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搞大一统,【海内为郡县】。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四海为一】的理想。倒不是说秦朝除了郡县制之外没有其他一国两制的补充形式(还是有的),而是秦朝对待边疆地区的态度,跟周朝不同。
受限于生产力水平与当时的社会形势,西周搞【王畿-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以同心圆的方式向外扩大自己的文明影响力。分封的诸侯承担着不同程度地代替周天子征服和治理边疆地区的任务。春秋五霸也是借着这个游戏规则坐大的。说多了就是周天子能实际控制的地盘和人口有限,不得不委托代理人搞开发。
从西周到春秋晚期的社会形态,国野矛盾尖锐。国是国都,野是国都周边地区。县和郡最初都是产生于大诸侯国的边疆,所以说是生于野。但这两者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国君直辖的领地(尽管晋国的县后来被卿大夫瓜分了),在一定程度上是“国”之飞地。从某种意义上说,野是郡县之母,国是郡县之父。在那时候,国人比野人高一等。野人在很长时期内,没资格当兵,但也要参加战斗。
随着生产力发展,春秋至战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巨变。国野对立逐渐转变为国野一体??は刂埔膊欢涎荼渖?。边郡的地位越来越高,与京师首都圈(邦)在行政级别上平等了。无论是京师人还是边郡人,都特别被视为“国人”。这个变化也催生了新的观念。最晚从秦昭王时期开始,秦廷就把秦国版图之内的所有地盘都视为【夏土】。包括依附于秦国的【臣邦】,也装进了这个框。跟后世王朝藩属国的性质比较接近的,则是【外臣邦】。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大搞郡县制,不惜工本地开发岭南与河套地区。说白了,还是一种理想主义情怀作怪。蒙恬打下的河套地区(古之河南地),被命名为【新秦中】。秦中即关中,内史之地,大秦京畿。新秦中顾名思义,再造一个像关中一样富庶的地方。世人觉得不值得开发的荒蛮之地,在秦始皇帝眼中是值得不惜代价搞出大名堂来的【夏土】。他想让帝国的每一个边郡都繁荣起来,化荒服为夏土,增加更多鱼米之乡,为此移民实边,大修驰道与水利。
这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扶贫攻坚的意味。但是,始皇帝毕竟不是TG,没什么人民性,他实现理想的方法就是像打仗一样强推??芳枘?,就以人力强攻。人力不足,就用谪戍之法补充。哪怕消耗再多的粮米,也坚持在全国各地大范围调度资源。秦朝守外虚内,力量全部堆在边疆。无论是故秦地,还是原六国地,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了北方长城沿线与南方百越之地。最后率先造反的,就是从内地调去长城沿线的谪戍卒(大泽乡九百余壮士)。
其实吧。甭管始皇帝“四海为一”的理想对不对,下面的吏民跟他的理想是有差异的。内史与边郡的长官都是二千石的秩级,地位上是平等的。但,官僚群体始终有“分别心”。从边郡调到京师是右迁,反之形同左迁。从故秦地调到新征服地盘做【新地吏】相当于左迁,调回故秦地则是右迁。
忘了是岳麓秦简还是里耶秦简有个案子。好像是洞庭郡还是南郡,有一批学吏故意不通过试吏考试还是啷子搞,反正是不肯去某郡任职,最后被罚去辽东郡为吏。辽东郡是故燕地,跟中原离得有些远,跟关中和南方诸郡离得更远。好多人不愿去那里做官。秦朝高层不得不通过处罚的方式强制他们赴任??杉是乩粼蔽陨碛爰壹瓶悸牵辉溉ケ呓?。这又反过来使得秦始皇为了解决问题,经常把犯过错误的官吏大量投入到边疆吃苦受累。
相比之下,刘邦搞郡国并行制,把故六国地重新分出去,还禁止重要资源与人口流入关东诸侯国(哪怕是同姓的刘氏王爷),对于故秦十五郡的吏民来说,是个更有利的举措。他们既不想出差跑太远(秦制吏员多有繇使任务,经常到外县甚至外郡出差,不在署),也不想去他们眼中不怎么样的“新地”(故六国地)做官。汉朝中央直属的十五郡大体相当于秦始皇灭六国前的体量,那是秦国吏民最适应的组织规模。
就实而论,秦始皇的一些理想,过于超前了,在古代的生产力水平做不到。强行上马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虽然是假的,但民间这口怨气是真的。后世王朝的统治者就不像他那么热衷于开天辟地、挖山探海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热情远小于秦始皇。他们在维持大一统框架的同时,对边疆的落后或多或少有点放任自流。历朝历代都不乏努力建设边疆的理想主义者,但形成不了持续的力量,人走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