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做手机QQ空间的时候开始接触SNS,之后也做过一些失败的社交产品,期间的很多思考和分析整理如下,欢迎讨论。
1.SNS的本质是什么
SNS本质上是人类社会活动在虚拟世界的映射。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人和人之间,基于关系链,在某种场景下发生互动,互动产生的内容反过来丰富人在虚拟世界的映像,进而影响(正向或负向)关系链。如下图所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NS的模型
SNS是一个生态循环,它的四个基本要素(人、关系、场景、互动)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任何一个SNS的构建,都需要从这四要素中寻找某一个作为基点切入,否则无法启动正向循环。而SNS的衰败,往往也来自于某一要素的疲弱,带给正向循环以阻力。
如果用互联网产品的语言来描述SNS,人 就是个人主页,关系链 就是好友列表,场景 就是一个个的应用,互动 就是访问、聊天、评论、赞等等具体的行为。
2.人——SNS中的人由数据(内容)来表征
现实世界的人由血肉骨骼组成,SNS中的人则由数据(内容)组成。通俗点讲,内容就代表了虚拟世界的人,数据是内容的低维形态。
这里的数据来自两个维度。一部分是显性数据,来自于用户有意识的生产行为,如写日志、传照片、评论、留言等等。另一部分是隐形数据,来自于针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深度挖掘,如访问频次、使用时间、二度人脉等。一个健康的SNS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将隐性数据转化成显性数据加以展示或利用,使人在虚拟世界的映像更加丰满厚重,但需要照顾到用户的隐私诉求。
没有足够多的数据和内容就不足以构成虚拟世界的人,没有人也就没有了SNS形成的根基。因此,所有的SNS都是在围绕如何促使用户产生更有价值的数据来做事情。而价值判断的标准是,这些数据是否更能表征一个人的内在性格习惯。
互动是产生用户数据的主要方式。无法沉淀和无法有效组织的数据是没有价值的。有效组织的标准是,这些数据对人的表征是否直观和系统。组织用户数据的基础是用户的帐号,任何SNS在构建时都要优先考虑帐号体系的设计和对用户登录的引导。
在SNS中还有一个特殊的人——SNS系统本身,它同样可以用SNS模型来解释,可以将它理解为God。
3.关系——SNS中用户相互可见即产生关系
关系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映射过来,也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新产生。
拓展关系链是人的社交本性,没有结交新朋友功能的SNS本质上也只是个沟通工具+记录工具,如Couple、Between。
关系链的产生,根源在于两个对象之间要具有共同点,这里的共同点可以是任何东西??梢运担赟NS中只要人和人相互可见就产生了关系链。除此之外,关系的产生还可以基于同好、同地域、同职业等等。
SNS要围绕着映射用户的共同点、发现用户的共同点、构建用户的共同点来做关系链。
在现实社交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强弱之分。但在SNS产品中,不能将好友关系形态的SNS等同于强关系链社区,将关注追随关系形态的SNS等同于弱关系链社区,任何一个SNS的关系链中都有强有弱。好友关系和关注追随关系更多的是产品设计上的概念,是SNS产品中控制用户隐私、防止用户骚扰的一种手段。
从人与人之间关系发展的过程来看,SNS中的关系链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相互可见、单向关注(单向吸引)和双向关注(相互吸引),好友关系实际上是经过握手的双向关注。
关系发展的这三个阶段是可以相互转换的,SNS产品的设计要注意这种关系转换所带给用户的心理负担。
4.应用——SNS中的一切功能皆应用
社交行为的本质是传递信息。但是,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去餐馆、卡拉OK厅、麻将馆一样,在SNS中,人和人之间也需要在特定的场景下进行互动。
SNS中的场景就是一个个的应用,或者说是SNS中的应用为用户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这里的场景是广义的,可以说SNS中的每个功能??槎际橇釉诠叵盗瓷系挠τ茫缛罩?、相册、留言板。它们就像连接在电线上的电器一样,依靠关系链带来的用户,通过互动产生内容。其中,最基础的应用是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沟通功能,如聊天、私信之类,几乎每个SNS都有。
一个SNS的繁荣往往表现为其应用的互动活跃度,而一个应用是否受用户欢迎,关键又取决于应用所提供的场景是否与关系链产生的源头(用户间的共同点)相对应。因此,SNS产品要围绕着其用户的共同点来做应用。
用户的属性是丰富多样的,这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共同点是多维度的。因此,综合性SNS需要提供多种应用,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长尾需求,甚至开放接口引入外部合作伙伴为其用户提供应用构建互动场景。而垂直类SNS则需要更加专注于服务其主流用户的应用,应用过多会分散用户,对互动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应用是具有生命周期特性的,SNS需要不断推出新的互动场景,才能保持用户的长久活跃。当然,越本质的东西越不容易发生变化,沟通类应用和自我呈现类应用(日志、相册等)其生命周期会更长。游戏类应用难以很好的沉淀用户数据、反映用户属性,其商业价值很高,但对用户的粘性较弱,生命周期较短。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大型网游本身就是一个SNS,也可以按照SNS的模型去理解和分析。
5.互动——SNS中的一切行为皆互动
互动是人和人之间的行为。前面讲过社交的本质是传递信息,而传递信息又包含信息生产和信息投递两个过程。因此,SNS中用户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理解为互动,不论这些行为是否与人直接交互。
评论某个人的日志、赞了某个人的照片是互动,在自己的相册里上传一张照片、在QQ农场里种棵菜也是互动?;褂行┬形挥忻魅返牟谌荩绮榭茨橙说母鋈酥饕?、好友的登录和退出也是一种互动,但其产生的数据(访问时间、登录时间、登录机型)也能表征人?;褂兄只ザ荢NS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如系统发送给用户的服务更新消息和运营消息。
SNS中的互动是基于特定应用发生的,并且只要有互动就一定会产生数据,不论用户可见还是仅SNS系统可见。
SNS中用户对互动的感知是通过消息通知来实现的,消息又可以分为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两类。直接相关消息明确指定了信息的接收人,如聊天消息和评论消息。间接相关消息没有明确指定信息接收人,如好友动态。
互动是可以往复进行的,SNS中消息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对二次互动的引导,从而增加互动的长度和互动的频次。
6.SNS的未来会怎样
SNS的未来在于创造更多的互动方式?;ザ绞降难萁钪栈岬吒苍械腟NS,构造出新的人和关系链。从面对面聊天到烽火台,到写信、打电话、IM、朋友圈,到VR、心灵感应,到骇客帝国中的世界。微信会长存吗?
SNS的未来在于释放和管理人的多面性。写到这儿,让我想起七匹狼的广告语“男人不止一面”。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同时分属多个社群。而在虚拟世界中,人同样有这样的需求。现在的SNS是释放了人的多面性?还是压制了?
SNS的未来在于让人从线上最终回到线下。也许有一天真的像骇客帝国描绘的那样,人类在现实环境中已经无法有效开展社交活动,只好借助虚拟世界来拓展人类的社交体验。但是不论怎样,人是生物体,维系现实生存是建立信任和感情的最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