜算子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牌,很多朋友学习填词的时候,几乎都拿卜算子练过手。老街也有填过不少卜算子,其中一首,在结尾一句,也学着加了一个字。
《卜算子·春》:
才见春之头,又见春之尾。欲挽青春不肯留,来去如春水。人世几回春?春事无穷已。花落花开秋复春,是不息生生意。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