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对大家说一声抱歉,真的非常非常抱歉!我刚好从打卡第一天开始出差参加国际版权会,白天参展晚上总结和筛选书单,直到昨天回到深圳才算告一段落。期间每天都在看大家的文章并做了简单记录,却没有合适的时间将它们发给大家反馈。真的非常非常对不起!从今天开始补上这一课,我会分几次把对大家所写文章的感受和建议发出来,希望对于大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另外说一句,如果下次有机会,请带孩子参加一次像BIBF这样的大型书展。我每天看着国际绘本展和插画展上络绎不绝的人流,看着孩子们在游戏区欢呼雀跃,在故事区两眼放光地盯着讲故事的人,在阅读区依偎在父母身边全神贯注地听故事,这个氛围之好,没有到场无法想象。真的,下次试一试吧。
以下是对部分同学的作品的感受。
杨忠臣:那位让我印象深刻的爸爸,是你吧?因为你的文字也让我印象很深刻,文如其人,应该没错的!你的读后感内容全面、多角度、充满深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越往后越见意境和人生感悟,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一位富有人生阅历的男性的思索,和一位对女儿爱得深沉的宝爸的殷切期望。在第二篇读后感的结尾,你借松居直先生之语表现出的对女儿的爱意让人眼角湿润,欲辩忘言,非常打动人,也非常有感召力,会激发更多爸爸爱上绘本,爱上阅读。期待看到后面更多富有哲思的文字。
黄贤柳:对于自身成长过程中父母不在身边“安全感缺失”的回忆情真意切,让人闻之动容,但也非常幸运的是在你成长过程中并不缺少故事的陪伴,那些祖辈口口相传的故事给童年带来了温度。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第四篇中讲到的“米缺一个角”的故事,前面的文字叙述部分,很有一点绘本故事的味道了,还是日本味儿的,是因为最近一直在阅读日本作家的书吗?如果有心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做成绘本,是很好的成长纪念吧!不仅对于你是如此,对于你的孩子也是如此。
黄艳红:你的读后感一章一章,循序渐进,每一篇都不长,结合了生活经历和现代社会环境进行简短的评论。诚然,读后感是对于阅读的整理、强化和补充,用这样的方式来让书中的内容为己所用,那么接下来你希望如何做呢?在“知道”与“做到”之间的巨大鸿沟,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填平?这是我们参加绘本培训班的意义,也是接下来的巨大课题,希望早日看到你的实践体验哟。
卞林娟:文字特别质朴,感情真挚。虽然简短,但很有感染力,看得到你每天的学习、思考和体悟,也深切感受到一位二宝妈的不容易。其实有很多人是在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意识到绘本的魅力和价值,但能够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愿意深入学习并时时检视自己却非常不易,你们做到了,向你们致敬!
蔡秀川:你是一位很会写的妈妈,文字很有推广性,很亲切,能够打动阅读者,激发读者的诉求。善于进行对比和类比,不是在叙述“我看到了(感到了)什么”(这是很多人写读后感的常用手法),而是在通过自己的内化之后,告诉读者“我是这样做的,你也可以试试看”。而且,每一篇都会推荐一些特定的绘本,很有指导意义,也提到了线下活动和户外亲子活动。提个建议,下一次可以把活动的过程描述得更详细些吗,同学们也需要这样的参考呀。
刘程双:前面几篇读后感复述、整理较多而体悟较少,一直到第6篇才感觉一点点“打开了”,有情感的流动了,有个人的体验了。其实从文字中看得出来你的细腻,但每个人的表达习惯和能力有区别,有些人看似会慢热一些,但一旦掌握了方法,会进步非???。后面的两篇越来越“入戏”,也让人对于你再往后的文章有了更多的期待,加油!
(未完待续。让我们一起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