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和建构主义一章用交叉学科取向理解学习,学习科学的一个基础就是建构主义。
一、学习科学
1.定义:基于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神经科学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所形成的一个新兴的有关学习的交叉学科。
2.基本假设:专家具有深度的概念性知识;学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学校必须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先前知识是关键;反思对于发展深度概念性知识很有必要。
3.具身认知:一种强调认知过程是通过人与环境实时的、目标导向的互动过程发展起来的理论。
在教育心理学中,基于学习科学的这些基本假设和具身认知的观点,可以得出:认知是构建的
二、认知和建构主义
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建立理解和获取信息意义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观点。建构主义有两个核心观点:(1)学习者能主动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2)社会互动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很重要
2.建构的两种形式:心里建构和社会建构。心理建构关注的是个体如何运用信息和资源,以及如何通过接受他人的帮助来建构和完善自己自己的心里模型和问题解决策略。社会建构把学习看作是通过提高我们自己的能力,从而能在具有某种文化意义的活动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3.一般认为:把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观点看做建构主义的第一次浪潮;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观点看做是建构主义的第二次浪潮。
4.知识是如何被建构的:通过外部建构、内部建构和内外共同建构。
5.建构主义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所有的建构主义理论都认为:知识是学习者试图理解他们的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等待灌输的容器,二是一个积极寻求意义的有机体;对学习目标都强调学习者要学习可以加以使用的知识,而不仅仅利用储存在大脑内部的事实、概念和技能;学习应具备一下五个条件:学习应发生在复杂、真实、相互关联的学习环境中;将社会协商和社会共享作为学习的组成部分;支持对同一内容有多种观点和多种表征方式;培养自我觉察和对知识建构的认知;倡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建构主义的教与学
1.探究学习:杜威在1910年既已提出探究学习的基本模式,通常包括一下要素: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需要:(1)阐明可以解释事件或解决问题的假设;(2)收集数据验证假设(3)得出结论(4)反思原问题及解决的思维过程。
2.问题学习:帮助学生发展能够用于很多情景中的灵活性知识,而不是惰性知识。另一个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提高其问题解决、小组合作、基于证据进行决策判断以及自我指导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的角色是: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恰当的资源;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帮助学生设定目标、明确任务;对学生予以支持;鼓励学生对学习的反思。
3.认知学徒制:学徒式教学是一种公认有效的教学形式。学徒制教学就是一个经验不足的新手在专家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关系。
4.协作与合作学习:协作是指如何与他人学习与工作的哲学思想。合作是为了发到某一共同的目标而与他人一起工作。
5.合作学习的准备:(1)设计合作小组:一个合作小组的规模取决于学习目标;保证一个小组中有友善、包容的学生;教师必须监控学习小组(2)给予与接受解释:学习过程中,解释者远比静听者更重要;教师给学生的帮助与学习显著相关(3)分配绝色:如学生可扮演:鼓励者、赞赏者、裁判员、反馈员等(4)设计合作学习:交互式提问、拼图法、结构性争论等
四、教师实践建构主义的两难问题
1.概念性问题:究竟应如何理解建构主义的认知观和社会观;
2.教学方法的问题:如何真正地践行建构主义教学方式;
3.文化方面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活动、文化知识以及沟通的方式可以在多元的课堂环境中建立起学习共同体;
4.行政上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深刻的理解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有能满足学生家长对学业成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