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这是我们高中皮肤很黑的xx同学吗?一年不见,怎么皮肤模样这么好了?。俊?/p>
“这谁啊,一年不见,大变活人??!”
“哇撒,这么有钱.....!大学时剪个头发都嫌贵的人,现在朋友圈随便发个购物单,奢侈品的RMB,都能抵我一个月工资了!”
“我去,同寝四年,我竟然没发现她身材这么好,朋友圈这组照片也太sexy了吧.....”
你不得不感叹!朋友圈,真是一个能让可爱女生变性感,朴素女孩变奢侈的“娱乐圈”。
微信朋友圈,于2011年1月21日出生,在将近8年的时光中,它似乎见证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见证了朋友们的生活。而这份见证莫过于“站在时代变迁的风口浪尖,我们却能不费力,轻而易举地目睹着各路人们的风花雪月,大喜大悲。”
我们当然不记得“当年第一个微信好友是谁”“当年发的第一条朋友圈是什么”“当年点赞评价的第一条朋友圈是谁的”……但我们一定知道“朋友圈里最欣赏的人是谁”“朋友圈里变化最大的人有谁”“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半年可见的隐私限制意义”……
有种“志同道合”只能在朋友圈里
平时有事没事,除了刷微博,当然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四海皆为朋友的朋友圈啰。特别是翻到自己喜欢且欣赏的人啊,不由自主地点赞好评,莫名地羡慕与喜欢。但真要面对面处朋友了,可能又会生分……也许,这就是朋友圈里的志同道合吧。
翻朋友圈时,我一般会欣赏的几大人物:第一,有自己的事业,无论大小成败,总有自己的idea分享,规划分享,成果分享;即使一张匆忙的背影照或者一份过了饭点的加班餐照片,都会让我为之鼓励点赞;
第二,有自己的兴趣,不管术类是否精通,总有自己的多元素分享;美术,舞蹈或者手帐,写作等,都会让我觉得这个人不单调,很有趣;
第三,有自己的生活情调,不是炫耀或做作,而是真真切切地享受当下,朋友圈的每段文字与照片,都让人觉得很舒服很安定;
第四,把旅行当做生活的人,旅行的点滴都通过很美的照片,文字分享出来,这种分享让我在朋友圈的小小页面里参观了世界的美好;
第五,朋友圈的清新范、气质范、高冷范帅哥美女,看了养眼呀。
所以,有种“志同道合”只能在朋友圈里,当我想找个兴趣充实生活时,翻到朋友圈的钢琴弹奏,艺术作品时,会想到自己也能去学习乐器,学习书法等;当我惆怅生活时,翻到朋友圈的语录,会发现日子不该是情绪垃圾袋,而是像你一样断舍离……
实际交往中,我们会抑制与伪装自己的想法与情绪,彼此经常沉默与生疏。但在朋友圈里,点赞好评毫不吝啬,彼此的志向,理念,信念,兴趣都很易投合与默契。
有种“缘分很浅”的朋友圈关系
“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这应该是大部分人的朋友圈设置状态,从一开始允许朋友查看全部状态到允许查看半年状态再到仅最近三天状态,甚至是直接关闭朋友圈状态展示功能。
于是,朋友圈的人进进出出,形形色色,参差不一。就连之前非?;钤?,互动频繁的朋友,都在不知不觉中忽然间消失了。
这种现象令我深有感触的是当年一起毕业的同学。刚毕业那会,同学之间的联系反而比在学校那会更密切,特别是刚上班那会,大家互相打气,互相吐槽;毕业一年后,同学之间的联系逐渐变淡,但一个月也能聊个三四次,聊天氛围还是不减当年;毕业两年后,同学之间的联系少之甚少,最多一两个交情很深的同学,偶尔聊个八卦,新剧,工作,恋情等。
联系少了,朋友圈动态也少了。以前聊得来的朋友,后来慢慢疏远,一年都聊不上几句话……直到某一天,忽然想到对方,好奇对方的动态,但出于生疏,寒暄几句都觉得多余,于是点开他的朋友圈,却只有“朋友只展示最近三天朋友圈动态”的苍白字眼。
没了联系,看不见动态,缘分似乎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你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朋友圈的人再多,可还是回到了最初孤寂的感觉。500人的朋友圈里却感觉只有我一个人的存在。
以至于,某一天,你习惯的可爱女生忽然间变得性感,朴素女孩变得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