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溇港,第一次来,这个“溇”字,还真没怎么接触过。简单来说,就是生活在太湖周边的先民们,环着太湖挖出来的河道,它们通向太湖,用来引排太湖水,由渠道、水闸、堤防等构成,具有排水、灌溉和水运的功能。
2016年“太湖溇港”入选了
《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其它的灌溉工程还有哪些?
说几个你一定听过的,吐鲁番的坎儿井、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太湖溇港,是环太湖地区特有的古代农田水利灌溉工程。
灌溉工程,是人们为了浇灌农田,种植粮食建的水利工程。民以食为天,社会发展必须先满足人的吃饭问题,农耕文明是中国大地绵延千年的主要文明形态。自古以来,灌溉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500年前,太湖边还是一片沼泽和滩涂,书上这样描述,“犹如稀饭一般的软流质淤泥地,水和土各占一半,很难利用?!彼?,把水、土分离,是获得土地的关键。太湖流域的劳动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不断的实践中,将涂泥变成了沃土,把南太湖打造成如今“田池布千里”的样子。
太湖平原,也成为了粮食产区和纺织品的生产地,接着孕育出了代代相传的耕读世家。
农耕文明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守望田园,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性格,而是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园艺的技艺,人们更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和的环境。尽管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园牧歌,也会有争斗、战乱,但总的来说,人们的性格还是会较为平和友善的。
驱车沿环湖大堤一路开去,大概前行了14公里的路程,左边是烟波袅袅的太湖湖面,右边依次经过了幻溇、谢溇、许溇、杨溇,接着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义皋村,也叫义皋溇。这些溇的名字都在“36溇,72港”的湖州方言小调中。
这些“溇”各有特色,其中的杨溇,有个“杨桂珍螃蟹庄园”。快速目测了一下,车子经过了亲子沙滩、机车营地、太湖暖村、螃蟹庄园、蔬菜园、湖畔乐园……这些都是吸引年轻人前来的,充满活力和朝气的现代娱乐方式。
65公里长的环湖大堤沿线,分布着73条溇港,每一条溇港水道,都汇入到太湖的尾部,节点处都设置了一个水闸,用来发挥水利功能,多雨之年,太湖涨水,闸关上,可以防止湖水内侵害田。少雨之年,溇港水位降低,闸打开,可引进太湖水灌溉农田。
依靠水闸的调节,溇港始终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水位,实现范仲淹说的“旱涝不及,为农美利”。据水利部门的勘察,湖州至今还有50多条溇港,还在发挥着防洪导水的作用,古代的工程项目居然可以延用至今,实在是一个奇迹了。
回顾我们的历史,各个时期的重大灌溉工程,往往能奠定当时一地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基础。最典型的,像是都江堰、郑国渠与灵渠,一同被誉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可以说,灌溉工程是古代经济的“生命线”,因为它们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水源,使农田得以及时灌溉,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宁夏引黄古灌区,通过引黄河水灌溉,原本干旱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带动了经济,形成了“塞上江南”。
再说说太湖溇港,也是让滩涂变成了沃土。
深入到义皋村之中,看到宣传照片里的一些航拍的俯瞰图,感叹古人挖出了如此密集的沟渠,如此这般壮观的“田池布千里”,丝毫没有违和与刻意,和自然环境融合的很好。
我们的古代灌溉工程在设计和建设时,是十分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的。之前去过的都江堰,现场看“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这样的设计时,也是有这种感觉。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人类的用水需求,又避免了对河流生态的破坏,的确是古代人民的智慧。
太湖溇港是个历史悠久的灌溉水利工程,是人们克服原本不适合农耕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建设出的惠及他们所处年代以及后世的智慧的结晶。太湖沿线的主要村落就有19个,义皋村是其中古建保存下来数量最多的村子。
漫步在古村落之中,行走在古老的石桥之上,虽然四下里一片寂静,但仿佛时空交错,触摸到了聪明智慧、勤劳善良的古代先民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