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请思考这一段话:
在研究学生的知识和提问方式时,我们查明:这位教师有意无意地对学习差的学生提出较容易的问题,而对学习好的学生提出较困难的问题。
这种“定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们一听到教师面对全班的提问,差不多已经断定这个问题是对谁而发。在某些学生那里,确信自己“学习差”的观念已经形成。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提问时总是避难就易,又怎能不形成这种观念呢?
例如,教师和全班同学都已习惯这样的评价:赖萨无论学哪门课,其中也包括俄国文学课,都只能得“3”分。她本人也习惯于这种评价。教师们对此也坚信不疑。如果赖萨偶尔得了个“4”分,她此时此刻感受到的与其说是满足和高兴,倒不如说是尴尬。
难道不应该给学习差的孩子提出较容易的问题吗?难道这不正是“个别对待”吗?在《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抽象的学生”中,苏霍姆林斯基又赞扬了一个老师:
让我们看看格夫雷什中学龙师阿·格·阿里辛柯和姆·阿·雷萨克的生”中,苏霍姆林斯基又赞扬一个老师:数学课吧。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而解题占用上课的90%的时间),他价所教的班好像分成了好几个组。
在第一组里,是学习最好的儿童,他们无须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出任何应用题;其中还有一两个学生能够即席口头解答。不需要做书面作业:教师刚刚读完条件,学生就举手要求回答。
对这一部分学生来说,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题目外,教师还要挑选一些超过大纲要求的习题:应当给这些学生的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轻松的、要求紧张地动脑的工作;有时候,需要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习题,使他不能独立地解答出来,但是教师给予的帮助只能是以稍加指,点和提示为限。
第二组里是一些勤奋努力的学生,他们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是和进行一定程度的紧张的脑力劳动、探求和克服困难分不开的。教师们常说,这一部分学生是靠付出劳动和用功学习而取胜的,他们能顺利地学习,是因为他们勤奋用功和坚持不懈。
第三组学生,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中等难度的习题,但是对复杂的习题则有时解答不出。在他们做作业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的帮助要有高度的教育技巧。
第四组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们在一节课上所能完成的作业,要比第二组、第三组学生所做的少一半至2/3。但是教师无论如何不要催促他们。
第五组是个别的学生,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应付中等难度的习题。教师要为他们专门另选一些题目,始终只能指望他们在一节课上有所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这些组的学生并不是停滞不动、凝固不变的,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是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
有些教师能够做到使他的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取得进步。应当去仔细看看这些学生在上课时的脑力劳动的情况。在这里,充满着上面所说的那种师生间相互体谅的气氛,有一种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每一个学生都在尽量靠自己的务力去达到目的。你从儿童的眼光里就能看出那种紧张地、专心致志地思考的神色:一会儿发出快乐的闪光(正确的答案找到了),一会儿又在深沉地思索(从哪里入手来解决这道应用题呢)。
教师在这样的气氛里工作是一种很大的享受。这两位教师,都采取了“个别对待”,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答:两位老师的区别在于:
1.第一位老师没有把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吸引到积极的学习活动中来。
2.第一老师并不知道:培养学习愿望是培养强烈兴趣的稳固情感状态。
3.第一位老师也不知道:学习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某种天赋才能,这是在日常学习活动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品质。
4.第一位老师的冷漠无情表现在:不相信学生的力量。
5.第二位老师通过分组授课,布置作业,是因为他明白: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我们需要对儿童进行个别对待。
6.第二位老师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7. 能否?;ず团嘌恳桓鲅淖宰鸶?,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
8.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
9. 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10.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
11.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些。儿童完成作业而得到评分时,从评分中看见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欢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
12. 他可以坦率地对教师说:某某地方我没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会做。他的良心是纯洁的,他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他想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13.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14. 只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那么这种课就不会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精疲力尽。
教师不必紧张地等待着会发生不愉快的事,他不必去监视那些由于无事可做而不时地用调皮行为来“招待”教师的那些机灵而坐不安稳的孩子们,因为在这样的课上,他们的精力都被纳入了正当的轨道。
15.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劳动中显示他们那积极活动的精神,他们变得跟以前完全两样了,因为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上。
Q2.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深刻地指出:“教师本身对工作缺乏热情是导致学生课堂冷漠的根源?!蹦愣怨ぷ饔腥惹槁穑慷运诘闹队腥惹槁??无论你有无热情,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而作为老师,自己还可以并且应该做哪些反思改进?
答:我对工作和所传授的知识是保有热情的,结合本节内容,我觉得自己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坚持不懈地发展学生对学习的真正满足感,以便使学生产生和确立热切希望学习的情感状态。
2.在备课时深入思考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途径,不回避这些困难,而是引导学生想办法克服困难——虽然有困难,但却有获胜的办法。
3.思考自己讲授新教材的教学法,正确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切的学习愿望。
4.认真备课,力争每一节课后,能够激发出学生真正的激动心情,亦即对学习的满足感,因为掌握新的内容,紧张疲劳的疲惫感。
Q3.“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培养掌握知识的持之以恒的愿望的最重要任务。”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你认为,为什么要创造“成功的预感”?如何创造“成功的预感”?
答:教师要创造“成功的预感”是因为:
(1)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完成作业的每一个具体阶段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习的热切愿望也是一种精神满足状态。但只有在为崇高目的所鼓舞的学生集体里,才能感受到这种精神满足。
(2)只有学生体验到学习活动的快乐,他们感受到的是紧张的激动心情。
教师如何创造“成功的预感”?
(1)教师要善于保持整个班集体的紧张情感,并赋予它积极的性质,必须更鲜明地向学生指出他们应当奋力以求的目标。
(2)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精神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
(3)在课堂上,传授内容丰富的知识,培养学生紧张思考的那种倦意,注意力的集中,激发学生的激动心情。
(4)保证每一节课够,学生拥有对学习的满足感和因掌握新内容紧张思考的疲乏感。
(5)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愿望,对学习的自觉态度,集体亦即班级和学校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