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上晃荡了近一天,全都欣赏上了车水马龙的壮观。没想明白几件事,为啥都要奔往一线城市,为啥小县城的空气质量不达标?那么多人擦肩而过,相识的少之又少,虽是被拥挤在人流中,却还孤单一人。
早晨还在纳闷有关煤炭销售问题。据说,由于环境问题,煤炭这块管理的极其严格。事实也就逼迫淘汰了众多小型煤炭销售点。等等,我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劲。
想来,我们县城大部分中已经并入集中供暖,小型锅炉大多已拆除。冬天,亲眼目睹过各自锅炉冒出的浓烟,以致早晨如同有大雾一般。当你处在城市郊区,便清楚的能看在缠绕在城市中的浓烟雾。所以,集中供暖还是好的,至少,烟雾没有以前浓烈了。
这没错呀,哪儿不对劲?也不是说是禁煤,但有关煤炭的管理延伸到了乡村。就是说乡镇要规划地域辖区的销售点。而销售煤必要要硬件设施达标,标准就是场地硬化,煤炭堆放在彩钢棚下面,还要做好三防(煤炭三防)工作。这样一来,乡镇消失了很多煤贩子。
一般而言,农村用煤不会屯煤,都是一年一买,选择就近原则。
不用脚趾头想想,如果乡村没出现合适的煤燃料替代品,那煤就是冬天取暖必需品。一年乡镇消费多少基本是固定值,人口户数变化不是很大,至少每户人家一年消费一吨左右。就算拉煤的地方远在十万八千里,还得备着,冬天用呢!
那么,在乡镇,有必要规划网点吗?规划与不规划,都要用那么多煤,冬天的空气质量还是那个量,不见得你规划了空气质量就能改善。(这儿指乡村,不包括城市)
网点的规划不一定给村里的人带来方便,隔平时,快到冬天的时候有煤贩子用大车把煤运到村里。有点小贵,起码也算是送货到家。现在倒好,老弱病残或缺少劳力的人想取暖,难!
看明白不,我意思是环境质量的差,不是村民冬天取暖造成的。你们竟会挖坑,不让用煤,改用电吧,电被改革换新表后,一个孤寡老人的一白炽灯泡一月就了耗电七八十块。村民普遍反应改革后的电贵多了,有人理吗?美其名,用多少交多少。为啥一样的电器一样的灯泡,怎么就变了呢。
冬天,不好过呢,煤难买,电用不起。咱也得为空气质量达标付出点吧。衣服穿厚!
申明,没脱题,转悠一圈回来后,我依然觉的我的小城好。报告上说空气质量不达标,可我和达标的城市一比,我们的空气比达标的好N多倍。所以,你们那数据确定准确?折腾吧,反正理论上是日子越来越好,至于具体情况,自己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