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不管朋友圈还是微博,都在热议电视剧《都挺好》。
这部剧开播仅一周,就已经在豆瓣上飙到了8.5分。有人说这部剧拍出了所有原生家庭都面临过的阴暗与偏见,也有人说这完全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臭钱”能给人以安全感
重男轻女的苏母、懦弱的苏父、有些“愚孝”的正经端着的高材生大哥、啃老的二世祖二哥以及最不受重视却事事兜底的受气包小妹,五个性格特点鲜明的角色,开启了这段“都挺好”的故事,各自的性格缺陷也直接导致了矛盾的发生。
对于儿子,苏母随随便便拿出2000块让儿子旅游,先后卖了两间房,给大儿子出国,二儿子结婚。不仅如此,在二儿子结婚之后,苏母每月还补贴二儿子家里,可以说在工作、生活各个方面都无微不至。
而对于女儿,明明有机会上清华,苏母却因为“不愿拿出1000块”让她读了个免费的师范;最后还把她的房间卖掉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有一个情节值得一提,当苏母去世的时候,一向不被重视的小女儿明玉用自己的钱承包了所有的后事,却只得到了二哥明成的一句:“你有点臭钱能怎么着?”
明成为什么老说明玉“不就有俩臭钱么”。答案是:明成恼羞成怒,嫉妒心太强!
因为他从小看不起这个妹妹,和她妈妈一块欺负自己这个亲生妹妹,但是这个妹妹却过得比他好,比他有钱,所以说因为嫉妒,使得他对明玉态度恶劣,所以才经?;崴怠澳悴痪陀辛┏羟础薄F涫凳撬浅O胂衩饔褚谎星?。
就像苏明玉一样,我们努力赚钱,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抵御世界对自己以及身边人的改变。这个世界上,钱只带铜味,俗气的人才带臭味。
回顾整个矛盾的起因,不仅仅是苏母在态度上对于女儿的轻视,更直观的还是物质上对儿女的区别对待,如果不算计这些所谓的“臭钱”,可能事情也不会发展成一个悲剧。
过往种种铸就当下
在《都挺好》剧中,苏母在物质和金钱层面对于儿女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二儿子明成从小在苏母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溺爱下长大,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妈宝”,习惯从父母身上榨取,用父母的钱上大学、用父母的钱找工作、用父母的钱买房子结婚……
反观明玉,从未享受过应得的宠爱,一直处在整个家庭的“边缘地带”。在一次“忍无可忍”的争吵后,18岁的明玉与家里断了经济往来,一边念书一边打工,总是不放弃每一次机会。最终遇到了事业中的贵人,活成了别人眼中的骄傲。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在《原生家庭》里写到,“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如果不解决父母带给你的恐惧和愤怒,那么它们终将在未来的日子里转移到你的配偶和子女身上?!?/p>
量化是最基础的思维
量化,是投资你的金钱(哪怕仅仅是投资你的时间)需要的判断工具。
举个例子,《都挺好》里面的苏明玉,曾经想着自己打工每个月攒2000块钱,就可以在很多年之后攒够30万出国读书。
但是她幸运的是,遇到了她的师傅。师傅告诉她:
你一个月攒2000块,毕业后只能继续攒钱,打工一个月只能攒3000多块,那也得攒个10年以上是不是?你省吃俭用10年,就是为了10年以后继续做个穷学生吗?
就算你努力10年,出国留学,你回来之后能过上你所谓的“好日子”吗?而我手下的销售,干得好的,半年的提成就有30万。所以,小姑娘,赚钱靠的是脑子!
这段话真的扎心了!不量化计算过的努力,有时候毫无意义。
抉择能决定你的未来
真正有着长远目标和人生规划的人,很年轻时就认清自己想要什么。这种人和我们的区别在于:他们掌控了主动权,而我们被现实外力推着走。
所以他们最终接近目标,实现目标,而我们却在不断被动接受不情愿的变故和人生,再理所应当地把它当做自然。
很明显,这两种人生就是从零启动的苏明玉,和那个混吃等死的老二苏明成的对比。苏明玉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跟大哥一样,出国留学。
家里人不供养她上好大学,她就做兼职,争取奖学金,就是为了走近人生目标——攒够30万出国。哪怕她的目标可能是错的,她始终在排除噪音和困难,走在向上生长的路上。
其实,这个世界就分为两种人,一种目标明确,一种自由散漫。自由散漫的人永远没有紧迫感,但是也永远迷茫。
比如对待自己的收入,首先控制消费欲望,避免一些为了虚荣的不必要开支,做到节流;工作上,利用休息时间充实自己,争取升职加薪,做到开源;善用投资的手段,让自己节省下来的收入升值……
就如同与《都挺好》一起火起来的那句话:生活欠你的,要自己找回来。
对于未来的选择永远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别让所谓的偏见和区别,影响到我们对于自己价值的定义,一个人对金钱的那种欲望,越是健康理性,越是更容易拥有平实的生活。
成年人的底气是钱给的,听着扎心,却是现实。
千万别在年轻的时候不爱钱,你应该更努力一些。才能在往后的生活中,不为柴米油盐发愁,不让人生失去选择权;才能无论在什么时候,你都不会因为钱,失去任何人。
文章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