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疾病转化成开悟
借由聚焦在每一瞬间,而不去给它贴上心理标签,疾病就被简化为一个或几个因素:身体的疼痛、虚弱、不适或残疾。这就是你现在需要向其臣服的东西,而不是臣服疾病这个概念。
允许痛苦迫使你进入当下时刻,进入强烈的意识临在状态,利用它来开悟。
臣服不是改变现实,至少不是直接地改变。臣服改变的是你。当你被改变了,你的整个世界就改变了,因为世界只是你内在的反映。
疾病不是问题,你才是问题——只要你的小我思维处于控制状态。
在你生病或残废时,不要认为你在某个方面已经失败了,不要感觉愧疚。不要责备生活对你不公平,更不要责备你自己。所有的这些都是抗拒。
如果你生的是大病,请利用它去实现开悟。利用生活中任何“坏”的东西去开悟。
把时间从疾病中撤除。不要为它贴上任何过去和现在的标签。让它迫使你进入强烈的当下时刻,并观察所发生的事情。
无论何时,即便是灾难降临时或者某些事情严重出错时——疾病,残废,丧失家园、财富或社会身份,爱人去世或遭受痛苦,失恋,或自己面临死亡——你都会知道它们还有另外一面:一个完全转化的炼金术,把痛苦的金属变成金子,并且你离它们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就叫臣服。
不是说在这种情况中你会变得开心。你不会的。但是恐惧和痛苦将会被转变成一种内心的宁静。这种宁静来自一个深沉的地方——未显化状态。这就是超越一切的平安??炖钟胫啾戎皇欠浅G潮〉亩?。
在光明的平和里你会产生一份体悟——不是来自思维层面,而是来自你本体的深处——你体悟到了你的不灭和不朽。这不是一个信念,而是不需要他证的绝对确信。
将痛苦转变成平安
1)向当下的现实臣服。
承认现实不能改变——因为它已经发生了。然后视情况而定,做你必须做的事情。
如果你接受现实,就不会再有消极心态,不会再有痛苦,不会再有不开心的事。这样你就会生活在一种非抗拒的状态之中,一种充满恩典、轻松、没有挣扎的状态。
2)如果你不能接受外在的状况,那么请你接受内心状况。
这就是说,不要去抗拒痛苦,允许它的存在。向悲伤、绝望、恐惧、孤单或者任何形式的痛苦臣服。在不贴心理标签的情况下去观察它,拥抱它。
然后,观察臣服的奇迹是如何将深深的痛苦转化为深深的宁静的。这显然是你的磨难,但让它成为你复活和提升的契机。
不去逃避它,而是去面对它,去全面地感受它。感受它,但不要去思考它。如果有需要,你可以将你的痛苦表达出来,但是不要在你的思维中去写剧本。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感受上,而不是集中在造成这种感觉的人、事情或情况上。
别让思维利用你的痛苦去创造一种受害者身份。为自己感到可怜并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他人会使你困在痛苦中。
由于你不可能从这种感觉中脱离出来,所以转化痛苦的唯一可能性就是深入痛苦之中,否则任何事情都不会发生变化。
所以请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感觉之上,并且不要对它做任何心理标记。当你深入这种感觉时,请保持高度警觉。
首先,它可能看起来像一个黑暗而令人恐惧的地方,并且当你脱离它的愿望产生时,请观察它但不要采取行动。不断地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痛苦上,并感受悲伤、恐惧、愤恨和孤单等。
请保持警觉,保持临在——与你的整个存在共存,与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共存。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就会将光明带进黑暗。这就是你意识的火焰。
对痛苦的接受是通向死亡的旅程。面对痛苦,允许它的存在,接受它的事实,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它身上,就是有意识地进入死亡。当你已经消灭了这个死亡,你就会认识到没有死亡——你也不会再有恐惧。唯一死亡的就是小我。
受苦之路
受苦之路是一种通向开悟的旧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唯一的方式。
受苦之路的意思是通过迫使你臣服,迫使你进入死亡状态,迫使你变得一无所有,迫使你变成上帝——因为上帝也是一无所有的——将这些你生活中最坏的事情、你的磨难变成在你身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
通过受苦来开悟,即受苦之路,你最终会被迫臣服,因为你不能再忍受任何痛苦了。不过在你臣服之前,痛苦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开悟会有意识地选择让你放弃对过去和未来的执着,来使当下时刻成为你生活中的重点。
它会使你进入临在状态而不是时间状态。
它意味着你对事实说“是”。
这样你就不会有任何痛苦。
选择的力量
如果你的自我感觉源于过去,你就不会真正地宽恕自己和别人。只有拥有当下的力量,也就是你自己的力量,你才能真正地宽恕。这会使过去变得失去力量,并且你还会深刻地认识到你曾经做过的事,或别人对你做的事,连你的本质所散发出来的最微弱的光都无法伤及。
当你向事实臣服时,你就会全面地进入当下时刻,并且过去将不再有任何力量。这样,你就不再需要任何过去了。临在是关键,当下时刻是关键。
抗拒与思维密不可分,放弃抗拒,即臣服,就是思维的终结。放弃抗拒,所有的批判和消极心态都会消失。
这样,以前被思维所遮挡的本体就会敞开大门。
突然之间,在你的内心就会产生宁静的空间,其中就有巨大的喜悦。
在这种喜悦中就有爱的存在。
并且在内心的最深处,有一种神圣的、不可测量的和不可名状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