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精力重要性的认知,始于对专业体育案例的研究。他们历时30多年,与世界顶级运动员合作,精确剖析是什么让运动员在高强度竞争压力下保持高水准的表现。
最后,作者得出结论,精力才是完全点燃才华和技能的正解。
所以,他们致力于帮助运动员们更有效地管理精力,以应对眼前的各类挑战。他们合作过的运动员包括网球运动员、高尔夫选手、曲棍球选手、拳王、篮球明星、速滑明星等。其中速滑明星詹森经过两年密集培训,摘取了职业生涯中唯一一块奥运会金牌。
在体育界取得成功后,作者开始尝试与其他社会团体及人员合作,对象包括高层管理者,基层工作人员、教师、律师以及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发现,运动员的精力需求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精力需求相比,简直相形见绌。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专业运动员为了在10%的时间里取得成果,通常利用90%的时间进行训练。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大多数从未接受过系统训练,但每天仍需要保持8到12小时的最佳表现。
其次,大多数专业运动员每年得以享受4到5个月的淡季休假。而普通人呢?最长的休假也就春节7天,而且即使在假期,也需要保持工作联系。
最后,专业运动员的平均职业生涯为5到7年不等,而普通人则要面对40到50年日复一日的工作。
在这样冰冷而残酷的现实下,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才能保持最佳表现的同时,又不损害健康、幸福和对生活的热情呢?这就要求我们从各个方面有效地管理精力。
一、 精力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精力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他们是整个转变过程的核心,对于培养高产出的全情投入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则一,全情投入需要调动四种独立且相关联的精力源: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精力系统,全情投入并非只有一种维度。我们必须有技巧的管理这些精力维度,以发挥出最佳表现。
原则二,因为使用过度或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所以必须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将生命当作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随时处于比赛之中,这将导致我们不断消耗精力,却没有时间恢复。
作者说,如果消耗的精力超过恢复的总量,或是恢复的精力超过消耗的总量,都会导致崩溃、衰退、萎缩等不良后果。
所以,作者建议我们换一种思路,将生活看作一系列的短跑冲刺。比赛时,终点线在一两百米之外,非常明确,这时候我们就全情投入奔向目标,另外一些时间,我们可以用来储存精力,以应对下一个挑战。
原则三,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极限,模仿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
为了增强肌肉的力量,我们会针对肌肉进行高强度训练。运动刚结束时,我们甚至有种几乎丧失行动能力的感觉。但经过修整,我们的肌肉会变得更加强壮。
这种广泛应用在体力训练中的方式,同样可以用来锻炼生活各个层面的肌肉,比如共情、耐心、专注力、创造力等。
原则四: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即细致具体的精力管理方法,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表现的诀窍。
所谓“仪式习惯”,是指定义明确、具有高度计划性的行为。
比如刷牙,我们并不需要每天提醒自己去做,因为我们对健康卫生的追求,刷牙已经变成自发的行为。刷牙就是一种积极的仪式习惯,这类仪式习惯可以确保我们尽量减少意识精力的消耗,从而将精力节省下来,用在其他方面。
二、精力管理的三个步骤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能力却随年龄衰退时,我们应该如何产生并保持全情投入所需的多重精力呢?
作者告诉我们答案包括三个步骤:明确目标,面对现实,开始行动。
明确目标就是明确“理想的我”,面对现实就是认清“现在的我”,然后就是第三步,用行动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以后的领读中,我会给大家详细呈现这三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