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势,有国家兴起,就有国家衰颓。这次衰颓的国家就是楚国。
此时楚国的国君是楚怀王。楚怀王早年不仅是个励精图治的君王,而且确实也很有手腕,在苏秦纵横前期,就有连横秦帝,纵合楚王的说法。他刚上任之际,先是大败魏国一雪前耻,随后覆灭了春秋最后一霸的越国,把整个南方势力都收归马下,侵吞江东之后,楚怀王甚至开发了一个新鲜玩意,叫做金节。拿着这个金节去南亚等地经商,免征关税,这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大缘由。
此时的楚怀王,任用了一大批贤能之人,其中就包括屈原。
屈原的故事大家多有听说,屈原的楚辞大家也背了不少。屈原上任之后的最大举措就是倡导“美政”,这和他浪漫主义的风格也很类似,整个楚国上下也确实有着泱泱大国的风范。此时的楚怀王甚至还传出了“雪中送炭”这一传说,即自己烤火取暖,担心百姓受冻,就全国下发煤炭。我本以为这个故事多半是虚构,但是看今年南方这个天气,觉得雪中送炭也未尝不可能。
但是楚怀王此后的人生路就开始低迷,连带着整个楚国也开始迷失。
第一迷失是在国际形势上,前文说过,张仪为了连横之策,连哄带骗,惹得秦楚之间鏖战一场,韩魏也过来捡便宜,最后导致楚国割地赔款,国力大幅降低。而这之后又屈服于秦王的淫威之下,和张仪签订了连横的低头策略,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实际上整个楚国已经缓缓的从第一梯队下降了。在权力的游戏里,每个人都是你的敌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虽然纵横家们趁此开始驾驭各国,但更多其实是利用了国君的迷惘,而楚怀王从纵约长最后沦为连横的依附,他本人的迷惘可见一斑。
第二迷失是在群臣的选择之中,在任用屈原等人期间,楚怀王坚定的继续学习中原文化,摆脱南蛮的称号。但是灭亡越国之后,楚怀王的沾沾自喜蒙蔽了他自己,所以冒昧出兵伐秦,兵败割地,大喜大悲的转换之中,他开始亲小人,远贤臣,佞臣子椒、子兰、靳尚、上官大夫都是在这个时期上位的,夫人郑袖则更不必说,放跑了张仪的罪魁祸首,而左徒屈原则远离权力中心,国事日非。
第三迷失是则是永远记在楚国历史上的难忘故事了。
在楚国向秦国称臣之后,齐国带着韩国魏国,以楚国背叛了纵约为由,率军犯境。楚怀王没有办法,只好把太子横送过去秦国做人质,秦军一出,三军自退。谁知道楚国太子和秦国一个大夫闹了起来,一怒之下杀了这个大夫,秦国法治国家,太子害怕受处罚,竟然连夜逃回了楚国。
但是这个太子随后的命运也很悲惨,秦国连年紧逼,取了襄城,楚怀王没什么想法,又把太子送到了齐国。
赵武灵王自封“主父”之后,秦王也开始打自己的小九九,他先继续出军,取了八城,随后给楚怀王传信说:“我们两国,兄弟的干活!开始本来就是宾主两欢,还不是你儿子杀了我的重臣,现在你看赵国齐国这个样子,我们两个联手才能继续制霸六合??!要不这样,你来武关,我们当年商量商量,看看怎么做合适,接个亲啥的?!?/p>
话传到了,楚国一片哗然,去还是不去呢?去了怕回不来,不去又怕秦国继续打,但是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却一个劲劝父亲去,楚怀王不得已就去了。谁知道秦王见识了主父的手段,也派了一个将军假装秦王,等楚王到了立刻围困把他劫到了咸阳。到了咸阳之后,给的条件就非常刻薄了,楚怀王本来就是暴躁易怒的个性,肯定不干,好,不干你就蹲着吧。
楚怀王被抓起来了,楚国国内是什么情况呢?大臣们一商量,大王被抓,太子在外当人质,这齐秦合谋,楚国怕是大约在冬季了!于是有大臣提议,拥护子兰做新任楚王;但是昭睢觉得这样形同反叛,不可以,于是悄悄咪咪跑到了齐国接太子。
齐湣王一看这个形势,也立刻开会。有的大臣说拿太子换淮北;有人说还回去太子,然后让楚国割地;有的大臣说,不如不还,让楚国自立新王,然后我们兴兵扶太子上位,到时候楚国一国三王,我们捡个便宜。当然齐相是实在人,他说:“假如楚国立了新王,我们就是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人质的意义没了,还被人诟病。”齐湣王一听有道理,就把太子还回去了。
太子回去之后立刻登基,楚国上下大呼:“赖社稷神灵保佑,楚国有王了!”秦王一听大怒,又开始伐楚,取十六城。
周赧王十八年(公元前297年)楚怀王得到机会逃出了秦国,但是秦国立刻封闭了去楚国的道路。楚怀王跑到了赵国,偏偏主父不在国内,在代地,赵国不敢收楚怀王。楚怀王立刻掉头去魏国,结果途中又被抓回去了。
第二年,楚怀王在秦国发病,一命呜呼。秦国送还尸身,楚国上下如丧考妣,心痛自己这个不争气却又有骨气的国君。
这番操作下来,秦国成功引起了诸侯国的怒火,齐韩赵魏宋联手来袭,秦国不得已割地相让。这个时候秦王也似乎明白过来,把主父派来的楼缓免职,重新启用了宣太后的弟弟魏冉,魏冉励精图治,继续大肆劫掠魏国,又大败韩魏联军。这时候秦王冷漠的给楚王写信:“你们国家背信弃约,我马上带诸国来打你们,准备好吧!”
新上任的楚襄王很是害怕,于是在第二年迎娶了秦妇,谦卑结亲,以保江山。
但是楚襄王不知道,他这样安定了秦国的南方之忧,虎狼之国将更好的亮出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