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说要个不重易带的箱子,我们以为理解了他们的要求,并据此设计出引以为豪的式样,可客户却既不买账也不买单,从竞争对手那买了个很重的箱子,因为那个箱子下面带着轮子。
这个假设的硬伤有三:客户在一段时间内不一定知道他们要什么;即使知道,也不能描述清楚;即使貌似能描述,他们往往给出的是一个解决方案,而非真正的需求。稍微复杂的软件项目都会有多个客户的声音,软件需求需要平衡众多干系人的需要,还要考虑用户讲不明白的非功能需求。在开始设计前,我们大概很难梳理出准确的软件需求,所以再好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也会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成倍加重。
是时候改变我们的软件需求思维了,不要再假设从客户听到的都是靠谱准确的信息了,而是把它们看作是充满噪音,需要不断验证调整的信息。这样看来,在项目前期投入大量资源开发出“完美”的需求就不那么明智了。新的假设需要一个匹配的过程和支持体系,团队可以快速识别、纠正解决方案和不断进化的客户需求的不一致之处。
也许这就是你敏捷转型的目的。
文章来自,老丛讲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