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在论语中,“君子”有时指在位之人。但孔子的这句话,恐怕是对想要成就君子人格的人的一种对话:所谓“重”,是说一种深沉,出自生命情感的深沉,是内在;所谓“威”,或有严密慎密的意思,可以认为做事有章法和成效,是外在;“君子不重则不威”,强调的就是内在深度的重要性和决定性。
“学则不固”,说的是对于“学”而言,依然要回溯到内在情感去找到能量品质的源头。
松阳讲义说道:不重,则孟子所谓“暴其气”也。不重而无威严固害事,不重而学不固尤害事。盖学必深沉而后能固,不重则浮。学必镇静而后能固,不重则躁。读书穷理之功必随得而随失,省察克治之念必乍密而乍疏,在初学之士必难成就,即积学之士亦且多走作。
(2)主忠信。
古人对这句话有两种释义,一是学者必以忠信为主,忠信是百行之主;二是要亲(近)忠信之人。第二种释义当然可以从第一种释义中引申而出,所以这里重点是说忠信对于其他行为方式的重要性和源出性。
至于采用概念的方式想要给忠信下一个定义,这种思维方式用来论语阅读里是不适当的,因为古人本来就不是采用概念的方式做抽象思考,并且出自生命情感的体悟要比孤立的理性思维运用要根本得多、重要得多。
那么,如何理解忠信的内涵或者所指?后来,程子说,“人道惟在忠信,不诚则无物,且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者,人心也。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乍看起来,人心是个飘忽不定的东西,人心没有办法用外在的东西去比拟或者定义,但包含了一切事物在内的视野却都是从人心里来。若你承认人心具有这样的特征,那么人心也必然至少有一个根据才能够让它具有如此的诸特征,而这个根据在儒学那里就已用忠信二字做归摄。“主忠信”里的这一套依据下来,便已显露出儒学的内在生命活力了。
(3)无友不如己者。
志同道合者为友。能够引而为友的,必然是有情感共鸣的缘由在。无友不如己者,说的是不要与(在志向上/价值取向上)不能取得相互认同的人相交友,这里的“如”字取为“似”意。如果把“无友不如己者”简单理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友”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功利思想的运用,这和儒家“以友辅仁”的思想是相悖的。对此,以下两家古人的注释是中肯的:
黄氏后案:不如已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陆子静曰:“人之技能有优劣,德器有大小,不必齐也。至于趋向之大端,则不可以有二。同此则是,异此则非?!?br>
(4)过则无惮改。
古人说“自治不勇,则恶日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联系整段话,“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那么这一系列的修身要义就在一个诚字,而“诚”则在于每个人都有的内心的声音,并且这个声音一直都在。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能够听到它的声音、有时候又主动地选择了回避它的声音,时间久了,若有若无之间它们或被忽略或被湮没。古人的描述如“天地之性人为贵,而为气质所蔽,情欲所牵,习俗所囿,时势所移,知诱物化,旋失厥初”,这种情形下,“过则勿惮改”甚至能够促进对流俗中的人的重新发现,其意义也就更加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