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晨毅
前天下午,6月29日,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周日,我接到印厂的电话:“喂赵百万吗,《金桥范式》印好了,明天送样书过来,品相牛逼?!惫彝甑缁?,这个在2012年12月立项曾要求在3个月内搞定却阴差阳错耗掉我18个月的项目,总算尘埃落定。
我执意要为这本一听书名就知道卖不了几本的书来个编辑手记:一是我手上很久没有正儿八经出过书了,亟需要有个产品来刷刷存在感。
看到别的出版社和出版公司做的书,因为选题受众广,不怎么用力就能卖个万八千儿的,出畅销书跟玩似的。我常常想蓝狮子为什么非得守着一亩三分地跟商业写作和企业案例死磕?财经书的基因决定它的小众,我们只能去找精准用户。
我想起了入行时做的第一本小书《坚守的价值》,这是一个隐形冠军案例,它是杭州萧山一家叫之江有机硅的公司。可能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就是它,深耕玻璃胶18年,在行业拥有绝对的领导地位。
如果我们不来记录这些公司,让那些想要研究它们的人能够找到系统的文本,可能真的找不出第二个能做这件事儿的策划机构了?;氐奖晏馍?,我自黑说做了一本没有人看的书并非真的没有人看,而是商业案例有它固定的读者人群。
至于为什么原本3个月的冲刺项目会拖到今天?这其中有时间窗口的原因,有作者状态的原因,也有决策效率的原因。就不在此赘述了。
到后面一度出现没有任何推进的几个月,大家几乎要放弃了。连我的领导也是在最近事儿快成了才摸着肚子告诉我:“干得漂亮,我差一点就准备往黄了做了”。
好了,这本书讲了什么?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内一个出口加工区,本书记录了金桥开发区20多年的崛起和发展路径,是对上海和浦东经济研究的细节补充?!督鹎欧妒健繁乜沙晌诳⑶醚芯空叩谋乇赴竿肥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