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书,是古典的最新力作《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古典在之前写过了《拆掉思维里的墙》和《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这些书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解开了很多错误心智模式的心结,让人不被自己禁锢,活出真正的自我。而本书则跳出了这个范畴,它讲的是如何从社会角度诠释个人的成就和成功。这样看来,拆墙就不够了,这次要拆的是天花板。
作者研究过《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的华人富豪的生涯案例,他们有3个共同点:首先,他们足够努力、勤奋;其次,他们再26~35岁开始创业,这个时间段,正好是社会积累足够、家庭负担又还不太重的时间;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是,他们再创业两年左右后,都遇到了一个空前的时代上升趋势,香港首富是抓住了金融和地产行业的趋势,台湾首富是抓住了电机和塑料行业的趋势,内地的首富则是顺应了互联网大潮。后面这两个因素,是他们放大自己努力和天赋的关键。
时代是有水性的,有些人能深刻理解时代的水性,能顺着大潮去很远的地方;有些人则不能理解社会和时代的水性,搞不好还会淹死自己。
长江商学院的校训是“取势、明道、优术”,个人方法论被放到了第三位,更重要的是把握趋势(取势)和理解系统运行之道(明道)。
因此,没有一个人是仅凭努力、天赋、机遇而获巨大成功的,尤其在今天的时代,基于个体的精进太慢,只有借势跃迁,才能赶上这个时代的速度。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了书中提到的三个“底层规律”。
一、高手战略——通过幂律分布,学习如何抢占头部
1895年,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在研究国家的财富分布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个国家的财富都呈现出一种分布形式,少部分人占据了大部分的财富,而大部分人拥有少量的财富——在坐标轴上,这是一个头部严重向左靠拢,还拖着长长尾巴的分布。
因此,幂律分布第一个特征,就是高度的不平均,这种分布被称为“可预期的不均衡”,说白了,不公平就是大自然的一种常态。
幂律分布的第二个重要特征,就是分形,就是一个图形细分后,第一个 部分就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
幂律分布给我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是:社会和自然的大部分系统都有重点,做事情一定要抓重点,持续地抓重点,就抓住了最高效率的关键。
除此之外,幂律分布还告诉我们,每个系统里都有杠杆点,找到这个杠杆点,能迅速放大一个人的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找到事物的核心杠杆点需要大量的观察和思考,然后抵抗住各种诱惑,坚定地持续关注头部的20%,这就需要强大的定力。这是投资的思考方式,也是自我投资者——高手——最重要的战略。
在一个充分竞争、互联的时代,是几个头部与众多长尾的时代,这和幂律分布也是吻合的?;辜堑玫蹦曷毂橐暗氖悠低荆衷谥挥杏趴嵬炼?、腾讯、爱奇艺等几家富有活力;3000多家团购网站只留下大众点评和美团;多家网约车公司只留下滴滴。如果一个领域有人能获胜,那一定是头部的人。行业也有类似情况,在头部部门(核心部门)和非核心部门,收入和成长速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收益不仅和能力相关,更与站位相关。优秀是一种系统的显现。
因此,先进入自己能进入的头部,去最好的城市,去最热门的领域积累资源、增长见识,与伟大通行。
那如何找到自己可进入的头部区域呢?
头部矩阵——如果把竞争领域分为“高价值-低价值”两个维度,把竞争力分为“高优势-低优势”两个维度,这样一来,所有的选择就能被分成4个区块。
①头部:高价值-高优势
你在高价值区的第一阵营,是风口上的独角兽、名校的优等生、热门电视剧的女一号。
②肥尾:高价值-低优势
你在高价值区的第三、第四阵营,是独角兽公司里打杂的、名校里的差生、风头正劲的电视剧里的宋兵乙。
③小山头:低价值-高优势
你是小山头的山大王,是某家小公司的核心员工,是一个偏门领域的第一名,是边缘群体的中心任务。小而美。
④沙漠:低价值-低优势
你是小公司的边缘员工,非核心产业的非核心岗位。竞争小的领域相当舒服。时间一长,能力磨没了,被困在这儿了。小,但是不美。
头部选择的误区和原则有哪些呢?
1、误区一:从当前优势出发。
很多个人成长,甚至职业规划书都强调,先从个人优势出发,选择你感兴趣的领域。这是个误区,因为①如果你是场外选手,很难判断真正的优势,需要你入场才知道;②过去的优势不等于未来的趋势——工作两年后,你会发现自己曾经最看重的学科优势,根本不算什么优势,反而在学校养成的一些思考方式、为人处世的方法等综合素质,才是真正的优势。
因此,要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不要因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要因为有价值才做。不要因为便宜而买一件衣服,要因为值得才买。不要因为彼此习惯了就结婚,要因为相爱才结。
因为不怕苦,怕苦得没有价值;不怕累,怕累得没有意义。
高手会暂时放下自己的优势,思考价值,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确,资源、技能、优势都是可以积累的。
2、误区二:着急入场,不想优势
比如最近火热的新媒体和内容创业,很多人火急火燎地开始学习写作、创立公众号,学习作是件好事,也会为未来的核心技能,但是如果目标是希望赶上这波热潮,可能就需要掂量下。因为每个细分领域都已经有占据头部的人,对于这个时候才准备从头开始的人,在随大流选择的人挤人的赛道上,别说头部,小腿肚子都到不了。
这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原则就是“思考差异化优势”。
价值越高的领域,竞争越激烈,越要凭借独特的优势,你先不要着急动手,要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对手,思考差异化优势再进入。如果优势不足以当第一,那就搞差异化竞争;如果无法上主战场,那就先占领二线战?。蝗绻酆夏芰κげ涣?,那么就找一个细分领域,然后从一个小头部,去更大的头部、
3、误区三:关注不属于你的机会,眼高手低
原则就是从身边的头部做起,再小的系统头部,都有巨大的效应,推动你去下一个头部。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判断,抢占高价值、有优势的头部,然后从小头部走向大头部,通过不断的位移借力提升自己。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职业、人生以及商业战略选择。
二、做一名终身提问者,因为问题比答案更有效
在当年的社会,我们都会遇到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强调要聚焦、要专注,另一方面我们又认为多元有闲是个必要条件。到底是要专注,还是要多元呢?
这就涉及到一对概念——知识树和问题树。
知识树的思路,是典型的专业知识细分的学习路径。工业化时代分工高度稳定,每一个领域都相对独立、发展缓慢,一个人有机会学完一个细分领域的所有知识。沿着一棵长成的大叔向上爬,这种学习路径效率最高。但在一个高度变化、多领域跨界的时代,完成任何任务都需要调取多领域的知识。就像我们说在在一个领域精耕细作。
但在一个高度变化、多领域跨界的时代,完成任何任务都需要调取多领域的知识,全部靠自己学习显然来不及。
所以我们没法不焦虑——聚焦于一棵知识树上,会让自己受限;但如果跨出专业,这个世界上有读不完的书,以及非常多“学了一定有用”的知识。比如我们订阅了很多待学习的专栏,或者买的各种培训课程。
这种知识焦虑就是全民学习热的动力,不过这股热潮只停留在“如何学习”,而不是“学来干吗”的思考上。学海无涯,终身学习者很容易陷入为学习而学习的窘境。你需要一颗“问题树”。
和知识树不同,问题树依托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来展开:
①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②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③我们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障碍?
④我们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案?
如果一个知识不能用来被解决问题,就不值得学习。你需要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
关于专注和多元的解释在这里实现了和谐统一——专注于你的问题,调用多元知识。在目标上专注,在手段上多元。
未来没有专业,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才不会管你调用了哪些学科。
当信息多到你记不住的时候,你就会散焦,丢失真正的答案。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问。提问比答案更有效果。
你一定看过这道“科学励志”公式:只要每天进步1%,如果持续迭代,一年下来就会有37倍的增长,你会变成更好的自己;而反过来,如果每天滑坡1%,则会变成渣渣。
不过一年下去了,谁真的增长了37倍吗,谁又糟糕到只有上一年的0.03???为什么这么励志的复利公式无效了?
因为要形成复利有两个前提条件:
①每天的收入迭代到下一次增长中去;
②不损失本金。
如果放到成长复利上,这意味着:
①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要运用到新一轮的知识学习中去
②不能忘记
而大部分人的学习都不满足这两个条件。首先是知识的无体系化,今天学到的概念和明天知道的内容显然没法叠加到一起,互相不产生作用。其次,我们还总是忘记一周前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是印象深刻的。
如果一直以来都是这种碎片化学习、碎片化思考、碎片化体系、碎片化问题,终将徒劳无功,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是,成长复利公式是有可能实现的,解决方式是“问题树”——基于问题的学习符合复利的两个条件,因为:
①为了解决问题,昨天的思考和学到的知识会马上应用到今天的解决方案上去,形成迭。
②如果一个知识有用,就不会被忘记;如果没用,忘记也不可惜。
这种学习方法还解决了两个问题:“我怎么知道这个知识有用”以及“这个很重要,记录下来”的仓鼠心态。
知识焦虑的解法很明确,基于问题的学习让你关注点更少,进步更大,有自己的试金石,是“更少而更好”的事。
如何成为一名终身提问者呢?
①别列书单,列问题单
这个问题清单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你可以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列上去,然后用两个指标来给自己分类:相关性和好奇心。相关性往往是你回答了以后立刻有重大收益的内容,好奇心是你最有动力学习的未来方向。平常学习中,你可以从总分最高的那些问题开始。
②假装写本书,可以集中研究某个话题
③如果向他人提问,如何提出一个让你无法拒绝的问题
比如:不做伸手党,准备充分、目标清晰;用组合拳式的好问题,把问题问地更深入些;③将对方的回答整理后形成行动计划并反馈给对方,让对方产生好感
④5个绝佳的思考角度
证据——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
视角——如果站在其他人的视角看这个问题,会怎么样?如果换个角度会怎么样?
联系——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和模式?我们以前在哪儿见过这种模式?
猜想——如果它与众不同,那是什么样的?
相关——它为什么重要?
三、系统思维——跳出平面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
工业化时代,我们发展出来一套科学的、有逻辑的、不断细分的系统,最后把事情拆分成很多元素的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分析”。
福特的流水线就是典型的细分思路——最早的汽车只有几个老师傅手工完成,福特把汽车的安装分成几千道工序,细分到普通人一经训练即可上手。然后福特把汽车车架悬挂起来,让他们以一种恒定速度在车间流动。福特这种思维方式就叫做“还原论”,即复杂的事情可以拆分为各部分的组合来分析。
这种思维方式浜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分子原子发现、各个专业学科的出现、流水线的发明等等。但这种思路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往往会顾此失彼。
例如:让一个地区脱贫,最好的方式是给钱?
我们知道数千亿的资金曾投入非洲,并没有让非洲脱贫;因为贫困是一种政治和心智问题,援助往往让当地官员更加腐败,钱发不到民众手里;即使少数到了穷人手里,他们也倾向于消费一轮,而不是改变困境。
这就是系统论的思考方法,它把一个事情的相关因素都考虑进去,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再从大局着眼去看待问题,这时问题往往更加明朗化。
那到底是还原论好,还是系统论好呢?
其实角度没有好坏,都是简化世界的一种方式。主流的观点是:在解决独立、单点、局部的简单系统时,还原论的思路更加有效;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系统论的方法则更加有效。
新手要学习系统,老手会利用系统,而高手需要破局。
系统最重要的是关系,我们从最重要的两个关系说起:
①时间关系——看得远——回路
②空间关系——看得透——事情背后的“层级”
1、回路,是一个以时间为关系的系统,一个回路的最显著特征就是自我强化的正循环和负循环。
我们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①3种增长引擎:
好习惯——比如持续学习的习惯,是“学习-成长-增值-学习”的循环。那拿到是焦虑型学习还是有所成长呢?关键看学习能否“增值”形成闭环。
从兴趣培养到能力养成——因为对一件事感兴趣,投入足够多的时间练习,提升了能力,因为能力提高,所以更好兑现了价值,因为所有回报,所以更加感兴趣;一个爱好逐渐养成了能力
快速学习的知识IPO——通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输出产品,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向外输出,从而吸引更多重要的问题输入,形成一个循环。
②3种死亡螺旋:
穷者越穷——“物质匮乏-诱惑多-自控力消耗-物质消耗”
工作狂循环——“工作狂-家庭投入少-家庭没成就感-工作狂”
做自己——“求认同-找不到自己-求认同”
那如何创造正循环、停止负循环呢?
①识局
正循环的学习、健康、投入、习惯刚开始都感觉很累,并不舒服
负循环的开头——忙带来的充实感、不投入的安全感、工作狂的成就感,短期感受都很好
好的破局者都知道:当一个体验短期很爽的时候,你往往要警惕:长远的损失是什么?而当这个体验短期痛苦的时候,你也需要自我激励:长远的收益会是什么?
②搭建正循环系统,破坏负循环系统,切断自毁线路
逆时间打断负循环
例如:如果忙得没空思考,那么没空思考是否让你更忙呢?
如果因为穷,所以总希望翻盘,那么总希望翻盘能否让你更穷呢?
但当人口带来贫困的报道时,你也一定要尝试思考,贫困是否也会带来人口增长呢?
③顺着时间搭建正循环
例如:如果写作能力能为你带来名声,那么如何用名声帮你更好地创作?——知识IPO
如果技能精进能让你获得成功,那么如何用成功让你更加精进?——联机学习,以答案换答案的方式
如果做某件事能让你有所收益,那么如何让收益带来更多类似的事情?——用赚来的钱继续投资
④学习一些能自增长的技能
读写能力
破英语
社交能力
解决问题
聪明的善良
2、层级——看问题很透彻的技术
高效能人士的多层级系统——勤奋的三重境界——很努力;方法论勤奋;更少目标,战略勤奋。
高效能人士的自我管理体系是一个“高效能塔”
①资源层:个人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资源
②方法论层:使用资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论
③目标层: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背后的价值判断
勤奋也是有境界的: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靠方法论,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
①勤奋的第一重境界:很努力
要学习,要付费学习,要空出时间、精力来学习
②勤奋的第二重境界:方法论勤奋
你要做的只是学习。这其实就是如何将各种方法论应用到实践中:时间管理、精力管理、项目管理、学习方法、知识管理等一系列方法论的内容。
③勤奋的第三重境界:更少目标,战略勤奋
少做事,找杠杆支点,聚焦。做那些更少更好的事,是最重要的高效能。如果看不到顶层建筑,你平日辛辛苦苦垒的砖头,根本搭不成大楼,也就是一堆散落在地上的砖头罢了。
如何理解多层系统,解决复杂问题
所有多层系统都有两个共同点:
①上层决定下层——方法论决定努力方式
②下层无解,向上一层
努力收益不高,就要找方法论;方法论太多学不过来,就要重新设定目标。在多层系统里,每一层就是其下一层的第二序改变。
如果有人总在提醒提醒你“要有大局观”、“看事情要跳出来、要全面”,那么你最好意识到,这就是多层系统的问题。
“情绪-事件-目标-行动”是一个多层系统,当你发现自己困于事情或情绪中,可以用“脱困四问”来重新设定行动——情绪(emotion)、事件(event)、目标(target)、行动(action)。
①第一问(Emotion):我在什么情绪中?(找出情绪类别)
②第二问:(Event):发生了什么?(尝试客观不带情绪地描述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还带有情绪化语言,返回第一层)
③第三问(Target):我原本想要什么?(通过对情绪背后事实的描述,就可以发现产生情绪背后的初心。)
④第四问(Action):我如何改进?
不管什么系统,之所以会涌现出更高层级,是为了更高效地协调原来层次的资源。困于底部,说白了就是一时还未完成进化的跃迁,也就失去了在更高层次调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好的,总结一下,这本书从“拉斐尔用投影仪作画”的启示告诉我们,“高手”都懂得利用更底层的规律,激发个体的跨越式成长,这就是他们鲜为人知的“暗箱”。这里介绍了三个“暗箱”规律,一是进入自己能进入的头部,去最好的城市,去最热门的领域积累资源、增长见识,与伟大通行。二是通过做一名终身提问者,让自己学的更少,但学的更好。三是建立自己的系统论,通过“回路”让自己看的远,通过“层级”让自己看的透,。
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