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负面情绪/负面言语产生的心理机制#
关键词:认知失调
日常有许多偶然接触到的新信息会产生和我们原有认知相失调,从而产生情绪反应。不仅仅对事物、对信息,对个人本身同样也容易产生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个人认可、有价值的一面)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国内两次大地震后某地还会继发地震的谣言四起,谁传播了谣言?为什么传播?谁制造了恐慌?
传播的人往往是普通人,他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后来也无一被证实。
谣言的心理基础是认知失调引起,人在经历或间接经历后大多产生应激,这类人的应激反应是恐慌,焦虑,通过制造谣言确认自己的焦虑感,通过传播确定自己的恐慌感。
即,如果更多人认可了自己的观念,那么就确认了我说的是对的,这样就有理由恐慌了,认知和行为一致,恐慌变得理所当然,形成短暂的认知平衡。
事物发展过程中,不断打破平衡和平衡是个常态。
人们会在不平衡的状态中不断寻找平衡以降低心理压力,包括采用奋起直追,同质群体抱怨等办法。
注:同质群体是根据年龄、智力、能力等指标划分,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群体。
为什么会抱怨?
抱怨真实目的是希望被看见、得到认可和肯定,同质群体通过相互传播谣言、负面情绪和负性认知来确认自己的价值的确受到忽视,在同质群体里形成同样的感受和氛围?;ぷ约旱男睦锲胶狻?/b>
这也是一种认知不协调/失调,心理过程如下:
1、人们认识到挫败感,但没有相应的能力证明自己可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2、为了减少自己认知的不协调,就会通过传播负面认知和同质群体确定。
3、如此,一边是对自己的认可,一边是工作中被忽视、受挫的事实,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两种冲突的不协调,降低焦虑感。
4、当人有了焦虑感(如和不同质人群的对比心)和焦虑行为(固执、消极怠工、推诿、不适应新规则和要求)无法让自己的观点和焦虑相符合。
5、最后传播负面认知来确认自己的焦虑,这样,内心的认知冲突就会减轻,获得平衡感。
现实中,我们会有酸葡萄的心理,来应对又得不到的葡萄的心理冲突,所以会说,那个葡萄是酸的,酸葡萄呵传播负认知有同样的心理过程。
费斯汀格归结的认知失调有许多场景可以用: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物选择后会产生。比如给予不同机会选择了其一,有可能对另一个产生失调。
2、内心认可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如是否扶老人,扶后被讹。
3、日常有许多偶然接触到的新信息会产生和我们原有认知相失调,从而产生情绪反应。如昨天买了899的衣服今天只要半价的大甩卖。
4、集体中公开表达的分歧意见,导致其它成员的认知失调。统一意识工作的重要性,让更多人认知平衡并形成共力。
5、当发生一个事件,而这个事件具有强制力以致需要所有人产生一致反应时,会有大批人身上产生相同的失调。如企业价值观认同某个群体,某种能力给原有团队的影响。
如何解决认知失调?
通过改变行为、改变态度或引进新的认知来减轻焦虑。
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
认为自己聪明,能力比别人强,贡献比别人大,而在年终考核却被考核不及格或低下,改变对自己的认知,认知到新的团队,新的技术的迭代,知道自己的定位。
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不协调状况
为了缓解吸烟产生得认知不协调的问题,甚至可以寻找吸烟反而对身体有利的事例。
当人遇到和自己的信念相违背的现实时,往往会产生认知平衡失调从而产生内心冲突,
有些人外显为固执,会做出许多一意孤行的事和决定,并拒绝改变自己。
《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唧唧生活在富足的迷宫中,有无数的奶酪可吃。
有一天,奶酪都不见了。
小老鼠嗅嗅立马穿上鞋子,寻找新的奶酪。
而唧唧面对改变时犹豫不决,哀叹不已。
自我斗争后的嗅嗅冲破自己身冲突的思想束缚重新踏上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更好的奶酪。
而固执的唧唧不肯改变只能停在原地抱怨不停,郁郁寡欢。
万物无常,世事不断变化,当一个人固执时,他就关闭了学习的开关,没有自我反思,固执的人更难进步。
理论来源: 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