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绝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做事”,我自己对“做事”的方式和态度有独特的审美,也很喜欢通过一次次日常微小的反馈洞察每个人做事的境界,境界越高,我自己越是喜欢。都有哪几个境界呢?可以用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态度来总结:
境界1:有所为而为
这是我们大部分人一开始所处的状态。我们做事情,通常总想达到一个有利于我们的结果,把正在做的事情当成通向有利于自己的目标的手段。当然,这在以“私利”为驱动力的经济社会中无可厚非,但这种状态往往会对“做事”本身造成影响——如果“做事”总是指向它之外的目的,就很容易只在事情的外围下功夫,我称之为“无法进入到事情本身之中”。
境界2:无所为而为
这是儒家所倡导的方式?!白鍪隆辈辉偈峭ㄍ掣瞿勘甑墓毯褪侄?,每件事情本身都有自己的规律,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自己会有意义。
投资一家商店,经济学上看,投资行为有明确的利润目标,无可非议,但你没忘了在买卖过程中保证“童叟无欺”,这就没有丢了商业行为之所以存在的自身价值;经营一家医院,盈利固然重要,但你没忘了在经营过程中保证“济世救人”,这就没有丢了医院之所以存在的自身价值。这些事情本身并不是通向资本利润的手段,它们本身就是目的和意义。
“做事”能到这一层次的人,在我看来才到了基本的入门阶段,我称之为“能做进事情之中”。
境界3:无为而无不为
这是道家所倡导的方式。说的是人要遵循自然之理,顺应自然的运行,不必去干预,不做不必要的事。当然,不去干预不是指“不做事”,而是应该顺应事情本身的发展规律,减少其中刻意“人为”的部分?!叭宋奔础拔薄?,指的是那些矫揉造作可以剔除的部分。
世俗中很多事情,通常都夹杂着太多“人为”杂质了。就好比肚子饿了要吃饭,但是你非要吃“高级”“海鲜”“大餐”,否则就不算吃饭,这就有问题了。你要吃“美味”的食物,这无可厚非,但影响食物美味的规律是什么?优质和新鲜的食材、高超的烹饪手法、周边环境、品尝者的心态,而不是“高级”、“海鲜”、“大餐”这些人造的概念,它们遮蔽着你的思想,让你无法透视真实,难以基于事实做出有效的判断。
所以有个禅宗祖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很有意思:“我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丝纱”。什么叫咬着一粒米?我非得吃某个东西不可,否则不叫吃饭;我一定要穿品牌衣服,否则不叫穿衣服,那叫挂着一丝纱。
境界4:无心而为
这是佛家倡导的方式。这个境界就是,你做事的时候固然应该追求事情本身的结果,但如果把你的“心”挂上去,你的“心”就会随着结果牵动,像风吹过水面会出现波澜一样,或苦或乐。心境的变化也容易对做事的过程产生影响。
所以佛家提倡,事情一定要认真做,但“心”别上去,你应该对它的结果不关心,甚至暗中期待它没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小结
总得来说,无论你处于哪种境界,做事的底线是保证事情应该沿着其本身的目的和意义演进,不因过多的杂质而偏离其原本应有的样子。而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持续的“以事修人”,探索做事的最高境界——“出心不出事”、“有追无求”。
在人世间,“做事”是每个人每天的日常,你无法拒绝?!白鍪隆钡募寄芷涫挡皇浅墒伦罟丶囊兀灰奔渚昧?,“无它,唯手熟尔”。在我看来,最关键的人和人之间的最大的差别就是做事境界的差别,不同境界的人做出事情的“品质”完全不同。但到了第四个境界,涉及到如何“修心”,却要看每个人的悟性了。
什么是“心”
什么是“心”呢?不是头脑中理性,也不是“心理学”、“心脏学”,而是指“生命情感”。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真理,那么一种用理性对世界的认识,另一种就是体悟我们自身的生命情感。
引用孟子的说法:“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p>
孟子举了个例子叫“孺子入井”,一个小孩掉到井里,必定让我们生出什么心?怵惕恻隐之心,怵惕就是惊恐,恻隐就是哀痛。孟子说,你之所以情不自禁地想要去救这个小孩,不是想要跟他的父母交朋友,不是想要获得救人的报酬,也不是想要通过拯救他的这个行为在乡邻乡亲那儿获得好名声,更不是为了避免不救他、自己的名声就不好了,并不是出于这些原因,而是因为怵惕恻隐之心起来了。
可惜在现代社会,我们原本是有颗童心在我们身上的,但慢慢长大后,逐渐习惯用头脑去认识外部世界,然后以它的理性帮我们在这个世界中趋利避害,这种趋利避害所依据的道理是在“心”之外的某种“真理”,可能源于经济学、法律学、政治学、自然科学,也可能源于父母、同事和自己思考总结出的生存经验。我们一旦跟着“心外之理”走的太远,结果会怎么样?就会进入人生所谓的功利境界,从而童心泯灭,这叫作“心之亡失”。
我们今天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过于遵循那些“心外之理”了,于是跟亲人的关系处不好,跟同事的关系也处不好,人人彼此互相防范,互相争夺利益,并且振振有词。所以夫妻反目,师徒决裂,父子对簿公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当父母跟他的孩子对簿公堂时,不管谁胜诉了,谁都不会有幸福。你在法律上战胜了父母,或者父母战胜了你,会高兴吗?只会心痛,因为走的是“心外之理”的路。
当然,在这样的世界里,坚持“修心”是很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欲和行为逻辑,有的人追逐利益,总想要的更多;有的人追逐权力,总想要控制别人;有的人追逐名望,总想获得更多影响;有的人追求能力,总想提升自己的技能…每个人又都会“以己度人”,用自己的视角去理解和揣度他人,这些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编织在一起,往往会让原本单纯的做事变得波诡云谲起来。
你可能会觉得烦恼,但按佛家禅宗的说法,这却正是修心的好环境,禅宗认为“修心”要拿这世间的烦恼来修,烦恼即菩提。人世间充满烦恼,烦恼来了就“如水遇风”,一片水域一辈子怎么可能不遇到风呢?风一来,水面就不平静了,但你不要跟着烦恼走,烦恼是水的波纹,其实水还是水。
如何“修心”?
先看佛家的方法,大致有两种思路:
- 第一种思路可以用神秀的那首有名的偈句概括:“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薄?/li>
- 第二种就是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想各种办法放掉这个“我”。我们非常重视自己这个“我”,不断地拿出来跟别人比。如果发现别人比自己高,心生嫉妒,如果发现别人比自己低,心生傲慢。但我们不断拿出来跟人家比的那个“我”,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吗?不是。所以禅宗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减去这样的小我。众生之间差别很大,出生门第不同、资质不等,有人聪明,有人笨,性格也有很大差别,男人和女人还有性别种种差别,但这都不至于让一个人可以比别人低。所以,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应该堂堂正正、自作主张、自性自度。
不过我更喜欢阳明心学的方法,也是自己一直在遵循的,有三个层次:
“心即理”,也就是你需要认识到或者假设“心外无理”。头脑和心哪个更根本?心更根本。因为在头脑里活动的是概念、判断、推理,在心里活动的是生命体验、生命感受。我们在世界上行动、实践的动力绝不来自头脑,驱使我们去行动的底层其实是情感的力量。
“致良知”。既然心外无理,我们该去听什么?听良知的。本来你曾经是有童心的,本来是能听见的,怕的是你有时候受到干扰,就听不到了。干扰来自种种因素,一种叫私欲,一种叫逻辑。所以,要去掉私欲的遮蔽,也要去掉逻辑的遮蔽,怎么去掉逻辑的遮蔽?把“认为做事情就应该按照理性做就完全对”的想法去掉。
“知行合一”?!爸敝傅氖鞘裁??对真理的领会,而凡是真正的“真理”一定是我们心向往之的,是你能用生命情感体悟到的,比如你看到美好景色,就会想融入其中,因为你心向往之。“行”就很好理解,因为我们向往了,所以去行动,行动就是让我们自身跟它融为一体。这样我们的生命因此有了意义、有了精彩。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若有所悟,“做事”和“修心”的道理其实殊途同归,又相辅相成,甚至可以合并成一件事来看:
好比我们种一棵树,你总在想它应该开灿烂的花、应该有茂盛的树叶、应该有很好的枝桠,你带着这样一个目标去种树,却殊不知花也罢、叶也罢、枝也罢,只要树根扎得深,最终是它自己生长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你求的。只要树根浇灌得好、根扎得深,还怕什么呢?冬天一定会来,这棵树的花叶都会凋零,但哪怕只剩光秃秃的树枝也没关系,当春天到来时,它又花繁叶盛起来了。但如果树的根扎得不深呢?那就冻死了,就这个道理。
所以做事修心犹如种树,浇灌你的树根,不要作花想,不要作叶想,不要作枝想。
只要静心修炼,我相信你不会因为人心凉薄而冷了热血,不会因为世事不公而失了本心,这个世界其实一直在暗中奖赏认真做事的人的,虽然短期看表面看往往并非如此。
只要静心修炼,我相信你无论何种境地,都能保持自己的良知,看透世态炎凉,依然初心不改,历经人心险恶,依然不让自己的心蒙尘。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只要静心修炼,我相信你会兼有孩童的眼睛,内心纯净;成人的技艺,做事漂亮;老者的智慧,不惧烦恼。唯独不要学世俗的成年人,每日在私利中沉浮,做事瞻前顾后,内心惴惴不安。
只要静心修炼,我相信你会既有历经千帆举重若轻的沉淀,也有乐观淡然笑对生活的豁达。
最后引用王阳明一生中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做结尾:“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单虓晗写于2024年5月31日
相关随笔
《2021年随笔: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022年随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022年随笔:真正的BUFF》
《2023年随笔:问心问情问道》
《2023年随笔:“黑客”之路》
《2024年随笔:做事与修心》