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1904-1955)与建筑学的缘分肇始于年少时随父林长民在欧洲旅游之时,受到房东女建筑师的影响,后立志攻读建筑学。
学成归国后,与丈夫梁思成一起历经15年,对15个省、1900多个县、2738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如山西应县木塔、河北赵州桥、五台山佛光寺等。这一壮举得以让中国古建筑走向国外,也激起民众对古建的?;ひ馐?。
林徽因所撰写的这本中国建筑史,既富有专业性,文字也充满对中国建筑的深情。三言两语,寥寥数笔,就将中国建筑的发展史讲解的通俗易懂,精义迭出。
中国古建筑因其造型和美观独步天下。主要的建筑材料为木,次加砖石瓦之混用。整体的建筑可分为三大部分:台基、柱梁、屋顶。木造结构的原则是“架构制”,其特征是左右对称,彰显出一种均衡之感。
其中,斗拱、瓦上的脊吻和走兽既有实用之处,又含有装饰功能,可谓是集功用和审美于一体,再配以色彩的搭配,更显玲珑之感。
当然,在这种庄严的建筑体之外,也有呈现浪漫之感的建筑,比如园林、庭院、宫苑楼阁。它们都打破了左右对称的造型,并在布局上曲折变幻,错落有致。
林徽因认为,建筑的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思想意识与习俗都密不可分,并呈沿袭之势。
尧、舜时期的房子“堂高三尺,茅茨土阶”。夏建城郭叫作“邑”。商已有“院”的雏型。西周建造了最古的有规划的极方正的王城,成了中国历代封建都市的范本。
秦代宏伟的建筑仍然是木材结构配合夯土高台建成。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新建的奢豪建筑群之一长安的建章宫是中国最早的高层建筑。三国时期曹操经营的邺城是隋唐长安的先型。
因佛教的传入,寺院、佛塔、石窟的建造在南北朝快速发展,也给中国建筑和艺术注入新的活力。隋统一全国后,大兴土木,在宫苑布局上模仿了南朝。
唐朝是建筑史上的高峰,并对东亚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在城市规划上,还是宫廷、民用以及宗教建筑物上都达到了艺术上卓越的水平。
立面又多样变化组合的楼阁是宋代对中国建筑史上的重大贡献。元大都、喇嘛塔是元代建筑的代表。明清两朝逐渐修建完善的故宫、精美园林则是留给我们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
书中还对北京城规划的历史、云冈石窟、晋汾古建筑展开了精彩绝伦阐述。珍贵照片和手绘图稿更体现着历史的一份厚重。
最后,林徽因还强调,建筑是一个社会生活中最高度综合性的艺术。要能满足物质和精神这双重要求,才能算作好的建筑。
恢宏的古建和精美的艺术是华夏文明智慧的结晶。新时代,如何将古建筑特征与现代民众所需的建筑形式相结合,需要全民的参与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