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学是个小社会,和高中时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不同,高中时同窗三年,一起经过炼狱考,一起挨过罚,很容易培养起革命友谊,成为一生的朋友。
而大学呢,你的室友是随机的,同学是随机的,他们并是不按照你喜欢的星座,血型,外貌,家境聚集在一起的。
所以一开始,你会不习惯,不喜欢,觉得人情变淡了,友谊不纯了。
如果你问在大学如何与人相处?吃过亏的过来人一定会告诉你,骚年,记住一点“切莫交浅言深”。
深以为然。
有的人冷漠,有的人热情,有的人见外,有的人不把自己当外人,同一条门进的室友相处起来,尤其容易犯“交浅言深”的错。有人掏心窝子讲的小秘密被传了出去,有人仅仅是因为唱歌难听、打游戏声音大、用了对方的肥皂就被嫌弃,寝室里种种小摩擦让你觉得很受伤。
旁友,室友≠好朋友啊,怎么能仅仅因为住一起,就希望对方无条件包容你,帮助你,像高中的好朋友那样?
当然,也有那种一拍即合,一见如故的大学室友,你们缘分真是不错呢。
02
大学与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自由。除了室友和同学,你还会接触很多其他专业、其他年级形形色色的人。
但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捧高贬低。什么意思?即在优秀的人面前感到自卑,又在比自己挫的人面前自视甚高。
想想,你是不是经常觉得前者身上全是优点,而后者身上都是缺点呢?
面对厉害的人,我们总是自觉地献上了膝盖,总想攀点关系,变成自己的人脉。
所以我要说,大学交友第二招:不卑不亢。
先说不卑:要相信,再厉害的人也只是普通人、凡人甚至俗人。
举两个有意思的例子:
畅销书《清醒思考的艺术》《明智行动的艺术》作者罗尔夫·多贝里,一看这书名就觉得这家伙铁定很聪明、很明智吧?经常有人问他:“多贝里先生,你是怎么做到在生活中不犯思为错误的呢?” 作者回答,答案是:我做不到,准确的说我根本不想这么做,回避思维错误是很麻烦的。
多贝里说,在后果影响可能很大的情形下,尽可能理智和理性地做决定,而在后果影响较小的情形下,则放任自我。
另外,写了两本畅销书《万万没想到》《智识分子》的作者同人于野,他是一名物理学家,自称极客,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也是非常理性、客观的人吧?但是他最近喜欢在微博上“黑希拉里”,他写文章说,没有别的原因,就单纯无法遏制地讨厌她,第一,他知道自己的情绪是非理性的,第二,他还是要抒发这个情绪。
这两位写的书影响了很多人,包括我,我们是打心眼里膜拜大神啊,但是事实上,对,他们并不是完美的人,也会犯错误,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有小情绪的凡人啊。
所以呢,再面对厉害的人,真没必要把自己头颅低下去,大家平等地交朋友嘛。
再说不亢,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对方的长相不喜欢,气场不和,性格讨厌,我们就放任自己对一个人产生偏见,误会他身上毫无可取之处??墒率瞪鲜?,即使他是一个你非常讨厌的人,甚至品行不道德的人,也证明不了他毫无优点,完全不值得学习。
03
人可以简单分为内向和外向,外向的人热衷交际,而内向的人就很尴尬和痛苦了,同学会老乡会联谊会各种聚餐,不去吧觉得自己不合群,损失人脉,去吧,宝宝心里苦。
人往往出于考虑“多个朋友多条路”而强迫自己参与不喜欢的场合,但如果你知道下面这个事实,再面对无意义的聚会就可以断然“不约”了。
著名社会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曾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随机选取100人问他们是怎么找到工作的,其中通过正式渠道如投简历拿到工作的不到一半,100人中有54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说明不管中外,靠关系和人脉还是很重要啊。
但真正有意思的不是靠关系,而是靠什么关系。格兰诺维特发现,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关系”,而是“弱关系”。在这些靠关系找工作的人中只有16.7%是每周至少见2次的熟人,而55.6%的关系人仅仅偶尔见到,一年见一两次的那种,27.8%的帮忙者则一年也见不到一次。
也就是说大多数你真正用得到的关系,是那些并不经常见面的人,甚至可能是你根本不怎么认识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在你当前的社交圈里。
原因很简单: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这帮人,很可能干的事跟你差不多,想法必然也很接近,如果你不知道有一个这样的工作机会,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只有“弱联系”才有可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认识的绝大多数都是弱联系,强联系只是少数。最有效的交流,也许是和不熟悉的对象进行的,所以你应该多拓展圈外人,而不是每天见面的老乡、同学哦。
好啦,关于大学“交朋友”的正确姿势,就抛砖到这里啦。你在大学,学会了有什么交友的心得,或者经历了怎样的教训?评论里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