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及教学
摘要:本文意在阐述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风格与特征,主要分两方面:即节奏的基础特征。步伐的特点。着重论述维吾尔族舞蹈的教育教学中需要着重把握的三个方面:即肢体动作的训练、节奏的处理,气质神韵的把握。只有了解维族舞蹈的风格特征这三个环节是层层递进的,认真学习、脚踏实地的进行肢体动作的训练为动作节奏处理的技术把握和气质神韵的理解提供了训练的基础及实践的规范;而节奏处理和对舞蹈气质神韵的理解又使前者得到了情感内蕴的升华。使维族舞蹈的学习能内外相补,更加透彻。
关键词:维吾尔族舞蹈、风格、特点、肢体训练、节奏、气质神韵。
维吾尔族居住在我国西北部新疆,历史上的维族人民伴随着他们的游牧生活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歌舞形式和独有的民族舞蹈风格,在他们当时的民间舞蹈中得以表现,并在今天的民间舞蹈中遗存下来,成为现在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因此以“歌舞之乡”著称。维吾尔族舞蹈的教育教学中需要着重把握的三个方面:即肢体动作的训练、节奏的处理,气质神韵的把握。
一、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风格与特征
维吾尔族保留和发展了丰富的舞蹈语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韵,以及风格各异的表演形式。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动律、舞姿以及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主要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是维吾尔族第一舞人杰出的舞蹈家、教育家康巴尔汗的规范而形成的这一体态。在这之前新疆的民间舞蹈对舞蹈体态都不很讲究,大部分处于自然传衍的状态??蛋投拱言谒樟暗陌爬傥璧目蒲а盗贩椒翱?、绷、直形态特点,用来整理与自己民族的舞蹈相结合,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使得维吾尔族不仅具有东方沉稳的含蓄之美,而且亦具备了西方直立向上的美感。常见的下肢动作有垫步、一步一抬、点颤步、自由步等。上肢动作有托帽式、提裙式、立腕横手、扶胸式等。
节奏的基本特征:多用切分音、附点节奏和弱拍上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如舞蹈动作中的绕腕,头的“挑”,脚步的“三步一抬”中的后踢步都是在弱拍做的,因此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特点。立腰拔背是其体态的突出特点,并贯穿于舞蹈始终。另外女生摇身点颤的动律强调心里节奏及呼吸把握“颤而不窜”,膝部有控制又富有内涵的弹性中还需注意维吾尔族女性特有的“辫子”的感觉。手臂特点:维吾尔族舞蹈的舞姿变化多,造型性强,这就要求手臂有极强的控制和运用能力,才能达到姿态的准确,提高表现力。
步伐的特点:维吾尔族的步态丰富多彩,节奏多附点,体现在脚下则要求在节奏准确的基础上,步法灵活善变,同时要求膝部微颤的动律,这种稳中带有内涵的起伏特点几乎贯穿于全部动作当中。总之,要求幅度之小,小腿灵活,膝部总是很少离散开,这就是所说的“脚下不离散”?!白笔俏岫逯信晕璧讣记傻奶厣?,它具有在流动中快速的旋转,嘎然停止在舞姿上的特点。旋转闪腰是其姿态的特别之处。转的过程中多用胸腰和后侧腰,让辫子飘洒开来。结束转以前,要向上挑胸腰闪腰,形成后旋的动感特点。
维吾尔族舞蹈对身体的表现力要求非常细致,如脚、膝、腿、躯干、腰、胸、臂、腕、手、颈、头、眼等诸多方面。从而形成维吾尔族的舞蹈体态、动态、神态、动感、立感的“挺而不僵,颤而不窜、脚下不离散、上身洒的开”等风格特点?;挂由稀岸?、打响指、翻手腕”等一系列的小装饰,更形成了维吾尔族的舞蹈特点。
二、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主要形式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可以分为自娱性舞蹈、礼乐性舞蹈、表演性舞蹈等三种类型。主要形式有:塞乃姆、多朗舞(又称刀朗,多兰或吐兰)、萨玛舞、夏地亚纳、纳孜尔库姆、盘子舞、手鼓舞以及其他表演性舞蹈。在众多的传统民间舞蹈中,“赛乃姆”作为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与《十二木卡姆》乐舞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舞蹈自由活泼,舞者即兴表演??啥牢瑁晕?,也可三、五人甚至更多的人同舞。舞姿矫健柔美、刚柔并济、变化多端,体现一种热烈奔放的柔和的美感。在维吾尔族民间歌舞音乐中,塞乃姆是音乐节奏的名称,也是我们最常用的动律节奏。
三、维吾尔族舞蹈的教育教学重点
1、肢体动作的训练
肢体动作训练,在维族舞蹈教学中可谓是万里学步的开始。肢体训练不仅能增强人体机能、提高动作能力,而且能使人的肢体从自然状态与生理心理的拘束与僵硬中解放出来,根据舞蹈表现力与审美要求需要塑造具艺术表现力的特殊人体。肢体动作训练还能使学生对肢体动作的运用很快地从本能的无意识形态过渡到具有舞蹈表现功能的有意识形态;使学生了解动作的性质,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肢体,进而渐渐过渡到得心应手地运用和发挥肢体各部位的表现力。最能在动态上鲜明、有力的体现维吾尔族舞蹈风格特点的是步伐、“绕腕”和“眼颈”的变化及“微颤”的律动。因此维族舞蹈的肢体动作训练着重要求学生在步伐、绕腕及眼颈的动作和“微颤”的律动上下功夫。
维族舞蹈的步伐类动作主要有“垫步”、“三步一踢(点、抬)”、“点颤步”、“踏蹲旁点步”、“其克特曼基本步”等等,每一种步伐都需要扎扎实实的练习。每一种步伐的动作特点及训练要求各有不同:“垫步”注重平稳,强调脚跟与脚掌的结合,“三步一踢(点、抬)”需要把握“三步”的均匀、轻盈和“踢(点、抬)”动作的干净、灵巧“;点颤步”强调“点”和“颤”动律的把握,而“其克特曼基本步”的侧重点则是“跺”与“转”的细微配合。虽然它们各有不同,但它们都统一于维族舞蹈的热情、乐观但不轻浮,稳重、细腻却不琐碎的风格韵味之中。所以在学习维族“步伐”动作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规律、掌握个性,在不断的实践中造就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肢体动作。
在训练“绕腕”的过程中,应注意“提腕”—“绕腕”—“挑指”这三个过程。“绕腕”讲究“绕”幅度、速度,“挑指”则注重“挑”的力度。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相配合,以动、静的结合和动作大小的对比,以及移颈、眼神的变化等动作的点缀,表达舞蹈的内容,进行感情交流。
微颤,是舞蹈中常见的动律,膝部连续性的微颤和变换动作前瞬间的微颤使动作柔美,衔接自然。连续性的微颤动律多见于平稳节奏的表演中,它突出了舞蹈动作的柔和、优美。并且,还应注意的是,要使学生通过自身对舞蹈本体的肢体体验,在心理上产生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美感效应。
肢体训练中技巧训练也不容忽视。例如“旋转”,它讲究快速,多姿,嘎然静止,犹如隼迎风回旋,骤然伫立。训练时要遵循从单一动作过渡连贯动作,从局部连接到整体配合,进而达到能在连续的旋转中不断变换舞姿的高度。
肢体动作的训练是学习维族舞蹈的基础,它对舞种特色的体现和舞蹈内容的表达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最终使其达到维吾尔族舞蹈动作与风格把握的完美结合。
2、节奏的处理
节奏表现在所有的艺术中,尤其是在表演艺术更为显著。维族舞蹈中节奏是舞蹈力度和感情的基础。所以,巧妙地处理舞蹈动作的节奏尤为重要。由于维吾尔民族生活在丝绸之路的要冲地带,东、西方的文化得以在此交汇,使得维族舞蹈蕴涵着阿拉伯舞蹈和中国民间舞蹈的特点,它丰富的民间音乐与舞蹈中的各种动作相结合,产生很多带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节奏型,如:齐克特曼、赛乃姆、多朗、萨玛等等。而把握好维族舞蹈独特的节奏是至关重要的。维族舞的节奏类型多样,节奏活泼、鲜明、开朗,其特点为:主要切分的形式,多从后半拍或后小半拍起句,基本鼓点有赛乃姆、其克特曼、赛乃克司、萨玛等等。
以赛乃姆节奏为例:赛乃姆多为2/4或4/4节拍,附点和切分节奏的运用十分普遍,基本鼓点是:4/4:咚 依嗒依咚嗒 咚 嗒达达│咚 依嗒 依咚 嗒 咚 嗒 达O│该节奏与之相适应的典型动作是滑冲步,节奏的弱起拍(准备拍)“嗒”起脚、颤膝、双手一前一后、节奏的重拍“咚”也是滑冲步的重拍,“咚”时,左脚向斜前方迈出,双手随之摊开,而“赛乃姆”节奏的弱拍“达”既是滑冲步的移动过程和脚的轻点,即右脚跟上向旁边轻点转身。在整个动作过程之中,节奏的重拍与弱拍都要与动作相完美结合,节奏要与呼吸起伏相吻合。
动作的变化还要与节奏的变化相适应。如维族舞蹈中经常出现的由一连串急速地旋转接一个稳定性的止步舞姿造型(如脱帽式挑旁腰),它包含着一系列均衡动作,在急速平转中带有冲击力,当完成紧张的舞姿亮相时,要求学生绝对要有很好的稳定力量来控制身体,在这里,节奏较大的制约着动作的变化程度,同样也引导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过程,因此,要使动作变化适应节奏的改变,自然的表现出动作所要表达的情绪、感情。
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节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幅度的强弱,快慢、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交替与重复,致使各种感情在姿态动作中得以体现,注意通过节奏把各种动作按照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联系起来,为表现舞蹈的内容服务,把节奏化的动作渗透到舞蹈的表意之中,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如果说,肢体训练是形式意味上的奠基,那么节奏处理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升动作的意义表达能力。
3、把握气质神韵
维族舞蹈是对风格美的外部形态的维族精神化。维吾尔人民的精神特征是从丝绸之路和乐舞遗风的点点滴滴积淀而成的,主要表现为勇敢、热情、乐观的性格和稳重、大方、率真的精神面貌。把握这种气质,最好是能把自己置身于“城郭之国,丝绸古道”的“绿洲”中去生活、去体验。也就是说,大家跳着哪个民族的舞蹈,就在演绎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体现着该民族的情感特征。
对维族舞蹈内韵、气质的把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诠释:一方面了解维吾尔民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从关注他们生活特点出发,与维吾尔民族的生存意识相联系体味舞蹈的风格,如“摘葡萄”的动作来源于生活劳作并体现了其热情好客、活泼开朗的性格,展现了灵巧、轻快的舞蹈特色。另一方面在肢体训练的同时通过观赏录相资料或者现场演出体验“步态”、“眼神”、“表情”所蕴含的文化意味。维族舞蹈中,步态、眼神、表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视觉上的立体化,而这种“有机”源于生活的根基,具备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另外还要多看、多听、多学、多想、在心理结构内部建筑一个维族文化的实体,这样,把握维族舞蹈的气质神韵就能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入情入理。
本文通过较为深入的分析,举例等,阐述了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风格特点和维族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维族舞蹈在教育教学中所注意的重点和若干方法。要让学生跳好维族舞蹈除了要先了解维族舞蹈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要理解维族舞蹈的主要风格特点和形式,在教学上必经三个阶段:认真学习,脚踏实地的进行肢体动作的训练、动作节奏处理的技术把握和气质神韵的理解。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学生们只要肯下功夫,并按照科学方法进行训练,老师抓住重点进行教授,每个人都能成为舞台上的精英,攀登舞蹈艺术的巅峰。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3、《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4、《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5、金秋《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中国舞蹈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摘自百度文库
JT1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