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季羡林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乘客。
伤心时,在乎你的人会安慰你;落寞时,爱你的人会心疼你,可是却没有人能奉陪到底。
在这短短的一生中,谁也逃不过孤独。
感受孤独的时候,无论谁在身边,身心都会有孤独感,因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你所经历的悲伤痛苦和孤独,他人没有经历过,所有无法理解你的感受。
我们渴望内心的痛苦被人理解,当遇到一件伤心的事情,你掏心掏肺地向朋友倾诉,朋友听完一脸诧异,过后对你说了几句客套的宽慰话,这个时候你的孤独感能将自己吞噬。
没有得到理解,内心自然倍感孤独,久而久之,我们学会不再随意诉说心里事。悲伤自己扛,痛苦自己熬。
后来啊,我们开始渐渐地发现,有些事情一个人也能熬过来。
有些人,表面看着十分善于交际,但实际内心并不开心。
为了所谓的社交,挤在一群人中,周围人声鼎沸,他们讨论着自己并不不喜欢的话题,只好微笑目光深远,于是孤独感就从四面八方涌来。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与其跻身于嘈杂的环境中,不如一个人在阳光洒满的午后,喝一杯茶,看一本书,修身养性。
《碧海蓝天》里说:“每个人心底或许都有一片孤独而自由的大海,我们往往在深夜,独自潜入其中,有时又因为潜入得太深,而思念陆地上的灯火。大多数人一生都在这两者间穿梭”。
有时候我们向往孤独,又害怕太孤独,在两者穿梭中度过短暂的一生。
二、
张爱玲是这样描述中年男人们的:“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峋醯霉露溃蛭徽隹劬?,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男性在家庭中大多扮演着赚钱养家的角色,在外面要应付工作,回到家要应付家庭中鸡毛蒜皮的事,除了身体的疲惫,男人们还要忍受精神上的孤独。
我父亲的朋友张大伯就正如张爱玲描述的这样,他常常喜欢一个人散步,一个人晒太阳,一个人喝闷酒。问其原因,他觉得一个人的时候是自在洒脱的,问他孤独吗,他说习惯了孤独也就成为常态了。
张大伯年轻时自己创业,后来逐渐发达。在那个时候,张大伯成了家立了业也结识了一帮朋友。
好景不长,后来遇国家经济萧条期,他赔光了所有财产,人生低谷期时,他向曾经那群“好朋友”借钱,
但搭理他的寥寥无几,最大的失望莫过于此,张大伯大彻大悟,发达时结交的朋友不过是有利可图的,没有人可依靠。
自那以后,张大伯就喜欢独处,人生最大的低谷都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熬过来了,就也不再需要别人了。
就如一句话所说,“孤独本是常态,逢人不必言深,倘若深情总被辜负,余生孤独又何妨”。
三、
能忍受孤独的人,必然也是能等到春天的人。
施耐庵原来不叫这个名字,他原名施子安。
施子安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学,但他热爱读书,不仅每天去私塾偷听,还经常向邻居借书,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小说家。
但是他耐不住孤独,屁股坐不热板凳三分钟,他写《水浒传》的时候,经常写着写着就不愿写了。
他的一个朋友听说了,于是跑过来告诉他,他隔壁住着一个念经的和尚,和尚端坐庵内三十年,居然把木鱼敲出了一个坑。
施耐庵听后深受感染,于是把‘耐庵’两个字贴在墙上告诫自己,后来干脆就改名叫施耐庵。最终他终于耐住寂寞,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水浒传》。
人生短暂,热闹也好,孤独也罢,能自己扛下所有便是最好的。但愿你我的人生不曾遇见黑暗,及时遇见,也能做自己的太阳。
关注“涵涵姐的屋子”专注自媒体写作、个人成长、也会谈谈情、说说爱,你还可以去“涵涵姐”公众号找我玩,那里有我5年自由撰稿的心路历程分享。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能够在这里相逢,我是涵涵姐,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