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果让你去调查现在的人们的幸福感,你会如何做呢?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发一份调查问卷,问大家感到幸福不幸福。这里其实隐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认为我们主观感受到的幸福等同于快乐。也许大家觉得这很合逻辑,现在很多心理学、社会学生也常常把这点当做衡量群体幸福水平的标准。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主观能够直接了解自己的快乐、幸福,那还需要积极心理学做什么?这明显是一个悖论。
? ? ? 我们现在就来讲讲这个隐含前提的来源——现代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者认为,权威的来源就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我们不需要老师、专家、政府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善恶。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客户永远是正确的,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诚然,经济学对人性的洞见比较深刻,那就是如果人一直做出非理性行为,那他就是死路一条,属于人做出了不自利的行为,是基本不可能的。所以经济学关心的是生存条件,也就是理性的结果。但理性的认知是有门槛的,如果人人都懂理性、愿意学习经济学来改良自己的思维,那他们行为的结果就可以长存下去,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不愿意学习了解人性、了解自我,于是至死也没意识去理解自我。死了,还怎么关注存活条件?显然,经济学帮助不了不愿意去了解它的人。
? ? ? ?我们提到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存在的价值就是帮助我们去了解自我,那如果不去了解自我,单纯以经验性的快感为目的,那会如何?赫胥黎笔下曾经构筑了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家都以自身能感受的快乐为最重要的价值,那么我们根本不需要政治,只要人人都服用'苏麻'这种精神药物,无论人生活环境如何,都会感到无比的满足,而且不影响生产力和工作。这个世界不会发生战争、愤怒的暴力行为,人人都很快乐。从人感受到的快乐就是快乐这个角度出发,这个世界应该是无比的美好,虽然这种快乐是药物带来的,可能被认为是'虚假的',但人们确实能切身感受到快乐啊,这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 ? ? ?我们不妨先放下自己主观感受的快感就是快乐这个假设,去听听别的声音。从古至今,很多宗教和哲学认为,善和美有自己的客观标准。从老子到苏格拉底,哲学家告诫人们:'认识你自己!'言下之意是一般人并不知道自己真实的自我,也可能就忽略了真实的快乐。我们对于生命赋予的意义如死后能上天堂、创业开公司改变世界这些其实也都是自己主观的感受,不一定能代表真实的自我。最看重快乐这个问题的,当属佛教。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要放下对于主观感受的追求。如果我们单纯追求主观的快感,吃精神药物或未来如《黑客帝国》般在脑袋里插电极是最有效的做法,而且可以消灭世界一切的罪恶。但如果我们了解了除了这种药物和技术带来的永久性快感,其余的所有快感都是一种短暂的波动: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快感未来可能并不觉得是快感,就如我们现在可能不会觉得玩玩具火车、看天线宝宝这样的动画片会快乐一样,未来的我们也不一定会觉得现在的快乐是快乐,现在的痛苦是痛苦?!度死嗉蚴贰方驳秸庋桓霰扔鳎阂桓鋈嗽诤L采险玖耸?,总是想抓住“好的海浪”,让这些海浪永远留下来,同时又想躲开某些“坏的海浪” ,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的——但这里的“好”与“坏”都是自己赋予海浪的意义,海浪无谓好坏,更不可能留下来,也不必躲开。这样一天又一天,这个人站在海滩上徒劳无功,被自己累得几近发疯。最后终于气力用尽,瘫坐在海滩上,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忽然发现,这样多么平静?。》鸾谈颐堑慕ㄒ槭?,除了外在的功名利禄,也别再追求那些感觉良好实则短暂而虚无的心理感受了。
? ? ? ?但我要说明的是,并不一定要信佛,也不用去信某种主义、某些标准。佛教给我们启示,我们就可以拿来用;自由主义给我们的启示,我们也可以拿来用。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里写到,幸福是一种状态,来自于心流——投入稍微比自己能力所及难一点的事情的状态。但后来我又发现,“投入”必须和“平衡”结合起来,就像我们不能投入去做一些害人的事情,虽然它们有的也有难度,比如抢银行。用经济学讲,就是我们要看到我们投入之事的机会成本。那么这里就牵扯到一个问题:机会成本代表我们愿意放弃的具有最大价值的事情,可哪些东西我们是可以放弃的,以及它的价值我们该如何去判别?我通过深思,终于发现,这种思考实质上就是理解自我的过程,也就和佛教所谓“追求真我”的理念不谋而合。
? ? 总结一下,快乐等于主观感受的快感,这是自由主义一派说法。但更多其他哲学、宗教则认为,快乐的关键在于了解自我。这就牵扯到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经济学)的意义,我们不用信某种主义、权威和教条(包括科学结论),但我们也要学习并拿来他们符合逻辑的观点不断丰富自己对于人性和独特的自我的认知,才能看穿具体某时的苦乐这些主观情感实质上都是长久不了的感受,也别再去追逐它们了。这样的认知水平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带来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快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