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吾小初
有人说,越热闹越孤单,我想说,那是因为你不会搭讪。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朗姆的六度分隔理论认为,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试想,如果你能与周围陌生人都能搭上话,建立起联系,那何愁不能认识奥巴马?
听起来这是个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理论啊。
可现实中,执行起来却很难,因为心理恐惧和社交压力,我们害怕搭讪。
害怕主动开口会丢脸,容易被人轻视,被人看穿自己内心紧张,身在社交圈总感不适;害怕不知道说什么,认为与其支支吾吾讲不到点子上,不如索性闭嘴,反倒能装几分深沉;害怕说不好或说错话,显得自己又无趣又白痴,挫败感太强;害怕打开话匣子,却聊不下去,这样很尴尬,不好收场。
现在和大家分享五个技巧,构建自主搭讪体系,摆脱害怕和担忧,分分钟变身社交圈活跃分子。
1.怕丢面子,那就寻找积极的心理暗示语
刚工作那年,我被领导指派去参加一个大型论坛,因为会场大多是业内奋斗了十来年以上的专业人士,所以我显得特别没自信没底气。
茶歇的时候,大家都在交谈,说说笑笑,虽然我非常想加入他们,但是我害怕呀,担心被人看作是黄毛丫头啥也不懂,只好坐在一旁默默刷手机,装作很忙的样子,我心里默默祈祷着茶歇快点结束,深怕被人看作性格内向孤僻。
就在这时,一个大姐走了过来,主动与我搭讪,我像被解救了一般,那叫一个激动啊,我们从工作聊到了生活,还加了微信,成为朋友。
蓦地,我明白了,原来之前那些猜想和担心,真的是庸人自扰,我和陌生人并未因为年龄和资历差距,造成话不投机,完全没必要不自信。
其实,在社交场合,因为紧张和不自信而一直被动等待他人接近,不适感只会越来越强。当有人搭讪的时候,我们反而会觉得松了一口气,甚至还可能感激那个与我们搭讪的人。
所以,大胆地去搭讪吧,对方没有你想的那样高不可攀,主动出击不仅可以选择我们愿意交流的对象,还能帮助他人摆脱社交孤独,更能让自己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那以后,但凡参加类似的会议或活动,我都会四处看看有没有人单独站在一边无所适从,如果有,我便会考虑主动上前搭讪,若你要问我,会不会紧张,我很诚恳地告诉你,会。
不过,我总能找到积极的自我暗示语言,给自己打气,比如“别怕,被搭讪的人比我还紧张”、“去搭讪,他们不过是看起来比较自信罢了”、“聊一聊,说不定他能带给我启发和帮助呢”“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聊不下去,那又怎样,优雅地SAY GOOD-BYE就好,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你也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正向暗示语言,总之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对了。
2.怕没话说,那就脑洞大开分析对方兴趣
我的同学小雅是一个非常有人缘的姑娘。我们大学有条商业街,几乎每家店的老板她都认识,所以买个东西,刷脸就能打折。
我问她,"你是怎么做到的?"
她说,"搭讪呗,跟老板混熟了,自然优惠多多。"
我又问,"你不怕没话说么?"
她很惊讶,"怎么会没话说呢?随便瞎扯呗,聊他们感兴趣的,与他们利益相关的。去买水果,就跟老板聊哪个水果便宜又好吃,看见店里人多,就夸他生意做得好;去服装店,就跟老板讨论当下流行款式,哪个更受学生欢迎,可以多进货。等跟他们再熟一点,就能聊生活聊理想,我上次看到楼下包子铺的大叔在给儿子辅导数学,就和他讨论了教育问题,还给他儿子做了几回家教。总之,抓到他们的兴趣点,说到他们心坎里,就行。"
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我也学会了这个技巧,并充分运用于生活。
有次,我和小雅去吃烧仙草,结账时,我像往常一样搭讪,“老板,你们家的烧仙草味道很特别,做法好像与别家的不太一样诶?”
老板原本低着头面无表情,但一听,来了兴趣,“这么多人来我店里吃,就你发现了不同?!?/p>
我们又接着聊了许多吃货心得,相谈甚欢。
临走时,他送了我们打折卡,还免费打包了两份小甜点,我们也成了店里的???。
其实,搭讪技巧点在于寻找对方兴趣点,要善于观察、善于聆听,可以从衣食住行、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分析,找他的特别之处,猜测他感兴趣的话题,然后礼貌性地提问或表达。
如果对方不感兴趣,就换下一个话题,反复操作,要是猜了三次都不对,那就得好好思考下,如何提高观察判断力了。
当然,搭讪还得要走心,如果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单纯恭维,别人是能听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夸在点子上,言之有物。
3.怕说错话,那就换位思考想清楚再开口
搭讪最忌不关注他人感受,冲动开口,这很容易给人留下负面影响,往后想要建立良性互动,就得花更多功夫了。
有次,我在车站等车,一个男子上来问路,我回答完毕,他又搭起讪来,问我是不是在这附近工作,是做什么的。
我当时就有一种风中凌乱的感觉,大哥,我在哪上班关你啥事,你未免也管的太多了吧。
其实,以问路作为搭讪的开头是个很不错的办法,不管对方知不知道,都能与你接上话,但是,如何抛出第二个问题,就要看技术和水平了,上面的例子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如果他把第二句话改为,“我到这儿来玩,不知道你有没有可以推荐的地方”或者“我来的时候路上有点堵,这儿路况怎样,我想错开上下班高峰”之类的,关于“此情此景”的问题,相信我们还能再多说几句,然后慢慢寻找共同兴趣点,展开深层次交流。
搭讪的目的在于能展开交流,而不是单纯询问,一定要确保对方能答出一个长句来,而不仅仅是“嗯”、“对”、“没错”这类一两个字就能结束的答案,这样不利于你提取有关对方兴趣点的信息,所以提问前,请把封闭式句式转换成开放式,如“XX事情是不是怎样”转换为“你对XX事情怎么看”。
记住,我们是在搭讪,不是在采访,更不是在调查户口,所以难度系数太高的问题,如“你对我们国家政策怎么看”,就不要问了,非专业人士真的不太好回答;涉及隐私的问题,如爱人、工作及子女,不要随便问,万一人家失恋或失业,就很尴尬。
4.怕聊不透,那就千方百计让自己更有趣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跟人搭讪,但没聊两句,就说不下去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也不例外。
那年,我独自一人跟团去旅游,同团的有个年纪相仿的女孩,也是孤身一人,我想既然大家都是单独出来玩,不如结个伴好了,于是主动去搭讪。
我做了自我介绍,讲了许多有关旅游的话题,但她好像不太感兴趣,回答总是特别简短,后来,我又试着换了其他的话题,比如八卦、电视剧、星座等等,她依旧敷衍作答,我想,她一定性格内向,不善言谈。
直到后来,我们围桌吃饭,看到边上的另一个女生跟她聊得可欢了,我才意识到,她哪是不善言谈啊,只是不想跟我谈罢了,内心好挫败。
我痛定思痛,在一旁仔细听她们的谈话内容,大体是围绕数码IT、手游之类,其实她一开始就有说自己的工作是编程,只是程序员的世界我真的不懂,所以只能从别的话题下手,这就导致我错失了她的兴趣点,没能通过搭讪建立起你来我往的交谈模式。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许猜到了对方的兴趣点,但因为话题不擅长,导致聊不透,因此博学多才、样样都通的人,可能比一门精通的专才更会聊天,他们可以在不同话题间来回切换,也能保证与任何人都有话可聊,这类人,在我们眼里,总是显得非常有趣。
要想像他们一样,我们除了需要在平常生活中多加积累,还得广泛培养兴趣爱好,去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而不仅限于小说;多思考,而不仅限于单一索取资讯;多参加旅游培训等不同类型的社交活动,丰富经历,学会更好地体验生活。
做个有心人,在平常就可以准备大众搭讪话题,比如跟公务员可以聊时事新闻,跟企业小白可以讲金融理财,跟文艺青年聊诗和远方,跟大叔大婶讲保健养生,跟女生聊时尚八卦,跟男生聊体育健身……
我们不一定要样样专业,但至少得懂点皮毛。
5.怕做不到,那就制定计划平常多加练习
任何技巧,不去实践操作,都等于纸上谈兵,所以不要怕自己做不到,去做了,就能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
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可以是每天搭讪一人,也可以是每周搭讪三人,从日常生活着手,坐公交车,就跟身边的人笑一笑,聊聊交通路况;买东西,就与老板谈谈物价和产品;收快递,就跟小哥说句辛苦了谢谢你,问问工作情况;去游玩,就跟同行的人介绍自己家乡,聊聊路上见闻;见到男神女神,就从所处的情境谈起,慢慢寻找共同话题……
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处处可以搭讪。我们要把生活当作实战演练场,把搭讪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等到真正需要与重要人物建立沟通关系时,就能淡定从容,运用自如。
这几年,我更加注重拓宽阅读,特别是在历史、经济、时政、文化、艺术等方面多加涉猎,在生活中更注意观察他人,找到合适的时机便练习搭讪技巧。
渐渐地,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因为懂点股市常识,搭讪了优秀操盘手小虾米;学了点财务知识,与注册会计师土豆成为朋友;看了点投资学,结交了医药业的投资人,为原公司带去了项目;参加志愿服务,认识了不同行业的人,交际圈在不知不觉中扩大。
搭讪带给我的收获,远远超过了它带给我的紧张和不安。
美国演讲家里克·沃伦说过,每个人都想对他人生命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能通过有效搭讪,和他人建立良性互动,那何愁不能获得影响他人和世界的机会呢?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搭讪达人,成为影响他人和影响世界的人,在热闹的生活里活得更加热闹。
喜欢请转发给朋友或分享到社交平台吧~
请务必注明作者是<逆行星>的吾小初~
微信公众号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简信联系<逆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