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作为普洱茶行业的龙头,其实一直有很多难言之痛,其中近年市场占有率下降,产值徘徊不前应该是最令管理层揪心的。
一个行业总体在增长,作为龙头老大的品牌没有增长或者增长不稳定,这就要找找自身的原因了,大益一直在反思,从产品、渠道、价格、金融等方面,一直在努力,但似乎收效不显著。
销售额从8亿到20亿,这种巨大的波动,昭示着其背后的商业流程一定有严重的漏洞,问题主要还是在渠道方面,大益产品的渠道下沉不深,消费者渗透率较低。大多数产品到了渠道后,在二三级市场倒腾,有的直接进入茶商的仓库。虽然收藏一直是大益茶引以为豪的事情,但是如今收藏和品饮,老茶喝新茶应该形成良好的搭配,品饮在前,收藏在后,或者收藏和新品同步兼有大量消耗,这种在消耗基础上的收藏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随着消费者和收藏者的增加,大益的销售业绩才能逐步增长,没有增长,关键的障碍还是前端的消费力不足,专卖店体系没有发挥产品下沉的作用。
我们知道大益现阶段三种渠道并存,传统批发经销商、专卖店和网上直营,从体量来看,虽然近年网上销售增速巨大,但总体销售占比不高,而且因为存在渠道冲突的问题,大益一直不敢在大众电商上发力,一些中高端的额产品并不通过电商发售,在推广传播上力度也不大。大益真正想发力的还是专卖店,但是专卖店的营销和服务能力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大益凤凰计划推广不顺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很好奇,大益品牌影响力那么大,为什么终端就是卖不动货?传统店铺是不是真的走到末路了?
其实没有那么简单,许多店铺亏损、转租,同时也有新的店铺开起来,然后时间不长,再换一批,中国人开店前赴后继,大部分都是为房东贡献了租金。但无论如何,总有一些店铺能开下去,而且能够赢利。这里的差别在哪里?
一个店铺能否盈利,自然是人流量,特别是进店的消费流量,人均消费乘以流量,必须覆盖盈亏平衡收入,这样才能有盈利,这是最简单的概念。但是不同的业态差别很大,早餐小食店每天早上人流爆棚,但是其余时间关门闭户,一天的营收取决于它的口味和早晨产品交付能力,生鲜超市,在早高峰晚高峰也有很多文章可做,用心做一般能盈利。但是一家健康推拿店,整日门口罗雀,却也能支撑数年屹立不倒,靠的还是老客户以及口碑。所以,任何一家门店,基本都需要看四个指标:人流量、产品口碑、老客户数量、人均消费,前一个指标影响后一个,层层递减,就像一个漏斗,前一层是后一层的保障。
对于茶叶专卖店或体验店,无论是什么概念,终究就是一个门店,任何门店都逃不出上述四个指标。但是茶行业是一个需要重度体验的行业,其人流量的本质不是经过店铺的人,而是进入店铺且愿意坐下来喝茶的人,他们喝茶的时间和频次基本决定了这家店的盈利潜力。如何能让周边的人进店坐下来喝茶,多喝常喝,这才是一家茶叶店要追求的关键指标。但目前店铺经营的常态就是,“我就在那里,你来不来自愿”,店主在精心选址、装修然后开业以后,基本上就是配货、陈列、店内配套服务等,这种服务模式在如今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了。
但作为投资商,其实他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他不可能天天在门口摆摊、发传单,或上街拦截,更不可能发动营业员走出店铺拉客进店。虽然后者是唯一的出路,但目前的专卖店模式不支持。我们在下一回来讨论大益的渠道变革和专卖店的定位,看看店主如何才能将店铺变成人头攒动的体验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