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时,发现一种对文字的有趣解释法叫“析形俗解”,上面对这种方法的解释是这样的:“析形俗解”是对通行汉字所做的不合文字构形原理的随意解释。析形俗解有一定的目的,今多出于娱乐,古则多出于以形证说,借析形俗解来阐明某种政治主张或一种道理。
而且接着还举了一个例子:说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董仲舒解释“王”字,他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这种解释是为了阐明他的“天人感应”“天权神授”等思想。其实“王”的古文字形体像阔口短柄的斧钺,象征生杀大权,故用来代指国“王”。
看完“析形俗解”的定义以及董仲舒解“王”字的故事,我突然发现终于可以给自己的某些教学行为贯上名字了。比如,我发现学生经常写错“商”和“摘”,“商”的里面写成“古”,“摘”的右半部分写成“商”,我观察两个字的字形后,就想了一个办法方便学生记忆。我告诉学生商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挣钱,所以,他们想吃八方财,“商”字的里面就是“八”和“口”,“口”代表吃的意思。古人在没有学会靠种植农作物生活的时候,经常采摘树上的野果子生存,所以“摘”字里面是“古”。
我这样解释“商”和“摘”当然不符合字理,而且我对字理也知之甚少,要说让学生识记和掌握汉字,科学的方法还是懂得字理,只是里面的学问太多了,我的兴趣也不是太大,临时就想出这样的办法。
再比如,让学生区分“燥”和“躁”的用法时,我告诉学生因为火热,水分被蒸发,所以才“干燥”;而人急的时候喜欢跺脚,所以“急躁”、“暴躁”的“躁”都是足字旁。学生还真就记住了我说的话,我也很得意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