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
在商务印书馆2016年6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是这样解释的:雾和霾的混合物,雾霾会成空气混浊、湿度较大、能见度低:本市今日遭遇雾霾侵袭。
说实在话,这个“霾”字,我也就是这几年才能读得正确,以前一直读li。俗话说,秀才识字读半边嘛!现在发现没文化并不可怕,有文化了,知道了“霾”的真正意思了,才真觉得可怕!
2011年,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让PM2.5进入了公众视野。
于是PM2.5也一度成为网络热词。
记得大概在2012年或2013年的时候,有一个在北京混得很不错的同学路过淮南,我们一起小聚,席间,同学问我家孩子:去过北京吗?孩子答:没去过。同学问:想去北京吗?孩子答:我才不想去呢,都是PM2.5。也算是童言无忌吧。
小时候听妈妈说过,要是想买风衣到北京去买,因为北京那边风沙大,人们都要穿风衣,款式特别多,又漂亮。
再后来,我们都知道北京有沙尘暴天气。那时,不知雾霾为何物。
前几年,提起雾霾,想到的都是京津冀地区,觉得和我们无关,而且我们还阿Q地想:住在x线城市很庆幸。
单说雾霾,如果现在你讲“逃离北上广”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郑州的一个朋友说,他们家装了防雾霾纱窗,恕小女子才疏学浅,不知道是个什么高科技。
去年11月份,河北的朋友说,她家娃都放假了,什么假呢?雾霾假!大人们还要上班,只有家里的空气净化器陪伴孩子 。
朋友圈被各地雾霾刷屏,满是对雾霾的各种调侃。
二十五节气,立霾。
对联,上联: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 下联:霾头苦干再创灰黄 ? ? 横批: 喂人民服雾 ? ? ?事实再次证明:雾以吸为贵。
有一个笑话:一个年轻记者在一个雾霾很重的早晨,街头采访一位老人:“大妈您好,请问今天的雾霾对您有什么影响?”老人回答:“影响可大了,你看清楚了,我是你大爷!”
……
唯有群里一个海南的小伙伴在晒蓝天、白云、海浪。她说如果她选择做微商,她会去卖海南的新鲜空气,十块钱一包,包邮!她很庆幸地感叹,自己大学毕业选择了和男朋友到海南打拼,一个只有阳光、海浪、沙滩,却没有雾霾的地方。
国家治霾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治霾的措施不可谓不严。
五小企业不是都关掉了吗?农民的秸秆不是已经禁烧了吗?私家车不也限行了吗?为什么雾霾却一年比一年严重呢?一年比一年范围大呢?一年比一年持续的时间长呢?
就拿私家车来说吧,汽油的标准不是我定的,尾气的排放标准也不是我定的,买车时各种税费我都交了,为什么要我限行,应该是我的车我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呀,总不能一拿环境说事就赖在我头上吧。
据报载:北京的清华附小、实验二小这些有资源或者能搞到资源的学校,2015年就装了新风系统,清华附中2016年下半年也随即跟上。
那其他地区的学校怎么办呢?难道其他地区的孩子不需要呼吸吗?
也许你说,移民吧!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我等一介草民来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尚且非常困难,诳论移民?
所以说,当雾霾来临,你就看清了你所处的阶层。
我们能做的,最多就是呆在家里,关上窗户,打开空气净化器,室内的空气净化器成了我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这里也给空气净化器正个名,并不是雾霾来了,才需要空气净化器。没有雾霾同样需要,因为空气净化器不光能过滤PM2.5,还能吸附甲醛,杀死细菌、病毒,去除空气中的异味。即使在德国,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一台空气净化器。
昨天,孩子同学的家长问我怎么不生二宝?我说你看现在雾霾这么严重,我真的不想生。她听后就笑了。其实,我是认真的。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出生后看不到蓝天白云,如果想看也只能看图片,我认为这是莫大的悲哀。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阳光下奔跑,能在草地上打滚,能喝上一口干净的水,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今天,一个杭州的小伙伴在她的朋友圈里发了这么一句话:“霾”这个字看着就难受,像是披着雨衣的狐狸。
是的,霾,你这个狐狸,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终有一天,你会被人类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