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一个清丽的秋日,在洛阳西郊一处美丽的园林中,一个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子正等待着一个人。
深秋的阳光温暖而不热烈。凉爽的风中,金菊摇曳,丹桂飘香,她眼前是一幅恬静淡雅的金秋美景??伤抟庑郎驼庑?,她心中只有牵挂的那个人。
时间一刻刻过去,她的心愈加沉重和失望,可直到太阳西沉,那个人也没有如愿而来,她的等待,终究是一场空。
而爽约的那个人,此刻正急急奔走在洛阳去往长安的路上。前面,有伙伴恶作剧拿走了他的行李,而身后,是他一生一世的约定和爱情,这是他一生最难的选择。功名,不能舍弃,而爱情,祈祷她还在等待着自己。
第二年春天,当他匆匆赶回洛阳时,却得知她已在去年冬天被一个高官娶走,远去江南,从此永远消失在他的生命里。
他悲痛欲绝,自己本不是负心人,却因同伴的一个玩笑而错失了真爱,错过了那个一生也无法忘怀的人,真是造化弄人啊,他一口气给她写了五首诗。可伊人已远,人去楼空,他只能把这个诗贴在她旧居的墙上。而他心中还有千万首没有写出来的诗,只能泣成血、化成泪,在日后漫长的岁月里痛苦和遗憾。
因为这些诗,后世的人们知道了这个不幸的女子的名字——柳枝,而诗的作者,就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
这只是李商隐诸多爱情故事中的一个,他一生为情所困,为情所伤,但他的爱情都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就连他最后的结发妻子也因病早亡,留下他影孤形单。但他对爱情的真挚和投入,热烈和赤诚,那些发自灵魂深处的思念、那些透入骨髓的情意、那些生离死别的疼痛,成就了他史上独一无二的爱情诗。
爱情是他生命的理想,在那个情感被压抑,不敢表达的时代,他单纯直白的举起了爱情的旗帜,创造了一个爱情的诗国。但他的命运实在是多舛悲惨,仕途不顺、一生漂泊,爱而不得、真爱尽失。他留给历史的是一个孤独而落寞的背影。但我们现在相信,他的身后有着一片他用赤诚和真心浇灌的花园,璀璨艳丽,万古长青。
一、欲问孤鸿飘何处
沁河,一条在中原大地奔腾了千万年的河流,它浸润的每寸土地都留着历史的韵味、名人的足迹。它在河南省西北部蜿蜒穿过一座小城,在不远处汇入黄河。这座小城就以河为名,取名“沁阳”。
唐朝时,有一支皇室远系宗亲曾生活在这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被编入属籍。百余年过去了,在这个远离长安的地方,他们已被皇室彻底疏远和遗忘,这就是李商隐的家族。
但这个家族内心一直保留着大唐皇室宗亲的荣耀。李商隐的父祖几辈都努力读书,考取功名,虽只做到县令、县尉一类的小官,但诗书传家的传统却一直倔强的延续着。
公元813年,一个孩童的出生,给这个平常的家族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时任获嘉县令的李嗣对这个长子寄予厚望,给孩子取名“商隐”,字“义山”,就是希望他将来能像秦末汉族的“商山四皓”一样。既能清持自守,淡泊名利,又能待时而出,接济天下。
李商隐果然没有令父亲失望。他天赋禀异,远超常人?!拔逅晁芯?,七岁弄笔砚”,俨然一个天才儿童。李嗣满心欢喜,他从小商隐身上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
但命运之神并没有打算庇佑他,李商隐10岁时,在江南担任幕僚的父亲李嗣因病去世。此前一连数代,这个家族都有人英年早逝。在这个被不幸笼罩的家家族,小商隐看到了命运的阴霾和生活的重压。
他与母亲扶柩回乡,因为没有了经济来源,又无亲友资助,他们的生活日益艰难。他在后来给二姐的祭文中回忆当年的生活:“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依之亲”,他的人生一开始就陷入了绝境。
在沁阳的生活难以为继。无奈之下,母亲带着姐弟几人到100多公里外的荥阳投奔亲戚。从3岁开始,李商隐就随父亲辗转漂泊,这也似乎是否预示着他这一生的宿命。
寄人篱下的生活是悲怆的,亲戚家也不富足。李商隐小小年纪就要辛苦劳作来挣钱贴补家用。这个瘦弱的少年干起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佣书贩舂”的生活。他白天把买来的谷子去壳,磨成米再拿去到街上卖;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给人家抄经摹书。在命运的重压下,李商隐过早地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也在他心灵里种下了孤独脆弱、敏感内向的种子。他曾在后来的诗中写道:“欲问孤鸿飘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他人生路上看到的都是迷茫、彷徨和忧伤。
早熟的李商隐已看清读书科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于是,劳作之余他埋首典籍,刻苦攻读。但他没钱拜师,无人指导,有些东西似懂非懂,难求甚解,他多么渴望有老师指点迷津。
这时,幸运终于光顾了李商隐,他的一位堂叔得知了他的情况,主动愿意教他。这位叔父曾经是太学的高材生,学富五车,只因父亲病重回家尽孝而放弃了功名,堂叔为人谦虚低调,却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名家大儒,得此良师,是李商隐之幸。
堂叔j也非常欣赏李商隐的聪颖天资和坚韧勤奋,于是倾囊相授,悉心教导。良马遇伯乐,自是进步神速,一日千里。很快李商隐便在当地崭露头角。到16岁时,他已熟习经典,精工斯文,并写了《才论》、《圣论》两篇古文而小有名气。
公元829年,对李商隐恩重如山、情同父子的堂叔因病去世了。李商隐悲痛欲绝。堂叔是李商隐人生中的第一盏明灯,指引他走过了人生最无助和最迷茫的时期。堂叔的慈孝之道、不恋功名,自由闲适的生活给了李商隐人生新的启发。他清楚地认识到,人生追求的不是浮名虚誉,而应实实在在的造福黎民,专利他人。大丈夫建功立业后要急流勇退。散身林泉,这才是最惬意的人生。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 ? ? ? ? ? ? ? ? ? ? ? ? ? ? ? ——安定城楼
所以当日后有人误认为他是追名逐利之辈而诽谤、攻击他的时候,他以这首诗愤然回击。他不屑名利、淡泊明志的理想在少年时就已立下。
但此时功成名就对李商李商隐来说依然很遥远。它还是一只雏鹰,羽翼尚未丰满,但辽远的天空已经在向他召唤。他决定走出荥阳,去到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