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三年(公元709年),这是唐中宗李显复位(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的第四年。唐朝自开国以来,皇室就内斗不断,中宗也想不到,在自己复位第五年(公元710年)的时候被韦后及安乐公主合谋毒死。
也就是在景龙三年(709年),长安通化坊内,有一男孩呱呱坠地,父亲名叫颜惟贞,母亲殷子敬。这位男婴上有兄阙疑,允南等五位亲哥哥,还有伯父颜元孙家几位哥哥,他排行十三。
710年六月,距离他们家仅一坊的皇宫內发生了政变,李隆基杀韦后,安乐公主等,睿宗继位。此时他的父亲惟贞官居五品,"掌侍游处,规讽道义",正值官位上升期。
次年七月,父亲突然染病,年仅四十,遗下七子三女,撒手人寰。这名男婴名为真卿,仅三岁,与母子敬,哥哥,舅舅一起相依为命。舅舅殷践猷也住在通化坊内,所以经常教导他读书识字,他最好的朋友是自己的二哥允南,长他十几岁。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 四岁 正月改元"太极",五月改元"延和", 八月改元"先天"。伯父元孙出为润州长史。 伯父颜元孙虽然看起来比较严厉,但对他呵护备至。真卿年长一点后,学业主要由50多岁的姑母真定来负责授习。
幼年的真卿是在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中渡过的,恢宏整洁的京城被一道宽阔的朱雀大街分开,东边是长安县,西边是万年县,远处横卧的终南山,108个如同豆腐块般的街坊,构造出一个大气的唐朝景象。
真卿所住的通化坊是一个老宅子,这里以前住过欧阳询,殷仲容等书法家,来来往往在皇宫办事的驿站就设在此处,还有一些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来往往,当然,来真卿家拜访的人也应该很多,他也一定听到了他们之间的谈玄论道或者官场是非。
在通化坊内有一个年代久远的寺庙,匾额是姑姑真定的公公殷仲容用隶书所写,有"净影寺"三个大字,里面香火不断。姑姑在给真卿讲《论语》时一定说过,我们是孔子弟子颜回的后代,也一定不止一次的给他讲过他的父亲与伯父少年时家贫用黄泥练字的事情。真卿也可能不止一次的问过姑姑为什么只有一个耳朵,真定也一定给他讲过自己姐妹三人当年为叔叔洗刷冤情而断耳告状的事情。顽皮的真卿和同伴们一起生活在这个繁华的时代,有时学习累了也会找一些乐子,比如有一次抓一只鹅在鹅的背上乱画,不小心被二哥允南撞见数落一顿;有时他们也会和一些大孩子偷偷跑去慈恩寺游玩,当然,他们也一定用手指在慈恩寺下褚遂良写的圣教序碑上画来画去。就这样,真卿长到了十三岁,这一年,舅舅去世,母亲带着他奔赴舅爷所在的苏州,真卿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