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数学测试,遇到了这样一道题目:
在批改的时候,发现有个别学生是这样写答语的:
答:需要长150厘米,宽90厘米的长方形桌布。当时看到这个答案时,第一反应就是没写完,应该像上面这样算出面积才行。下午有个学生过来和我说:如果是面积是13500平方厘米的桌布,那它的长和宽不一定是150和90,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数据,因为乘积是13500的数有很多。
好像学生说的也对呀。为什么我们就没有想到呢?我想这道题命题者应该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否则他的答案不会是13500。我们习惯于用一种惯性的思维和经验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我们也经?;嵊谩笆茄辖鞯摹闭庋幕袄唇逃?。然而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我们却又视“严谨”于不顾,只按照自己的经验来思考。想想,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呢?我想,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1、经验主义。总认为凭自己的经验可以轻松拿下每一个问题,面对每一个习题时,习惯于将其套用某一种模式去思考,却忽略了表达的严谨性;
2、忙碌主义。每日只是用忙碌来作为自己不读书、不学习的借口,结果是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每日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一些无关的事情上面,却不愿用这些时间来学习和读书。
当然,命题是一项专业性和严谨性极强的工作,对于每一个题目,我们都要慎之又慎,无论从知识逻辑的维度,还是生活逻辑,都需要命题者立足学生的发展,依据学科知识点,寻找与生活融合的切入点,创设合理的情境,确保情境真实,表述严谨规范,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激发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