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被称为“法国版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二者确有很多相近之处:都是少女被自己喜欢的中年男人欺骗,都是改变了小女孩的人生轨迹。
但是两个故事的差别也是蛮大的。小女孩的家庭氛围、对待感情的起始态度、社会大环境都有区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前两年看过一遍,凭有限的印象进行对比,可能有误)。
房思琪的家庭比《同意》中的“我”幸福;房思琪对国文老师的“爱”一开始就是不愿接受的;社会对师生这种不伦恋是反对的。
而《同意》中的“我”由于从小缺少父亲的关爱,对来自父辈年龄的名作家G的“爱”是欣然接受的,包括发生关系。
母亲对此没有异议。G与同时代的很多知识分子则利用各种机会呼吁道德解放,反抗对欲望的禁锢,包括与青少年的不伦之恋。
困惑中的“我”向唯 一信得过的某哲学家求助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如果你爱他,就应该接受他的一切?!薄八≡窳四惚阋丫悄鉰i大的殊荣?!?/p>
G甚至堂而皇之地成为电视节目的嘉宾,在节目里大谈他的作品,作品里写的是他对少男少女所做的那些理应被人唾弃的丑陋行径。
这样的社会环境才是导致《同意》中“我”的悲剧的根本原因,家长的愚蠢倒是其次,“人是没办法轻易脱离时代的”?!锻狻废蛭颐钦故镜氖且桓鍪贝纭?/p>
然而,两个故事的结局却令人感慨。我说的是作者?!斗克肩鞯某趿道衷啊返淖髡吡洲群蛭钟粞≡窳饲嵘?,《同意》的作者瓦内莎?斯普林格拉则走出了往事的樊笼。
G选中那些孤独、敏感、缺乏家庭关怀的女孩是因为知道她们不会威胁到他的名声,因为“沉默便意味着同意”。而周围那些沉默的人则无异于同谋。
虽然《同意》的出版使Z府将性同意年龄由14岁提高至15岁,但仍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希望当无助的孩子被忽悠得说出“同意”时,全社会能坚决地说声“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