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 程颐
1
文化大家金克木有本书叫做《书读完了》,很惭愧,还没读完,但是书名却非常震撼——把书读完了。
人生漫漫,卷帙浩繁,书难道真的能读完吗?
显然不可能,但是有句俗话说:三十岁不学艺,四十岁不读书。趁年轻把该读的书读完,对于人生的助力是非凡的。
经常有读者问我:什么时候才是读书最好的时候?
假如你只是20啷当岁,那现在就是你读书最好的时候,既不会太早也不会太迟,刚刚好。
很多人很自然地以为读书应该是上学时候做的事情,毕了业就不必再读。
我也曾经是这么天真的一个人,口出狂言道:读再多的书也不如自己做的事情实在。
但是真正到了你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又没人能教你的时候,什么能帮你?
唯有读书。
趁着年轻多读书的意义就在于,能让你在没吃过猪肉的时候,起码见过猪跑。
2
宋真宗的名言: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道出了读书的最高境界,所谓读书亦是读物更是读人。
什么叫做读书是读物?
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才是人真正的生产力。
我认识非常多优秀的作家,他们都是一天能读好几本书的人,写起文章来自然也是引经据典、趣意盎然。每天都在朋友圈看他们分享自己读过的书,凭什么人家写得好,正是因为他们读书多,不服不行。
你可能会说我又不写作,看那么多书有何意义呢。
其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在书里找到优秀的经验和知识,说收纳有收纳的宝典,说旅行有旅行的秘籍。假如读书能让你的生活更加自如从容,那么这不正是你读书的目的么。
你可能会说我真的很喜欢读书,但是经常发现用不上怎么办?
常言道有备无患,技多不压身。你知道用不到,总比要用时不知道要强得多。
也许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不读书的暴发户,但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你可以拿起手掌数数,身边有几个不读书却有千钟粟、黄金屋的人?
况且马云也说过:我看到很多人成功其实跟读书没有什么关系,但都很成功。但是成功人士他不读书他一定往下滑,而且滑的会很惨。
3
什么叫做读书是读人?
苏轼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或许读书暂时没有给你带来成功,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你的气质。读书多的人不一定有修养,但是有修养的人读书一定不会少。
大学时期的思想史教授,外表虽然粗犷,但是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却是满腹经纶、风度翩翩。
与他交谈总能获益颇丰,饭桌上、觥筹间,他能从张爱玲讲到李泽厚,他能从罗素说到冯友兰。学生们都喜欢与他相处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人长得凶却有趣,上课严却收获多。
他有句名言:一切生活的秘密都藏在了书里,假如你没有那么多经历,就多读点书。
昨天朋友给我看了一张她收藏多年的明信片,上面写着:
即使年轻时其貌不扬,但是老来能风趣从容,也是能量守恒。
光阴赋予我们经验,读书授予我们知识,两相积淀自是风趣从容。
不能行万里路,那便读万卷书。读书多的人,见识多,气质也会变得沉着优雅,谈吐自然风趣幽默。读书既是读人,书卷气就是从读书中来的,这大抵就是所谓的温文尔雅。
书中有颜如玉、有朋友随,无论是谈恋爱也好交朋友也罢,我们都更喜欢见识多的人。
4
父亲言传身教,从小耳濡目染。对我而言读书的姿态,大约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随心所欲地读,不为名为利,只求一个舒心快活。这可以称得上是最快乐、最有美感的读书姿态。
另一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而读,奔着有用而读书,目的明确,当然并不一定舒服痛快。
还有一种是,能把功利心与自在心结合起来,即能为我所用而又能保持心情愉悦,只是机会难得。
当然,对于年轻人而言有读书的第一种姿态是很困难的。那么,你至少可以寻求读书的第二种姿态,读书有用、能用、好用,自然也是价值无穷,它能是你事业的助推器也是你交往的发动机。你想当你写一份方案时能引经据典,当你和朋友交流时能侃侃而谈是多么能体现你的身价与素质。
假如,你能有读书的第三种姿态,那么我想要恭喜你,你已经有了读书的最高境界。颜如玉是你的,黄金屋也是你的。
培根说: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年轻的朋友们,不要再问我什么时候才是读书最好的时候。
不是以前,不是未来,就是当下,就是现在。开卷有益。
写于16年世界读书日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