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刻意运用一些心理暗示,思维的转变,给我带来一些看事物的新角度。
2020-5-31星期天
午饭后,客户发来微信,索求有关收款账户的信息。因为客户所处国家被美国制裁,所以财务那边一直都不能提供一些敏感资料。不巧,队友催我快点哄女儿睡觉,我又觉得客户的事情没处理好,两头为难。带着情绪跟女儿午睡去了。
醒来后,我们一家三口决定去超市。但是客户的事情还没有最终解决。财务不支持,客户又威胁我,说是因为我的原因导致付款进行不去了,要找领导投诉我。我一向是个乖员工,特别渴望领导的认可,要投诉我,怎么办?由于最近的工作状态不稳定,消极怠工,已经不止一个客户说要投诉我了。女儿又开始哭闹,非要我抱。按照平时的路子,我是要开始对她大呼小叫了。不过,那一刻,我突然想起来丰盈课上提到的“负能量不能激发正能量”。是啊,我一直处于负能量的话,只能不停激发负能量,形成一个不好的气场。我女儿也不该承受我的糟糕情绪。我决定先暂停处理客户的事情。我马上把手机塞进包包,一把抱起我女儿,跟队友一起出发去超市。女儿当即停止哭闹,心满意足地笑了。我也减少了一次“泼辣妈妈”的展示。
路上我一直暗示自己,问题一定可以解决的,我要正能量。果真,事情真的有了转机!财务突然给了我一个折中的方案,我再次与客户沟通,明确双方的需求后,财务同意了!皆大欢喜!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2020-6-2星期二
这两天在看《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里面提到的很多事例、观点都让我感同身受。结合昨晚发生的一件事,我理了一下思路。
星期天去超市的时候,队友说我做的南瓜饼不错,想吃。我就想把做南瓜饼当作关心他的一种形式。昨晚做好南瓜饼后,满心期待着队友的夸奖。饭前也把饭后计划与女儿玩的游戏道具准备好,期待着晚饭后一起玩乐。
结果队友只吃了半个南瓜饼就表示嫌弃,女儿饭前就把我准备好的游戏道具弄坏了。并且饭后他们两个就一起看手机了。没谁理我。我的期待都落空了。一个人到书房看书,但是内心觉得不被重视与理解,很失落。
女儿看完手机后,就来找我玩。我沉浸在自我世界里面,不想搭理她,就径直去冲凉了。她却一直哭闹着,要我跟她看卡通片。队友看见女儿狂哭,就离开家躲避去了。我独自安抚女儿的过程中,他偶尔又开门露个脸,给了我希望后又变成了失望。反正昨晚大家都不开心,不欢而散。
睡下后,我又想起书中的例子,玛莉和约翰都不敢直面自己内心的痛苦,而选择逃避,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我觉得这就很像我们晚上发生的一切。
我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正面肯定,一直缺乏自信,经常自我否定。队友亦是如此。我其实做每件事都有期待。给队友做南瓜饼,希望得到他的夸奖,看见他吃得开心,我也会开心,也希望借由小事情来改善我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希望他能感受我对他的关心。跟女儿游戏,是希望补偿小时候父母没有陪我玩的时光,借由她,来满足我的愿望。并且,把跟女儿游戏的照片或者视频发到朋友圈,获得的点赞与评论,也能让我得到快乐,也一直符合自我人设--经常陪孩子玩乐的好妈妈。
但是,这些事情,真是的队友或者我女儿需要的吗?其实不是的,我都是为了满足我自己的需求。想明白这些后,我就少了些纠结,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就降低期待。但是又陷入了一个怪圈,我本来是靠别人满足我的期待才快乐的,这降低了期待之后,我又如何让自己快乐呢?
嗯,带着这些疑问,我继续在路上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